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師徒如父子、求學趁早、分秒必爭、誠敬受益」學習分享07_成德法師

2022-06-01
63:10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接著下一段老人家提到的是「師徒如父子」。我們看到這個標題了,都學過這一段,再看到這一句「師徒如父子」,那種心境能不能提起來?一聽老人家講經,這種知恩報恩的心我們就提起來了。甚至於是每一天一睜開眼,我以師志為己志,老人家住世不容易,我得如說修行,來過好每一天。老人家說道,他在台中住了一年三個月,出家的因緣成熟了,去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離開台中,我知道老師心裡很難過,他送我到火車站,我看他流眼淚,我非常感動」。大家注意去觀察,老和尚講到「我看到老師流眼淚」,老人家是含著淚講這一句話的。成德親近老人家機會雖然不多,但一年可能也有個二三次、三五次,有,我從沒有見過老人家流淚的,唯獨一次,就是講到這裡的時候,他們師徒之間那種真情真義可以感受到。所以師父說,「我非常感動,所以就下定決心,出家之後我再回來」。其實我們讀到這裡,我們能隨文入觀的,那我們也得下一個決心,那就是這當下的一個意境就融入了我們身心,就不能讓老師失望,時時能理解老師的心。父子有親,天性,這個天性再發展到師生之緣,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很自然的。所以人的性德從哪裡開?孝親尊師。所以我們面對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住世,我們還不能下定決心,他老人家最重視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來做,那我們孝親尊師的天性就還沒有恢復。還有很多事情會把我們的時間精力牽扯過去,那代表那些事情比老人家還要重要了。這個是我們不得不去勘驗自己的地方。
相信大家都大部分是中年人,要體會善知識,當過父母、當過老師的人都不難體會。你看父母一心一意為孩子好,孩子看不懂,不肯聽話,你看那當父母的人多著急,我們當老師也是一樣。問題是我們現在也是他老人家的學生,老人家一心為佛法、為眾生,他往回頭一看,怎麼都沒有學生跟上來?所以李炳南老師教學一輩子,「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這是老人家一首詩,「警眾太殷勤,曾無間寸陰」,他真的是掏心掏肺,沒有一刻休息,都是在利眾。所以「幾人長夜醒,不負轉輪心」,李炳老這樣轉法輪一生,幾個人能看懂他老人家的苦心?同樣的,老人家除夕夜講經四個小時,大年初一講經四個小時,講了幾十年都不間斷,最後確實是體力沒辦法了。不是做一天,不是做兩天,整整做了六十多年。所以為什麼師父上人說他非常感動、下定決心?他知道老師的苦心。
所以出家之後,他暗下決心,「我再回來,一定住滿十年」。古時候真的師徒如父子。無情不能修道,我們真的要把這個情義、恩義,這個心要提起來。而當我們看到,古時候真的是師徒如父子,老師真負責任。那現代要不要師徒如父子?還是要。誰來做?不要寄望別人,老人家說的,你求別人會失望,求人不如求己。天下人都不做了,我還是做,做沒有條件的,是我覺得應該的。所以老法師說,天下的人都不弘揚《無量壽經》會集本,我一定弘揚。這種精神、氣概,這種將老師的付託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這是老人家做人的精神,我們要學這個,不單只是把他講的經背起來而已。
所以老人家說,「老師真負責任」。那這句話我們也要變期許自己,不是要求學生。人與人是相互交感,老師真負責任,學生感受到了,他也不辜負你的教導。所以「李老師跟我講的一句非常感嘆的話,他說哪一個老師不希望自己有傳人?」真是如此。「傳人沒有別的,是完全聽話,百分之百的聽話,錯了也要聽。到哪裡去找?真找不到!這個不是假的。」因為好學生是從孝子當中出來的,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其實我們假如是很有情義,聽到師父講真找不到了,我們會生大慚愧心。所以我們從李老跟師父上人這段師生緣,去感覺傳統文化洗禮之下的華人,中華兒女,他是怎麼處事待人接物的。
所以成德也是覺得,用閩南話講的,心腸太狠,這太狠心了,把老人家很多的話都沒有當回事、沒有重視,現在想想也是很懺悔。就像每一次到香港,老人家一見到弟子,就會笑著問我:「這一次來住幾天?」當下自己也體會不到老人家的苦心,腦子裡就只是一種回應,我幾號飛機,幾號走。老人家聽完,「哦」,點點頭。我現在才聽懂,那句話背後就是「多住幾天」。所以真要聽懂父母的話、老師的話,我們真的這個心要放柔軟,要很能去體會。
所以我們看老人家這段話,他完全能體會老師的心。所以師長說的,「這個師徒之緣是可遇不可求,是人一生的大福報,我們知恩報恩。老師能把真東西傳給你,能把他的經驗告訴你」。其實善知識是平等慈悲,誰肯學,把真的都傳出來了。我們人的念頭太容易分別執著了,「我離老人家這麼遠」,你看這個念頭就是障礙。其實我們古聖先賢都表演給我們看了,孟子學孔子,孔子不在了;蕅益大師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不在了。況且我們師父上人現在都還在護持我們。所以障礙不在外面,在我們的念頭。
所以大家仔細去聽,像我們顏會長跟大家分享了一堂課,他一提到師父上人,他就是說「恩師」,你們要聽出他這兩個字背後的心境。包含你看他本來在密宗金剛乘,他修學也很認真,但是後來遇到老人家這個緣,他也很恭敬的去請教上師,他要專修這個念佛法門。他的上師也是僧讚僧,都給我們表法,非常讚許他的選擇。顏會長他就抓住這個機會了,那他抓住了,他全家人就有福報了,他就可以護持上一代、下一代,甚至下二代了,所以他的父親走得非常殊勝。所以老人家這裡說,這是人生的大福報。真的遇到善知識緣不容易,是大福報,我們知恩,我們依教奉行來報恩。
我們看老人家講這一段,「老師能把真東西傳給你,能把他的經驗告訴你」。什麼時候在傳?用心去感受,每一句話都在傳。這是真的,我們的心到位了,就可以感受到了。所以孔老夫子對著學生講:「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就是給學生講,你們覺得我還有隱藏什麼嗎?善知識隨時都是和盤托出,但是我們容易起疑心,所以這個疑也是要很警覺觀照的習氣。
成德當時候在二OO五年三月份,到澳洲淨宗學院分享《弟子規》。有一位同修的母親,她的孩子也是親近老和尚,比成德還早很多年,老人家也非常愛護。然後剛好他母親遇到成德,就把我帶到旁邊,就到一個角落,她就問我,她說:「老法師有多教你什麼?」我當時候愣了一下。所以我們都相信自己的感受跟想法,不能相信善知識。我們這個疑還在,那能完全恭敬善知識嗎?我們會動這種念頭,那恭敬已經大打折扣了。所以這個不是孔子那時候發生的,而且是孔子自己講出來的,你們不要覺得我還有隱藏你們什麼。所以當父母、當老師的,哪有任何保留?體會到了,這個天性就恢復了。
老人家接著說:「在這個老人身邊,他經驗豐富、閱歷豐富,許許多多人情世故我們根本不懂,跟著他就學到了。」這真的是大福報!我們現在的福報不如老和尚,這跟著李老十年,常隨眾。但是有佛法就有辦法,那我們把時空突破,比方說聽老和尚講《太上感應篇》,這片光碟很精彩,而且老人家講的對象是身邊的學生。你們有沒有發現,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比較嚴肅。當然,講因果要很嚴肅的,還有對身邊的人嚴肅,後面老人家也有提到。教得好細膩,怎麼做人、怎麼做事、言語的分寸在哪,你整套光碟用心的去學。當然,一片不能只聽一次。我們假如只聽一次,那都是在騙自己的,我有聽了、我有看了,你到底有沒有收穫才重要。而且聽一遍記得多少?我們聽的目的要讓它完全吸收,這一片還沒有完全吸收就換下一片,那看連續劇一樣了,都像趕進度一樣了。吸收了再換下一片,要學得紮實,不是跟人家在趕、在比賽,人家已經聽好多了、好多套了,我也趕緊趕,你那個比較好勝的心,給用在這個聽經上了。這麼殊勝的佛緣,不要冤大頭,搞成世間的習氣的增長,遇到佛法是要增長善根,可不能增長習氣了。
大家要知道,善知識他講話是很圓融、圓滿的,他哪怕是講兩個小時,都是圓滿的。老法師講「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他整個修學的綱領、心得都在裡面了。老法師也講過,你真的聽一片光碟,一直聽一直聽,聽懂了就都去落實,這樣能開悟,佛法不是要貪多。其實這句話聽完,有沒有人去做?我們聽了很多,怎麼沒有去做?相信嗎?這個都要去觀察,善知識一講它就是圓的。舉個例子,印光祖師這麼短的開示,一百來個字,「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段法語百來個字,夠不夠?人家印祖後面說:「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百來個字!所以「佛法貴行」,貴在力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你很勤奮的去力行,「縱寡聞」,你聽得很少,「亦先入道」,你還是先入境界。就像海賢老和尚也不是聽很多經,他很少聽,他沒那個機緣,他老師說你就念這句阿彌陀佛,他就照念了,後來成就這麼高。
我們真的有佛法就有辦法,雖然現在不能跟在老人家身邊,我們人不用多,二三個一心依止老人家經教深入經藏的,二三個人一聽,互相切磋,這句你怎麼落實的,這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還是可以把善知識這些教誨很好的吸收,很好的解行相應。一定有方法可以克服的,我們都用老人家的教誨來探討。
所以「我們是常隨眾,他走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一切應酬我們都在身邊」,都在那看到,就看善知識怎麼把佛法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種學習的場所、學習的機會,讓人長見識、長智慧」。所以大家在心得裡面都有寫到,方會長哪一段話、哪一個做法我們很感動,顏會長在哪個場合怎麼安排的,這些都是學處,所以讓人長見識、長智慧,這些大富長者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老人家說:「我們晚年感到遺憾的,老師對我們太客氣了,沒有嚴加管教,如果嚴加管教,我們得到的東西就更多;對我們的責備很少。」嚴師出高徒,真的很有道理的,老人家他也是覺得當時候老師對他們不夠嚴格。但萬法因緣生,嚴師出高徒,第一個,老師要很有德行,老師沒有德行,一嚴格,人家學生心裡不服;再來,學生也要肯學。所以這個是可遇不可求,都要因緣具足。
那我們從事教學看到這一段,好,我要嚴加管教。所以聽佛法不能聽執著。我們一聽嚴加管教,回去對孩子、對學生很嚴,結果人家不服,因為我們沒有重視自己的提升。所以這心態都不能偏掉。成德也都見到,當老師,可是問題是我們當老師,我們又不是李老,從胎裡就受胎教的了,也不是老人家那種因緣,我們是成人了才學。可能我面對的學生,他們學的時間還比我長,他七八歲就開始學了,我雖然現在是老師的身分,可我學得也沒有他長。再來,可能他的優點我身上還沒有體現出來。可是我假如有住了,我住在我當老師,若心有住,即是非住。
其實一個人修學的心境到位的時候,他應該是謙和的。誠敬謙和,老人家常用這四個字期許我們。他很自然的會看到別人優點,他就感動,願意去效法。這包含什麼?包含我們面對的學生。實在講,有時候我們面對的學生,善根福德可能都超過我們。所以佛法難,難在哪?不著相、不執著。很容易聽一句話著一句話,給一個身分就著一個身分。比方說今天你孩子出生了,「我當爸爸了,我是爸爸」。大家聽一聽這句話,「我是爸爸」,有沒有著在爸爸了?那個口氣裡面就已經有「我是爸爸,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你看有要求了吧,都會住相。所以這個大乘佛法,老和尚講經常引這個《大乘起信論》,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就不得執著,領會了,但是不能產生執著點。
接著老人家說,「求學趁早」。老人家親近李老,「老師告訴我,教學的黃金時代是二十歲以前,父母教誨、老師教導,嚴格的訓斥,所以嚴師出高徒」。因為孩子有基礎了,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他懂,一次他就記住了,他不願意讓父母再操心、難受了。「二十歲以上,他成年了,他有過失就不好講他,講了難為情。所以二十到四十有過失,善知識對你能夠暗示,絕不明說。為什麼不能明說?成年人都要面子,父母、老師都要顧及」。當我們看到成年人要面子,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忠恕之道時時要提起來,要給別人留面子,不能給人家難堪;但是對自己,不要面子,真心一法不立,哪還有個面子?這也是人情事理了。「但是你有過失,暗示你,希望你能夠從暗示裡面回頭覺悟,改過自新。四十歲以後再有過失,暗示都不可以,就不提了,統統包容……你有善的地方讚歎你,你有過失絕口不提,也就是說四十以後不能教了。」
這些話也有對每一個年齡層的一個觀照,那當然也都要靠我們的態度去感召因緣,真的能接受勸諫,人家還是願意提醒我們的。但是這個普遍是這樣,大家也要自己去看,觀察清楚。像老人家也是提到,面對有人跟他說「請多指教」,老人家也很真誠,就告訴他,結果一講,對方的臉馬上就變了,臉色大變,趕緊不能再講了,原來他是客套上講的。所以也要動態觀察,人家一直叫你講,你也不要一次講完,講第一句、第二句了,看他能接受你才能繼續講,不要傻傻的搞不清楚狀況。
所以看了這一段,我們也太冤枉了,被這個面子害死了,很多殊勝的緣就當面錯過了。而其實講別人以前,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先做好。不然人之常情,你講他,你又做得不夠好,他很難不生起「你也沒有很好」,他很難不生起這個心。這個就是緣還沒成熟,不要強求,要隨緣。君子「信而後諫」,相信了才好勸,「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他還不夠相信你,你就給他提意見,他以為你看他不順眼。這些都是人情世故,人情就是懂得人心,世故就是懂得辦事的方法,辦事的步驟、程序、竅門在哪,我們閩南話說的鋩角在哪。很久沒講閩南話了,得多練習一下。閩南話very beautiful(非常美),閩南話真媠。這個一定要把它傳下去,這唐詩得要用閩南話、客家話才念得出來,你用普通話念不出味道出來,入聲字念不出來了。所以這人情事理重要。
老人家跟隨李老的時候他三十多,可是李炳南老師倍加愛護,那也是老人家的態度好,不然二十到三十是要暗示的。「我跟李老師十年……我就看到老人家對待學生態度不一樣。確實有幾個同學他非常愛護,但是老師對他們的態度很嚴肅,從來沒有好臉色看的。」而且這個還是李老發現師父上人有疑惑。我們都要在這裡看到李老他教學的柔軟、他的智慧、他的善巧,他很敏銳的。你對每個學生都清楚,看到學生的眼神,機會點抓住了,趕緊去解決他的疑惑。就告訴他原因在哪,緣不同。真想學的,有打有罵,這裡講都是教訓,但是「這些學生知道感恩,對老師五體投地」。「還有一些學生,老師對他滿面笑容,從來不問。什麼原因?他不能接受,批評他幾句臉就紅了,就不高興。老師不再說了,不再跟他結冤仇」。你看還是慈悲,講是慈悲,不講也是慈悲;佛住世是慈悲,佛滅度也是慈悲。我們得從這些地方去體會,不然我們都是隨著自己的好惡、愛憎在體會事情,都會體會偏掉的。所以一個人假如覺得父母偏心了,他就很可能覺得老師偏心、領導偏心。「把他看作旁聽生」,就是緣沒有具足,不要要求太多,讓他種些善根。「現在這樣的老師找不到了,為什麼?沒有人學。」這些都是人生的感嘆。所以老人家好多篇開示都是,現在最重要的弘揚孝道,因為沒有孝道,師道沒有基礎。
我們看下一段,標題叫「分秒必爭」。「我出家以後,台中的同學到台北來看我,告訴我,老師講經的時候罵人了。我說怎麼罵人?台中同學跟他十年,你們十年什麼都沒學到,學到的人走了。」當時候老人家才學了一年多,一年三個月出家了。其他同學學很久,沒學到。「他沒有提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我,所以他就問我學到了些什麼」。其實我們冷靜體會體會,這個同學還跑到台北去問,實在講,應該是老師講那段話的時候就要生大慚愧心,就要能體察出來了。再來,他還跑那麼遠去問,那還真的覺得老師一定有多教他什麼。所以這個疑心很麻煩。
《論語》裡面有一個人叫陳亢,子禽,那是同一個人,他出現好幾次,統統都是對孔子懷疑。有一次遇到孔子的兒子伯魚,「老師有沒有多教你東西?」然後這個伯魚想了很久,「我有一次走過庭院遇到父親,父親把我叫過來,『學禮乎?』『還沒有。』『不學禮,無以立。』我就走了。又有一次把我叫過來,『學詩乎?不學詩,無以言。』」結果這個陳亢聽完很高興,「問一得三」。為什麼問一個問題有三個收穫?收穫是學詩、學禮,然後又學到君子對待兒子跟對待學生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其實學詩、學禮,孔子在課程裡面不知道跟他們提過多少次了。所以成德最近感覺,這孔子的學生也可能都是佛菩薩來表演的,我們在學習當中會出現哪些錯誤的心態,他們都表演出來提醒我們。
結果老人家就回答了,「我說我學的跟你們完全一樣,老師沒有單獨教我東西」,大家都在一起學的。「那老師為什麼說你學到東西?我說可能是心態不一樣。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是分秒必爭,……住一天,這一天是福報,很珍惜;你們是台中人,大概是時間不在乎……你們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你們是這樣的心態,懈怠懶散,原因就在此地。我們怎麼敢懈怠?在台中沒有根、沒有家,隨時會離開,機會就太難得了!這也是讓我們聯想到,佛為什麼不久住在世間?佛要是久住,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生不出來。」
其實大家現在在馬來西亞淨宗學會、芙蓉淨宗學會都是很大的福報,有這麼好的道場可以修學。可是人在福報當中,慢慢慢慢就會比較不懂得珍惜,這也不簡單。順境淘汰人,逆境磨鍊人,所以真正能夠去感受緣分不易,能夠念恩的人,他在一個道場裡面會愈來愈精進,他會珍惜眾生恩、施主恩,這樣在好的因緣才不會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修行人的警覺性要很高,不然我們都會在福報當中墮落,慢慢變成佛油子,那就麻煩了。
所以「凡夫因循苟且,把光陰錯過了」。所以《了凡四訓》說,「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所以我們得要練不貳過,顏回夫子強調不貳過。每天記下來我今天犯了什麼錯,二三天就回看一遍這些,對自己這些錯誤警覺性就高。成德自己也是很慚愧,很多錯也不能一次就改掉,還是自己定力不夠,言動不夠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比方說用電鍋熱東西,熱好了要把它端出來,拿著這個濕的抹布把它端出來,結果一端出來,那插頭沒關掉,它就在那保溫,保溫也耗電。我隔天一發現,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一粒米都是須彌山,我這個電耗了一天。我說我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西方極樂世界,一條路就要到地獄報到。所以這個不能再因循了,錯一次不能再錯了,就記在本子上,常常看了提醒自己。
「古今中外都有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容易因循,尤其是現代的社會,跟古人不能比。所以老人家這些都是他走過來的人生歷練。所以要知緣、惜緣、造緣,知福、惜福、造福才好。
接下來講到的是「誠敬受益」,這個也是對剛剛這一大段的一個總結。「很多人一生追隨高僧大德沒成就,什麼原因?」他的心態不對了,「老法師講經是為他們講的,不是為我講的……這樣一個心態很普遍,古今中外在所不免……我們從外面去的人不一樣,我們的心態,老師句句話都是為我一個人講的,我們完全接受」。為什麼說初發心成佛有餘?一開始很恭敬,聽經每一句都是講給我聽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所以這一段我們現在聽起來,因為我們也學了不少年,現在聽經的時候是不是每一句話都覺得是講給我聽的?對照自己。假如沒有這樣,那我們的心態已經退了。我們不管修多久,就是修這一顆心,這個心態已經退了,那縱使修二十年還是退,那二十年反而變成障礙,我學了二十年了,更變成自己倚老賣老的一個增上緣。所以一般修學得力差不多都是三五年就很大提升,他假如三五年沒有很大提升,慢慢慢慢我們俗話講的會比較油條了,所以這些都要慎重。
「老師在上課教學,你們不肯接受,我肯接受,道理就在此地。很多人對老師表面上恭敬,我們對老師是內心裡頭真誠恭敬。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對老師那個誠敬心是不是百分之百?不是。我常常講,是講真話,我對老師的誠敬,百分之二、三十而已,所以我能夠得到百分之二、三十;其他人對老師的誠敬只有一分、二分而已,我們當中相差就十倍。我勸他們要珍惜,不珍惜、不恭敬、不真誠,你跟老師住一輩子,你什麼都沒學到,一生白跟了。」這個佛在《遺教經》也是提了,跟在佛陀身邊,沒有依照戒律去修行,不可能得道;離他老人家數千里,時時不忘他的教誨,一定可以得道。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其實老人家,尤其九十歲前後,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講經的時候最強調四個字:「孝親尊師」,可能老人家已經深刻感覺,這個根基不牢,修學要得力、人才要培養出來太難了。
所以記得有一次老人家應該是九十三歲,在澳洲的時候,「我這一生能有一點成就」,他老人家謙虛,說道:「就是時時不忘孝親尊師」。這句話我們一定要放在心上,這句話老人家是對我講的。一個人只要能孝親尊師不離開,他煩惱不會上來了;縱使煩惱上來,也不會待太久,一定被孝親尊師的心境一下就轉過來了。所以假如我們現在修學常常進進退退,那代表父母跟老師在我們的心中還不是排在第一。那假如我們能感受到了,我們就要生慚愧心,我沒有根基,不行,我學那麼多年,我年紀也不小了,不是開玩笑的了,得下真功夫了,得依教奉行,不能再辜負佛陀、辜負師長、辜負所有愛護支持我們的人。這一生一定要成就,往生才能四恩總報了。
好,下一次見面我們已經超過臘月十五了,希望我們雖然超過了,我們的精進有增無減,跟大家一起共勉。我們下一次見面,大家假如看我講話還有一點底氣,可能是精進沒有退,這樣才能有底氣。好,謝謝大家!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三十一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