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首重師承」學習分享04_成德法師

2022-06-01
51:33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次談到老人家守這三個條件,而且提到,能傳法的條件首先要尊師重道。這個每個人都有,尊師重道是真心,真心每個人都有。因為講每一段話,我們都要是當機者的心態,這些教誨才能納在我們心田,不能老人家邊講我們邊起念頭:「我不行,那不可能是我」,那就受用不了了。所以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是指導我們,記得成德當時候學佛,有一段話師父說:釋迦牟尼佛講的每一句都是我們這個世間做得到的,假如他老人家講完告訴你,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這樣的引導很重要,印象深刻,把這段話聽進去了,那佛經每一句話我們都是做得到的。因為這個態度建立了,就會想著怎麼做到,就不會去預設立場,就不會自己設障礙了。尊師重道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肯不肯而已。不為也,非不能也。
第二要清白,沒有被染污。我們看到這裡說,那我們沒機會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肯放下就清淨、就清白了。《了凡四訓》說:「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其實都是看我們肯不肯。
第三是肯學、好學。其實我們冷靜去觀察,好學的人為什麼?他的動力在哪?一般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非常投入,那你還得看他的動機。所以看那看不到的東西,動機看不看得到?你得去深入觀察你才看得到。同樣工作很認真,有些人在行菩薩道,有些人在追名逐利。所以「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從他的行為你有時候分不出來,但是你假如能看到他的存心,那就像黑白一樣好判斷了。大家覺得《了凡四訓》重不重要?你看幫我們明理。請教大家,老和尚為什麼好學?他的動力在哪?我們效法了沒有?我們也可以好學,老人家那一種心境我們真發出來了,就好學了。
具備這三個條件,「老師會特別照顧你」,因為這個是肯承擔的人。你說特別照顧,這個是不是不平等?不平等當中有平等,平等當中有不平等,但是最重要是真心。因為緣有不同,從外相上看,他是應那個緣的深淺,你不能說他偏心。大家有沒有抱過怨,我媽偏心,對我弟比較好、對我姐比較好?這個假如不放下的話,真的跟著老師、跟著領導,常常也會說老師偏心、領導偏心。我們得從根上把這些習氣去掉,要成熟一點。要站在君親師的角度,這樣才會成熟,才不會斤斤計較。
我們真有這三個心境了,那善知識一生的行誼就給我們做榜樣、做模範,聽他說什麼,看他做什麼,每天都有悟處、都有感動,就會不知不覺覺得,這個慧命是他老人家救的,他老人家講經一輩子,我不好好學,怎麼良心對得起他?這個念師長恩就出來了。
你看兩位會長他們都是老修行了,深入的經典、走過的路比我們多很多,但是他們都一直陪伴我們,我們都要感受到他們的苦心,都是在護持大家的道業,護持大家弘護正法的事業。什麼事都不能視為理所當然,都應該要珍惜,都應該要感恩。人的善根什麼時候開始下降?覺得應該的就開始下降了。所以我看很多同修你們挺有福報的,你們遇到很好的會長。再來,我感覺你們遇到很好的另一半。你們可要記住一句很重要的話,人在福中要知福,不然善根會往後退。看有一些女眾同修都是被先生這樣護著,護著可不要增長驕氣。
老人家還提到:「學佛最要緊的是師承」,跟一個老師學。這裡提到:「錯了也要聽,到哪裡去找?」我們聽話不能著在這句話,就開始在那裡鑽牛角尖,錯了也要聽,沒道理吧?全面來看,你跟一個老師學,怎樣的老師?師生的緣你也得慎重,拜師也不能亂拜。好像在密宗它是說,學生也好,老師也好,互相了解三年,不能太激動。這個也有道理,對這麼重要的緣,慎重對待。人生有好多種抉擇是大事,擇偶是大事;擇業也是大事,哪個行業;擇師也是大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教我們「從明師受戒」,那你現在拜的這個老師首先他是什麼?明師,明白的明,過來人。他既然是明師,他對你負責任。所以你看起來他錯,那你怎麼知道他的用意是什麼?你要信任他,你再拜他為師;你都不信任他,你拜他為師幹嘛?那不是浪費彼此的生命嗎?
所以在密宗有一位尊者,大家應該聽過,很有名的修行人,密勒日巴尊者。尊者他跟著他上師,他上師派給他很多苦差事,苦到這個上師的太太都看不下去了,然後暗中幫他忙,看起來是好心,把上師深遠的考慮給破壞了。從外相上看,這上師也太虐待他了吧?你說他都是明師了,他虐待你幹嘛?他虐待你,他就不叫明師了。但是前提是明師,這些你都不能著在一句話上面,它是全面的。成德好像差不多十五年前,剛好有一句話,說上等學子可以禁得起老師的折磨,奮發向上。結果有一個家長聽完這句話之後就說了:「我好好回去折磨我的孩子。」聽什麼著什麼。你那個折磨不是用情緒的,你那個是真正你是過來人,他的問題出在哪,他必須要接受什麼磨鍊,你是對機在磨他,你不是胡亂磨,最後跟他結怨了。
你要當老師的人,脾氣控制不了,明明發脾氣了,「嚴師出高徒」,那不是自欺欺人!有時候我們在探討一些事情,就有人很執著,「嚴師才能出高徒」。我說你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可是問題是嚴師出高徒是在什麼背景?是這個老師很有德行,以身作則。今天我們還達不到以身作則,然後又很嚴格要求學生,你說他服不服?所以現在為什麼孩子不服父母、學生不服老師?你說現在的孩子都不懂得尊重老師。有時候這個話還得要冷靜去判斷,還是有些老師現在的孩子也是服他、也是聽他,還是有。一個學校裡面再調皮的孩子,有可能他在某一個老師面前還是很溫馴的。這裡面都要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都要去觀察,萬法因緣生,客觀去看,個中的關鍵點在哪,都體會到了,我們慢慢很會看人、很會看事了,一看事情,入木三分。
《了凡四訓》說:「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看到他的動作就知道他災禍要來了、他福報要來了。就好像《了凡四訓》,看到某一個年輕人要去趕考,「謙光逼人」,這個人一定考上了,果然考上了,有沒有?以前那個《左傳》、《國語》裡面這些古書,看到一個軍隊經過周天子管轄的地方都不按照禮節,這個官員馬上說,「他們這一場仗鐵定大敗」,果然打了敗仗。你說難不難?不難,驕兵必敗,他對天子那麼傲慢,他那個慢心很嚴重了。但是「欲知人者先自知」,我們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跟自己二十四小時在一起都看不清楚,看別人要看清楚不是那麼容易。而且看別人要用真誠心看,不然不知不覺就戴著有色的眼鏡看人,對人有成見。所以誠心可以感通,儒家、佛家都是學用真心、用真誠,不是常常在那裡想,他會不會騙我?他會不會不守信?這個念頭常常都是這些煩惱現前,清淨心都沒了。他真的不守信,怎麼被你猜到了?你好厲害。慢慢慢慢常常在那裡猜來猜去的,猜錯了怎麼辦?所以善護自己的清淨心、真誠心很重要。
所以法它是圓的,你不能聽一句就著那一句。嚴師確實出高徒,為什麼?他嚴格的時候,第一個學生佩服,他的行為首先有這個前提,學生佩服他;再來,他嚴格的時候,學生覺得他是為他好,這個緣具足。佛家說不能攀緣。所以老和尚說的,有同學,老師從來沒給他好臉色看,但是這些學生感恩,知道老師在教他。李老那時候是李老那時候的狀況,那我們現在的狀況又跟那時候一不一樣?當老師的人不一樣,當學生的人也不一樣,你不能硬搬,你得洞察客觀因緣,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境界、面對師生的緣。
所以我現在帶很多年輕人,真的,他們現在我可以稱他們年輕人,因為他們的父母有時候還比我小,我不知不覺都已經這樣的輩分了,有點不習慣,但是歲月不饒人。我記得我剛到海口去的時候,望到底下的觀眾沒有一個比我小的,想不到不知不覺我望下去,他的父母都還比我小的。所以真的要珍惜時光,「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這些年輕人也很有善根,說:「老師你對我們狠一點,該罵你就罵」。我笑笑跟他說:「我要罵你們也要有我的本錢。」我今天罵他的那個項目我做得也不怎麼樣,那你說罵完會不會有流弊?他現在很尊重你,可是你罵他的,你自己也做得不怎麼樣,又被他看到了,那你能怪他嗎?所以其實只要用真心,就懂得怎麼去進退了,從相上學東西好像很難,從心上學其實不是很複雜。就像剛剛跟大家舉的,為什麼觀世音菩薩不接受那個供養?無盡意菩薩這麼真誠,他怎麼不接受?他心裡有老師的人,在老師面前還接受人家供養,那個動作做不出來,很自然的就恭敬心。
所以密勒日巴尊者他的上師,很清楚他在跟著他以前殺了多少人的命,造了太多業了,他是用這種善巧在幫他消業。結果上師的太太,就是師母不理解,就反而幫倒忙了。
所以大家看,老人家接著說得好,「老師就是以種種方便成就你的根本智」。我們有分別執著,我們自己看不清楚,善知識知道,他就是以種種方便要把我們這些打掉,你相信他,你做著做著你就明白了。所以老和尚也是給我們示範,守三個條件,老師規定,那就接受,恭敬,但做一段時間,明白老師的用意了。
種種方便「把你心裡面的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洗刷得乾乾淨淨,你的清淨心現前,你的戒定慧現前,根本智得到了」。我們不從根本智去下功夫,走的就是學術的佛法,知識的積累。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路可不能走錯了。六種佛教,我們走的是哪一條?「惑道者眾,悟道者少」,老人家這篇開示真聽懂了,真知道怎麼做學生;不知道怎麼做,再好的老師在面前,有時候也得不到益處。師父領進門,修行得靠個人。
老人家提到:「這是老師幫助你最大的成就。」其實成德的觀察,很多人都說,師父上人不講人。他看錯了,任何一個哪怕是十幾歲的孩子真肯學,老人家都真教。你說師父都說好好好,又不說什麼。因為我們根本都是自己的主見,還去問他,還要他背書,他老人家就恆順眾生,好好好。你真請教他,他沒有不教的。我們有這一點福報,還可以跟著老人家做事情,在請教、請示他老人家,都是契理、契機指導我們。甚至於我們講錯話了,比方就在英國蘭彼得,有一次天氣不好,我就講了一句話:「蘭彼得這裡天氣不怎麼好」。師父聽到了,差不多離兩公尺,師父聽到,眼睛炯炯有神看著我,「一切法從心想生」。一輩子都不會忘,這句話一輩子都不會忘。
還有一次跟大家分享過了,去年二月十五號,師父說:「一條龍很重要」。我一聽完很激動,我的性情也是激動型的,我跟老人家說:「弟子願意承擔」。師父那個炯炯有神的眼神又出現了,看著我:「不是你承擔,是佛菩薩祖先承擔,你只要把心用對就好了」。都在破我們的執著點,甚至我們把事情想得很難,他一點你就可以抓到根本。但是這個是無上的法藥,聽完不可須臾離也,馬上要用,不然就糟蹋了這樣無上的開示。修行哪有那麼複雜?不就管自己的心念而已嗎?只要護好自己的心,跟家人相處就是道場,跟同仁相處也是道場。大作夢中佛事,興建水月道場,「遊步三界,無所罣礙」,把心用對就好,「開示正道,度未度者」。
所以師長老人家這些有批評,點到我們的執著點;有鼓勵,老人家他是應機的,鼓勵還是多一點。為什麼鼓勵多一點?現在人沒信心!你不鼓勵他,他那信心就快沒了,那個信心像風中的蠟燭一樣。所以老人家很有耐性。成德有一陣子也是信心很不足,也是老人家很有耐心,一點一滴支持你、鼓勵你這樣。所以這些恩德真的要放在心上。想想也是很懺悔,還讓師父耗那麼多精神,他老人家已經夠辛苦的,我這個弟子還耗他那麼多心神。
接著說:「達到這個程度,老師就不再叫你跟他在一起,你就可以出去參學。根本智得到之後才有資格參學,參學是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而這裡面最低標準,根本智真的達不到,還有一個最低標準,老人家在講《了凡四訓》有講到,你最起碼是非、善惡、邪正、利害、真偽要分得清楚才能,不然一參你就參亂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驗?你問一個問題,問五個人,五個人答案都不怎麼一樣,那要聽誰的?而且告訴大家,你最喜歡聽的那個答案往往都會出問題。人有時候就最不願意接受那個最正確的答案,習慣。比方說我們在論一件事情,最怕聽到的就是那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事實上這句話才能把我們的正念提起來,反而那個附和我們的人,他很難幫助我們找到問題。
大家在實際的境界裡面,我們要找好老師,要有判斷力。甚至於我們要邀請到道場來,這也是個大事。他只要上了講台,他對當地信眾的影響就很大了,都得把好關,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首先,像我是容易激動,一遇到,他說他聽師父講經十幾年、二十幾年了。先不要激動,不能看這個表象,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從哪裡看?從他放下多少習氣看,從他的家庭有沒有改變看,從他做人做事像不像老和尚去看。哪有人說我是跟著老法師學的,結果做人做事都跟老法師不一樣,那他是拿老法師來搞名聞利養的。所以什麼事都不能著急,事緩則圓,你不能聽這個人講了一席話,好,明天就讓他上台了。
所以孔子說,「不以言舉人」,你不能聽完這個人講話你就用他,他講話有沒有帶水分?他有沒有言行一致?還是言過其行?大家要知道,口才好的人,一般比較容易言過其行,不是全部。為什麼?我們把精神都用在口才的鍛鍊,那會不會忽略了心地的功夫?所以為什麼說「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因為都把精神放在去批評別人錯在哪,那其他的時間、精力就用不到看自己了。所以孔子才說:「子貢,你很賢德了嗎?還在批評人,我怎麼都沒有那個閒工夫?」子貢口才很好。你看師生的互動,也對我們後世,他們都是佛菩薩來慈悲表演,提醒我們後世的人。口才好很容易變得批評別人,孔子就抓這個機會教育提醒子貢。而且子貢問君子,孔子怎麼講?「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你先做到了再說。孔子為什麼在《論語》裡面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好像這句話還出現兩次,這裡面真的值得我們觀照自己、觀照他人,自覺覺他,自愛愛人。
所以第一個,你要判斷,不能只是聽他講,他像不像老和尚?當然你不能要求他現在全像,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變,一直愈效法老人家,他跟著他學一定會愈來愈像,這個才是相應了。
再來,現在還有一個現象,跟祖師學,不跟當前的善知識學。比方說舉個例子,五祖不在了,請問我們要跟誰學?你們現在要回到唐朝的那個情境,五祖不在了,跟誰學?我跟五祖學,我以前跟過五祖二十年,我跟五祖學,我不跟六祖學。對不對?可是五祖不在了,五祖的教誨在,我看五祖教誨。他怎麼那麼確定,他看五祖的有沒有看錯?假如只要我們自己看祖師的註解就能學得好,那幹嘛代代要有傳人?我們就直接跟蓮池大師學就好了,蕅益大師學。所以眼前有傳承的老師你不學,你跑去跟祖師學,這不是挺奇怪的嗎?可是有時候這樣,我們會覺得很厲害,他跟印祖學,他跟某某某某祖師學,不簡單,他還在夢中夢到祖師,聽得你也很佩服。除非說沒有傳人,那就好像孟子,孔子不在了,這個時候至誠去感通。不然明明有傳承的人,你還不跟他學,然後說我要跟五祖學,五祖又不在了。
再來,還有一種情況,他專門把老法師強調的一個東西一直放大,放大到這個最重要。比方說念佛最重要,請問念佛很重要,敦倫盡分重不重要?可是他又一下子強調念佛,強調到執著念佛,敦倫盡分不講了,不用扎根了,你只要佛號念得好,自然根就扎好。你現在講的已經跟老和尚不是很完全相應了。所以請問大家,真正依照善知識的去講去做容不容易?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每個人他有他的執著、有他的側重點,他講的就已經不是善知識強調的圓融、原話了。而且善知識所講的都是應機的,我們也要看得懂他是在什麼因緣、看到哪些現象,應那個機。
成德也想到,你看許浚他對老師的態度,其實他已經很用功了,你看他到老師的墓前他都懺悔,我還是不能夠念念為苦難的病人,向老師懺悔。他的心境都是做了都沒有留在心上,就好像老和尚教我們的:「做得好是本分,做不好有罪過」。這句話師父在《太上感應篇》有講。《太上感應篇》是老人家跟身邊四眾弟子每天半個小時,成德覺得就像手把手教一樣。大家有沒有觀察一下,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比較嚴肅?在攝影棚的時候比較親切,因為那是對大眾的。《太上感應篇》這機會教育,做人做事一有機會就點,昨天發生什麼事、上個禮拜哪件事,怕身邊的人看不懂。其實我們誠心去學,看這一套光碟,真的就像老和尚手把手帶我們。
師父接著講:「中國古人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效果卓著。如果不是好辦法,跟現代的教學法不能相比,那早就淘汰掉了。」大家冷靜去觀察,現在雖然受高等教育的很多,真正出國家民族棟梁之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是以前的方法代代都出棟梁材。所以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吃了啥虧?喪失民族自信心。現在得從谷底爬起來,得靠我們真幹,做出實驗、做出榜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所以「這些祖師大德為什麼還要堅持?一定有他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沒有人教他,皆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這從理上講,就是你只要清淨心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這些正知正見的佛法就流出來了。
所以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你所有的修行為了什麼?恢復清淨心,就一直放下。所以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怎麼深入?習氣、分別執著,看到了一直對治、一直放下,才能深得了。不是說你一直學一門,然後學了三十年,那是相上一門深入。一門深入是依據這一部經的每一句教誨去放下分別執著,這樣才深入得了。
有些人說:「扎根扎根,我到底要扎多久?」扎根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因為我們不是從小扎的,所以扎根也不要急。但是更重要的是什麼?安住當下。其實扎根不就是去掉貪瞋痴慢嗎?貪瞋痴慢疑。時時能把父母、老師放第一位,這就扎根。扎根不是說你《弟子規》、《太上感應篇》聽三十遍叫扎根,那是一種手段。不是說你聽三十遍就叫根扎好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佛門要提升悟性一定是解行相應,甚至於行更重要,「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很勤奮的,體會一句就去做一句,「縱復寡聞,亦先入道」,你聽的不是很多,可是你先入道了。這個是《大智度論》龍樹菩薩教導的。我們不舉別人,鍋漏匠聽了多少法?就見他師父一次吧?「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他也沒有問為什麼要念?要念多久?我都念了沒怎麼樣怎麼辦?都沒有這些念頭,那他就是一句,依教奉行。
所以師父說:「悟了之後,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我們學習的目標是智慧,開悟、智慧。一般的人他從小習慣就是灌輸性、知識性的記憶,所以你現在要跟他們講這個,有時候一下子他轉不過彎來,可是你自己先做,你做到了,他就會肯來了解了。
我記得我有一個同學,他跟我在討論事情,然後聊聊聊,他是從小他一個人待在家裡,然後他房間裡面一堆書,他一直看書、一直看書、一直看書,看了好多書;我是從小愛玩,不看書,當然誤了很多時間。結果他跟我談完話,他就說了一句話,我同學他那時候叫著我的名字:「我的腦子可不可以跟你的腦子換一下?」他自己覺得他這樣思考很累。因為他看了太多書了,他也記了很多東西,然後再跟人家論,這個時候要用哪一個人講的話、哪個理論什麼。其實他引用的那些人都不是徹底覺悟的人,也都有他的分別執著。
所以「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遇到一個修行過來人給我們講,那我們真的是大福報。我們遇到師父,我以前那些想法不對,丟垃圾桶裡面去了,「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師父現在教什麼,我們放在心上,跟人一談話,師父的教誨就上來了。所以用心如鏡,師父是這麼教我們的,沒有事,心裡也不打妄想,佛號提起來;剛好有人跟你討論事情了,真誠提起來,去應這個緣分;談完了沒事了,佛號再提起來。就心妄念愈來愈少,處理事情,心清淨的話,就很有靈感,這都是師父表演給我們看的。
好,今天時間已經超過了,謝謝大家的參與,阿彌陀佛。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十六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