「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結識恩師」學習分享02_成德法師

2022-06-01
70:56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尊敬的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這幾個禮拜一起在探討師父在二O一六年這一篇開示,將他跟李炳南老師修學十年的因緣和盤托出,來指導我們。印光祖師常常強調,「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有個同仁,他的母親七十多歲了,當時候有讓老人家學習師父這個「十年因緣」的開示,她很認真連續看了十幾遍,很恭敬的看。這位老人家剛好也姓孔,孔子的後代。然後十幾遍的時候,她突然浮現了李炳南老師送老人家去火車站的情景,就浮在她的眼前,她還描述了那個情境,確實是她的誠心感通,看到當時候的情境了。我們佛門也有這樣的例子,天台宗智者大師,他念《法華經》非常恭敬,後來他就念到入定,還參加了法華的法會,好像還聽了兩品經才出來。所以確實這個誠心是可以感通的。
尤其老和尚都說到,李炳南老師給他最重要的教誨就是「至誠感通」這四個字。我們的一念遍虛空法界,所以這一念誠心,就像《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我們的一念遍虛空法界,這感應的是十方三世常住三寶,還有龍天護法的加持。我們有這個信心,相信這個真相,就會很有力量,從事弘護的工作就不會膽怯。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老人家是勸勉我們要多承擔,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很重要的,我們在弘護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尤其提醒自己,誠心能感通,但我們要正念分明,都要用經教、師父上人教誨來做事、來講學,這樣就能把我們弘護的工作做好。所以不用怕能力不夠,多少能力我們就盡力去做,就是圓滿的。只要警覺性很高,不隨順煩惱習氣,就對了。當然還要善友為依,互相護念、互相提醒。
我們上一次是講了師父上人這段開示,講了第一段,我們接著來看下一段。老人家提到,「來到台灣後,雖然無依無靠,但很幸運,在我二十六歲的那一年認識了方東美先生,方老師為我講哲學概論、佛經哲學,把佛法介紹給我」。上一次還跟大家提到,老人家的法緣,他學佛的過程,以至於弘法的過程,很多的緣分都是很關鍵,缺一不可。比方說,就要方教授來把佛法介紹給師父,不然他不一定能夠接受,因為老人家最佩服方教授。因為先入為主,從小覺得佛法是宗教、是迷信,先入為主要轉變,那得要他很佩服的人才辦得到。回到我們身上,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有沒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情況?很可能有。那怎麼辦?那可能我們得做到讓他們很佩服,他這個先入為主才能夠轉變。所以每一個事情,它的一些原理原則拉到我們身上,其實都有學處。
而我們看方教授是一對一指導老和尚,包含章嘉大師也是,這麼殊勝的師生緣是結果,有果必有因。最近常跟大家提印祖有開示到,在理上不外心性,事上不出因果。印祖總結佛陀的教誨,這兩句話總結得很精闢,從理上講不會超出心性,從事上不出因果。這兩句話我們常常拿來觀照,會有很大的受用。我們說從理上講不離心性,心性就是真跟妄,我們是用真心還是用妄心,用真心,生活、工作、處世待人都是功德;用妄心,生煩惱,用妄心就迷惑、就造業,還得要受報,自跟他都沒有益處。妄心也是輪迴心,輪迴心又要造輪迴業。所以我們說觀心為要,這個不能馬虎。靈芝禪師說道:「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起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阿賴耶識裡面就有這個種子了。「能牽來報」,一定會有未來果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這些話其實都在提醒我們,對於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要有高度的警覺性,不能隨便起妄念、起惡念,未來都要受報。
所以師父上人在(也是二O一六年)香港的清明祭祖法會,講了一個因果專題,給我們詮釋這個因果的影響力。還舉了一個目犍連尊者前世的例子,他被太太挑唆,然後居然要殺害他的父母。因為他父母都已經瞎了,然後就把他們要帶到外面傷害,結果就假裝有盜賊來了,就打他父母。在那一刻,他的父母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就趕快大聲的喊:「孩子,你趕快走,不用管我」,一下把他的良心給喚醒了。所以我們從這些故事也深刻體會,「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奮不顧身的慈愛把他良心喚醒了,他就跪下來懺悔。雖然他懺悔了,但是畢竟在那整個過程,老人家說了,半個小時,三十分鐘再乘以六十秒,這一千八百秒,可是每一秒我們算一千六百兆次的念頭,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彈五次的話是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還要乘以一千八百,那有多少個念頭?但是每個念頭都是一個種子。所以他到地獄很長的時間,又到餓鬼道、畜生道,後來轉生為人,五百世都是被打到整個骨頭粉碎而死。你看半個小時的時間,招感來的果報是這樣。所以老人家也是非常善巧,用《菩薩處胎經》這個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讓我們來警覺,決定不能小看念頭的力量。所以靈芝禪師講的:「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縱使懺悔它也不會消失掉,它可以化小,但是它因已經種下去了,因緣成熟它還是要結果。「以此自量」,以這個真相來考慮,我們就不能輕易動,連念頭都不能輕易動。
顏回是孔子最認可的學生,顏回問仁,孔子回答什麼?「克己復禮為仁。」顏回很好學,他進一步說具體怎麼做,「請問其目」。大家看孔子的弟子跟他老人家的互動,是不是我們的學處?我們看這弟子都會,那具體我從哪裡下手?這個道理講了,理事圓融,有理,事相我該怎麼做?就像老和尚問章嘉大師,他知道佛法很好,要怎麼樣很快的可以深入?章嘉大師回答師父上人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師父接著問什麼?「從哪裡下手?」這個跟顏回問的請問其目,意思就是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告訴師父,從布施下手。
所以諸位同修,師父上人跟章嘉大師這個對話我們都聽過,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我們有沒有更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就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看得破是明理、是解,放得下是功夫、是行;看得破是知過,放得下是改過;看得破是觀,放得下是止,止觀兩個字就包含一切佛法。所以這些高僧大德他們都是入境界的,六個字就含攝一切佛法。師父很善學,說那我具體從哪裡下手?章嘉大師說布施。
我們聽完這一段再回到自己身上的受用,我們現在還有沒有捨不得的東西?要練布施。還有沒有哪個東西太捨不得了,不願意送別人,這個就有罩門。所以什麼都放得下、都能捨,這樣阿彌陀佛隨時來接都能走。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有一個同修喜歡吃水果,有提過吧?你看他念佛念得很好,結果在那個境界當中,就一盤水果出現了,佛相都不見了。所以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大家一聽到臨終,不能起一個念頭說,那三十年以後、四十年以後,不一定,「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所以師父指導我們每一天當最後一天,每一天上床,這個算是假死,就躺過去了,都是一個練無常的境緣,要這樣去提醒自己,可能這一睡過去就沒起來了,那得什麼都放得下才好。再來,每一天是最後一天,什麼沒有做會遺憾,當下就要趕快去做,不能等明天。前一陣子有個同修,他也生病很重,他對他太太一直不好,後來去給他太太懺悔,後來走得挺好的,他懺悔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往生大分兩種人:一個積功累德,圓滿;一種就是靠懺悔的力量。其實最重要的,人懺悔,那個真心會透出來,所以它力量大。
所以靈芝大師說到的:「用心皆名定業,能牽來報,縱懺不亡。以此自量,何容輕動。」所以不能亂動念頭。所以顏回是問的從哪裡下手,孔子指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個動用佛家講不能亂動妄念、惡念、邪念。等於也是提醒我們,看什麼、聽什麼、說什麼,會讓我們受染污的,那都不能去接觸。所以《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這是自受用,得從清淨下功夫,心淨佛土淨,不能染污。保護好自己的清淨心,這個就是自愛,真正自愛。所以師父上人說他幾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就是不去染污,這個很重要。
比方說現在打開電視,假如是新聞,那現在報導很多都負面的也會報導。其實這個媒體的原則應該是隱惡揚善,這樣大家接觸是增長善根。包含以前的藝人,他們所演的都是忠孝節義。我們說每個行業都有它的道,醫學界醫道,教育界師道,為人領導、當官的人要有君道;同樣的,古代演藝圈的人也有他的規矩,你不能演不好的東西,但是現在這些道在各行各業傳承得不足了。所以為什麼師父一直強調「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說到這一點,我們馬來西亞的同修要很感謝政府,感覺馬來西亞的媒體還是比較乾淨的。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我不知道我的判斷對不對。因為這個畢竟是有宗教信仰的國家,他倫理道德這些還是守得比較好。所以我們是從政者,我們就要懂得保護人民的清淨心、善心,這是責任,叫父母官,父母當然要愛護子民。很多地區現在變成商業掛帥,只要能賺錢就好了。所以這些都是偏離了正道,一偏離道,《左傳》說「棄常則妖興」,棄了常道,很多怪現象就出現了。
所以講到這裡,以後大家假如遇到電視台、傳播媒體找你去跟他們講講傳統文化,大家去不去?你們都沒反應?比方老和尚說,現在有兩種人可以救世界,一個是國家領導人,其實他只要,比方說他是一方首長,媒體是他可以要求的,這個力量影響都很大,這第一種人;第二種人,媒體負責人。不知道大家聽到老人家這段話內心生起的是什麼念頭,會不會想,這兩種人我都不是,所以這句話跟我沒關係了。有沒有想一想,你身邊有沒有當官的,有沒有在媒體工作的?你說有,可是他又不是媒體的老闆,他在那個領域他不會去造緣?慢慢影響他的老闆。
我們佛門常說要造緣,緣分是可以經營的。比方說我們一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大家想,無緣之人,那個人沒緣,度不了。那沒緣可以造緣嘛,所以佛是沒善根給他種善根。佛不度無緣之人,是不能強求,但是面對無緣的人,也要「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趕緊跟他結善緣。所以師父指導我們,你在你的汽車後面貼一個「南無阿彌陀佛」,你今天開車出去跟多少人結緣,他停在你後面,那個字他就看一遍,心裡就默念一遍,一歷眼根,他自己心裡又默念,那就變成他的道種了。所以我們的心態,往往在一接觸東西的時候容易觀察出來。所以能救世界是這兩種人,我假如有認識的,那我應該怎麼去造這個緣?我真的這兩個領域的人我一個都沒認識,那你也可以發願,假如過去生跟我有緣的,這個緣分也能夠現前,我好好去經營、去促成。我們不去攀,但是我們真有了,我們應該盡力去做。所以這個緣分是可以慢慢去經營的,我們不攀緣,但是還是很珍惜,然後透過自己的心來經營這個緣。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善用心,這些善的緣都會出現。我們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師父講的這些開示都很精闢,都跟我有關係,我雖然沒有去攀緣,但是這些事我覺得有緣我會盡力去做。有這樣的心境,佛菩薩加持得上,佛菩薩才好派任務給我們。
靈芝禪師說的:「能牽來報,縱懺不亡。以此自量,何容輕動,識心之士,豈不畏乎。」就是我們現在看懂心的作用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我們必須提起對一個念頭、一言一行的敬畏之心。這個就像《太上感應篇》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都是我們的身口意去感召來的,沒有一定的門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以靈芝禪師這一句話,也讓我們對念頭、對因果產生敬畏的心。
所以印祖講理上不外心性,就真跟妄,這個提醒我們,我們隨時都要用真心,要善用其心,那這樣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都是功德。舉個例子,大家去爬山,你要爬山的時候,往上看,「還要爬那麼高!」這個是妄心,這是抱怨的種子。假如你要爬了,你跨上去,「見昇高路」,你往上坡爬,「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就是你在爬山往上爬的時候,你的心量就是當願眾生統統都出三界六道輪迴,要跨出去,永出三界,心不要膽怯、不要懦弱,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所以你看爬山是不是修行?你看他善用心,爬山的時候心量都是包太虛,當願眾生都一起出輪迴。有上坡就有下坡,下坡的時候,「當願眾生,其心謙下」,能夠謙卑低下,「長佛善根」,一謙卑就是五十三參,他善根福德都會增長。這個是在《華嚴經.淨行品》,它整品都是菩薩穿衣也是功德、也是修行,吃飯也是,生活的種種情境都是,因為他善用心,他用真心。所以師父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他說道:「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那其實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功德。但是假如用的是妄心,生活是造業、工作是造業、應酬是造業,處事待人接物都是造業。所以差很多,聖狂在一念之間。
所以印祖這些話我們都要放在心上,從事上不出因果,那我們就會深信因果,不怨天、不尤人;再來,也不會羨慕人,因為都是因果,他是如是因才有如是果,那有什麼好羨慕的?更重要是什麼?我們修好的因,我自然能感那個果。我們也不會去羨慕師父運氣好好,世間沒有運氣的,都是修來的,都是自求多福的,都是感應來的。所以老人家遇到三位好老師,都是他的恭敬心感召的,恭恭敬敬寫了一封信給方教授,方教授才約他到家裡來見面。成德在想,其實約來以前就已經應該是決定要教這個學生,因為方教授閱人無數,他可能看到這封信就看到這個學生的恭敬了。
方教授把佛法介紹給師父上人,「又受到章嘉大師的教誨,我的人生才有一個目標、才有一個方向,目標是大乘佛法,方向是學習經典」。這個目標、方向很重要,「勸發菩提心文」說的發心為首、立願居先,你有個方向、目標,你走的每一步才會往這個方向、目標去走;目標不明確,有可能是背道而馳,反方向了。當然老人家的目標、方向是因為他學了佛法,佛法是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我們也要思考,我們現在自己的人生有沒有目標、有沒有方向?相信大家都是有的。師父說的,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所以這個方向、目標很確定。師父上人這裡是講到他的目標是大乘佛法,方向是學習經典,因為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有智慧才幫得了人。佛門強調,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者,無有是處。我們都想幫親人、朋友、有緣的人,大家都有這個心,才會在淨宗學會相聚,才會在這些弘揚文化的團隊相聚,這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但我們有利人的心,佛門這句話對我們的提醒就很重要,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不可能。「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所以自己深入經藏,然後能夠智慧增長,這是幫人的前提。所以徐醒民老師講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明明德是自覺,親民是覺他。用什麼去覺他?是用明明德去親民,比方說我們勸別人放下貪瞋痴,那一定是我們用我們調伏貪瞋痴的領悟、心得去供養他,這個才能攝受他,因為你是娓娓道來,下過真實的功夫。所以我們要利人必須先自利,尤其是恢復自己的智慧,那就要深入經典、學習經典。不是說弘法的人才要學習經典,護法的人一樣。你想要去幫助身邊的人,你一定要深入經藏,一經通一切經通。
「我好像研究經教的時間比較少。」其實我們在工作當中、甚至是照顧家庭當中,都是用經教來思惟,那當下有沒有在薰習?比方我們在廚房煮飯,都是用禮敬諸佛、廣修供養的心在那裡煮,邊煮還邊念佛,你看行中有解吧。你的孩子還小,你在那裡引導他,可是你每一次引導他,想到的都是儒釋道的教誨,那我們有沒有在正思惟?有沒有在講經說法?講經說法又沒有規定說要對很多聽眾才是講經說法,對一個孩子你是真誠心,那個講經說法的功夫也能練出來。所以現在假如一心一意把她的孩子教好的人,等她的孩子十來歲了,很懂事、獨立了,她很可能就是一個很好弘揚女德、弘揚文化的老師,甚至於是不用等到她孩子十幾歲了,她偶爾就可以出來把一些心得、領悟供養供養。但是主伴要圓融,她主還是家庭主婦,還是把家裡的角色要扮演好,妳不能一講課受歡迎了,統統跑去講課,敦倫盡分忘記了,那就陷在名聞利養裡面去了。所以修學能不能得力、提升,就在安住當下,安在我當下的本分,安在我人生的這些因緣際遇。人很難安在自己當下的緣分,他會產生攀比,我假如不結婚就好了,我假如能像他那樣就好了,然後自己的心常常都在這些不平當中、比較當中、煩惱當中。能夠安住的,他就隨緣消舊業,隨緣修忍辱,隨事發菩提心。在人生際遇當中,我經歷這個苦,可能跟我有同樣人生際遇的人還很多,我得過這個關,以後就能夠幫助這些跟我有同樣際遇的人。大家要了解,你發的是真心,你真的過關了,觀世音菩薩會派很多人來給你協助。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我們真有能力了,有真實功夫了,一些緣分會來找我們。
師父接著說:「三年後章嘉大師圓寂了,我對佛法生起信心,認為這一門值得一生去修學。」我們看到師父說我對佛法生起信心,這個不是一時激動,而且是隨時隨地不懷疑,都有信心。而我們對佛法的信心,表現在佛法講的我們不懷疑,那我們會遇事生煩惱,就是對佛法教的沒有完全信。比方大家深不深信因果?那佛法事上不離因果,不出因果兩個字。那既然都是因果,應該逆來順受,怎麼還有抱怨?那還是不信因果。所以遇到境界還會生煩惱,我們對佛法教的其實還沒有達到都信。其實我們比較容易信誰?還是比較容易信自己的習慣,慣性思惟。
所以李炳南老師很有智慧,老和尚出家了,兩年後受具足戒,去拜老師、去謝老師,李炳老他還出來外面。師父上人看到李炳老,遠遠的,李炳南老師就:「你要信佛!」指著他,你要信佛。師父說當時候都愣住了,心裡想,我都學佛這麼多年了,而且我還出家,還受具足戒了,怎麼老師還叫我要信佛?那個機會點抓得非常好,終身難忘。結果李炳南老師牽著師父的手,讓他坐下來,好好給他講:很多名山寶剎方丈住持一生都不一定能信佛。這個信不是一時激動在嘴巴上講,是我們遇到境界能不能提起佛法的教誨,你相信它,你就會用它來思惟、用它來處理事情。所以我們可以有一個觀照,只要有煩惱了,就是不夠信佛,趕緊調整一下,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我們很多煩惱都是不相信自己,一懷疑自己就氣餒,有時候就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時候就還是要趕緊念佛,「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託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正念能提得起來就好了,沒事了,邪念就污染不上。
其實我們冷靜去觀察,世間覺得晴天霹靂過不去的事,其實就是個念頭而已,沒那麼複雜。但是為什麼他這麼痛苦?因為剛好碰到他最不能忍受的事。他最不能忍受,其實還是他最執著的那個點出現了。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怎麼樣,那就還有個罩門。而且告訴大家,我們發願要弘護正法,來考試一定要考那個最嚴重的,最不能放下的,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音增)益其所不能」,他還有放不下的,就還有做不了的,得把這個突破了。比方說我們還有很不能忍受的,突然你弘護正法幹到一半,這個罩門出現了,然後過不去,搞得人仰馬翻,那咋辦?所以佛菩薩有智慧,他要安排我們去做事,他看得很遠,得先把我們這個罩門考一考,看我們能不能練成金鐘罩、鐵布衫,怎麼打、怎麼考都如如不動,這樣去弘護正法,佛菩薩就不用再操心了。所以今天假如你遇到我最不能忍受的事,你不要生氣,你反而要告訴自己,老天爺瞧得起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就是老天爺瞧得起我。你看換個念頭,轉個念就過去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障礙也不在外,在念頭。
所以師父這裡講,對佛法生起信心,認為這一門值得一生去修學,「所以我就把工作辭掉,專門學佛」。這裡也看到,老人家他人生懂得取捨。所以人生的智慧表現在哪?其中就是表現在取捨。人生的輕重緩急在哪裡?有沒有看清楚人生的意義在哪?曾經有跟大家提過,有一位法師夢參長老,好像是虛雲老和尚的侍者,他有講到,人生假如先把最後一刻看清楚,再來經營人生,那感覺不一樣了。這個是用智慧來觀察人生,看那最後一刻,雙手、雙腳一攤,真是萬般將不去,什麼都帶不走,尤其什麼?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更不用說了。看清楚這一點的人,對世間就不會有去貪求了,還要貪求古董嗎?還要貪求豪車嗎?這些東西都帶不走。我是舉例,假如你們家裡覺得買一台車子很高級的比較安全,你家裡的人他們的考量也都不是說是為了去炫富的,你可這個時候不要持反對意見,說成德法師說不能買豪車。所以大家聽了之後不要出現執著點,要領會那個意思,得要理解人家的考量。我那天遇到一對父母給孩子買車,他的考量就是安全性,而且有一些車子雖然確實是貴,但是它品質非常好,所以這個都要就事論事。
所以看清楚了什麼都帶不走,不會去苦苦追求。再來要思考,什麼是留得下來的?所以經典開我們的智慧眼,「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三字經》說:「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你要把經典倫理、道德、因果這些教誨傳承給你的孩子,這個家道才能長長久久傳下去。而這個《三字經》是宋朝的經典,那個時候的社會風氣也已經在提醒,大部分的為人父母者留什麼給孩子?錢。所以「惑道者眾,悟道者少」。所以格言說的:「勿以嗜欲殺身」,一些不好的習慣,熬夜這些不好的習慣傷害身體;「勿以財貨殺子孫」,你留一大堆錢財,結果造成他兄弟姐妹之間的爭執,不是害了他們?古人這些句子都有人生的智慧哲理。所以留得下來的是家道,留得下來是陰德。你看孔子他的功德太大了,他子孫二千五百多年之後都受到他的庇蔭,這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大家看老人家他取捨,他把工作辭掉專門學佛。佛《遺教經》說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愈專注愈好。當然每個人他的情況、他家庭的情形種種不一樣,但是我們已經明白了宇宙人生這些道理,我們就不再搞輪迴業,我們就不再為這些世間沒有意義的事在那裡蹉跎光陰。以至於我們縱使家庭、工作有我們的責任,我們都是在敦倫盡分,我們都是在行菩薩道,那這樣也是專門學佛,在各行各業行菩薩道。所以我們要把這個精神抓住,不是說這段話看完大家就去辭職。所以大家都要圓融的去理解,因為就有一個人跑去找師父,說:「師父,我工作也辭掉了,我家裡妻小我也都放下了」,然後就跑到師父面前:「我全部都放下了,接下來要怎麼樣?」師父說:「我叫你心上放下,沒叫你事上放下。」事上沒有障礙的。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所以大乘佛法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來領悟。
接著,「朱鏡宙老居士介紹我認識懺雲法師,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蓬,我跟他住了半年,懺雲法師說我是個講經的材料,勸我發心講經」。師父很尊重長者,所以這些長者都特別照顧他,你看朱鏡宙老居士也都是師父爺爺輩的長輩。我們看到懺雲法師功德很大,他勸請老人家發心講經。諸位同修,你們有沒有曾經觀察哪一位同修很適合弘護正法,然後你勸請他出來做?為我們佛門舉薦弘護人才也是我們的本分,是不是?所以敦倫盡分不簡單,你為一個單位,你要幫忙推薦人才,甚至你要幫忙培養人才、帶人才,不是說我自己的事幹完就沒事,這個都要很有責任感,這個心量要大。甚至要考慮得遠,當我不能做了,我得推薦甚至培養出幾個能做我工作的人,這個是真正盡忠。五倫關係裡面有個君臣關係,其實我們都是臣。成德在英國漢學院,老和尚是我們的領導,勝妙法師是我的領導,我就有我為人臣的本分要去盡。跟諸位同修交流,那我們方會長、顏會長他們是校長,他們辦學,成德是教員,也要常常請示他們、請教他們,這些上課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都有他角色的應對本分在裡面。所以敦倫盡分對我們在家修學很重要,當然出家也是一樣的。李炳南老師有兩句話:「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等於李老把敦倫盡分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敦倫盡分好,積功累德;敦倫盡分我們沒有好好做,也會造業,不說別的,鐵定會讓領導多操心。明明我們來弘護正法是來幫忙的,結果變成得操我們的心,那就情何以堪。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讓父母放心、讓領導放心的子弟。
懺雲法師就進一步勸師父,「講經去跟誰學?最好就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李老居士正好那個時候在台中開了一個經學班,專門訓練講經的學生。所以我離開茅蓬去台中親近李老師,和老師的緣就是這麼結下來的。」就介紹了一下去見李老的緣分。
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十五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