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恩師雪廬老師學習經教十年因緣—不搞佛學院」學習分享08_成德法師

2022-06-01
24:21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兩位會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
我們「十年因緣」上一次講到「誠敬受益」。所以學聖教,老人家說的,要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來學,才學得進去。所以態度決定成就,不是成就之後再來改變態度,不可能的。所以這個「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接著老人家說:「不搞佛學院。」大家也要了解,最重要的是要用正確的教學法才能出真正的人才。為什麼我們現在要提倡一條龍的教學?就是這個原因。「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材。」你教的方法不對了,誤了一代人;其實不只是一代,成德也是這麼過來的,好幾代人。學習的目標不是智慧、不是德行,變成知識的積累,變成目標是考試,變成目標是學歷,變成目標是賺錢。你都是用教知識來教他,怎麼出開智慧的人?所以世界變得好快,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變的原則,你一變就偏了。
所以現在根源是什麼?自己民族自信心不夠。中華民族代代出聖賢,五千年,可是現在教學方法也受西方影響,教知識、教技能為主,然後每一天還教好幾種,它已經不符合「教之道,貴以專」的教學理念了。所以我們是處在對自己文化喪失信心的一個谷底,我們要從這裡再翻身起來。所以我們這一代人最重要的,做出榜樣出來。我們淨宗學會,依照傳統祖先、祖師傳下來的方法,我們也培養出弘法人才,重要!你現在沒有榜樣,沒有出人才,你講得嘴巴講破了,人家也不相信。所以我們這幾代人都是要做實驗。很可貴,現在我們按照老祖先的教法教小朋友,效果不錯。結果這個經驗現在傳到歐美了,就很多地方都開始在做了。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在一方努力的力量,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心的人不少,你得做出來讓他有信心。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老人家這些話都很感嘆,這多久以前?五十年前,五十多年前。老人家說到了,這一段就是六十多年前了,跟著李炳南老師十五個月,學了十三部經,一個時間學一部,學到會了再換下一部。所以出家教佛學院,教得很輕鬆,佛學院三年他才講六部經,還有七部沒有派上用場。「所以在老師會下學習,進度非常快,士氣很高,法喜充滿。」佛學院畢業出來,三年大概一部經都不會講,所以對老師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欣賞。問題是這也不是李炳南老師的方法,代代傳承的。老人家說:「我在台中住了十年,跟李老師學經教,學了三十多部。」但更重要的是什麼?掌握老師思想、理念、教學的方法,這是活的,活學就活用了。
那這裡有提到:佛光山道場剛建立沒有多久,星雲法師辦了東方佛教學院,師父上人是做教務主任。當時候就提出將一百三四十位學生三人分成一組,每一組專攻一部經,十年之後,佛光山最少會出二十個世界頂尖的法師。老人家還有講到,十年之後,可能好幾位不在他之下。因為老師教學他一定是和盤托出的,所以青出於藍勝於藍,應該是正常的邏輯,只要學生肯老實、聽話、真幹,一定超過老師,因為老師不會保留的,會保留的那不是真的好老師了。
所以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要自我期許,老實、聽話、真幹,我們就少走很多彎路。就像老人家他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講《華嚴》講到最後,文殊菩薩學什麼法門?普賢菩薩學什麼法門?他最敬佩的兩大菩薩都是導歸極樂世界,老人家這麼一想,就專修專弘淨土法門了。那我們弟子呢?我們直接開始就死心塌地念佛,弘揚這個法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個是佛在《大集經》說的。其他法門非常好,眾生的根性要修這個法門當生成就不容易。
所以這都是老人家修學弘法積累的寶貴心血、經驗,我們肯聽、肯傳承,那老人家一代時教就能發揚光大了。我們不說多,有三四十個學生都能理解他老人家的苦心,進而發揚光大,那就不得了了。這三四十個人是誰不重要,不能少我一個,這個才是我們當學生的態度,直下承擔。我們要知道,真正依教奉行,真正入了境界,做到的人一定可以說,說的還不一定做得到,依教奉行的人最後入境界了都能弘法。
《法華經》,成佛是《法華》,《法華經》裡面有一品叫「常不輕菩薩品」,他見到一切的人,他都是非常禮敬,說你有佛性,你一定可以成佛,然後他給遇到的人禮拜。有一些人對他這個行為還毀謗他、還批評他,他也承受,他也沒有不高興,那他就是禮敬諸佛貫徹一直在做,在落實。結果後來他命終,威音王佛給他講二十千萬億偈的《法華經》,還延長了他的壽命,最後他就出來講經了。你看他本來命該終了了,延壽了,因為他真正落實禮敬諸佛,不傲慢,常不輕菩薩。所以他真正做到了,他以後就能講經說法了。這常不輕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所以他老人家修禮敬修得徹底、修忍辱修得徹底,都給我們做榜樣。所以現在我們的因緣不一定是在教學,可是只要我們都是依教奉行,心境一提升,解行一相應,之後五倫關係你可以侃侃而談,因為你做到了,你心境到位了,你表達出來攝受人心。
所以我們讀到這些都感嘆緣分不簡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能成就一件培養人才的事情。所以這個一條龍的教學,事實上老人家不是最近才講的,也都有在強調。那也很難得,你看我們方會長、顏會長特別重視這個事情,把這次聯誼會,兩年才一次,把一條龍放進去,高度重視,這個因緣起作用了。那當然也是莊居士他們帶領的團隊真幹,孩子學出一些效果了,大家看了歡喜,有信心了,就開始帶動其他的地方。當然我們也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能人家一肯定我們就高興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你教了半年、教了一年有效果,不代表三年能保持,不代表五年能保持,教的人只要起了名利心,這個因緣就會變化了。大家要了解,初發心是成佛有餘,可是初發心不好保持。《詩經》說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很多都有很好的開始,個人的修行有很好的開始,家庭也有很好的開始,團體也有很好的開始,但鮮克有終,就很難保持到最後。行百里路半九十,因為過程會有很多內在的考驗跟外在的考驗,「外魔內障,無人不具」。
所以儒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法,就是六十四卦裡面有一卦是都吉祥,就是謙卦,六爻皆吉。那就要很謙虛的總結經驗,很謙虛的接受別人提醒,因為一出名,肯定的話會來、讚歎的話會來,不知不覺提意見就不容易接受了。人都不是突然墮落的,人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染著,接著就會墮了,染上一點名聞利養,它就會開始發酵了。所以善護,賢護自己的道心太重要了。
所以每個緣不容易,我們得護好。就像英國漢學院,老人家是九十歲才創辦,跟佛光山這個緣事隔了四十多年,很不容易了。所以真正體會緣不容易的人,不會苛刻、不會批評,只想著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個道場能這樣太難得了,我怎麼盡一點力讓它更好,你不忍心批評,在現在這個時代,哪有那麼簡單。
所以現在的教學模式,都已經受到工業革命以後這種知識技能交叉排課的影響,不符合教之道貴以專,不符合以智慧為目標、以德行為目標。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功利主義,很厲害的,它在哪?它充斥在我們的思想裡面,充斥在我們各行各業的做法上。連我們現在在搞教育的人,我們有很多慣性也都是跟功利主義有關,甚至都是受西方這個功利思惟的影響,都要趕快出成績。那個趕快就是個問題了,你要趕快就做給你看,那假的東西就擺出來了,上有政策,你下有對策了。當你拿出來的是假的東西,刻意做出來的東西,你說孩子怎麼教好?孩子學到什麼?怎麼去應付。教孩子最重要讓他恢復真誠心,「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你都要把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來,不是刻意搞給他看的。
所以不簡單,我們在這種功利環境,刻意做東西給人家看,也已經很習慣了。所以不說別的,客人要來了,趕快趕快收拾好;客人走了,鬆一口氣了。那不也是在應付嗎?那我們的孩子學到什麼?所以道在平常中,惜君不曉此。「若厭平常終隔斷,才求玄妙便乖張。」道在哪?心就是道,你用真心做的每一個動作,道就在其中,穿衣吃飯都有道,煮飯給家裡人吃也是道。我們一想念佛才有功德,煮飯沒有功德,道就沒了。六祖大師說的,「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用真心去應對一切,這個才是在辦道,不能求高,不能求玄妙,那個都是岔路。所以祖師留這些法語,對我們都是很重要的關鍵提醒。所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恭錄自:弘護人才扎根班(第三十二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