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研討04_成德法師

2022-07-08
108:28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成德法師:院長、陳老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院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首先感恩大家的參與,一個禮拜又過去了,這個是是週已過,命亦隨減,七天真的是很快。因為我們這個主題是「社會教育」,跟大家來做一個探討。尤其是老法師常常在跟大眾交流的時候,很會提到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請教大家,為什麼老人家講經當中會特別強調這三種布施?大家有想到的可以發言。聽到成德的聲音嗎?諸位仁者。
大眾:聽到。
成德法師:因為大家一聽三種布施,老人家為什麼會常常提?比例很高,大家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黃同學今天工作比較忙,不然應該讓黃同學來抽籤一下。
院長:因為這個很重要,日常生活當中也都會遇到,都隨時會面臨到,其實這三種布施也就包括了六度。
成德法師:是,諸位仁者你看院長都是身先士卒,我們要善觀察、善學。所以院長強調六度,其實布施都包含在裡面了,三種布施都包含在裡面了。還有沒有其他仁者?
楚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楚同學請說。
楚同學:來試一下,還有向院長、老師和學長們問好。學生覺得應該是,這三種它的果報都是世間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所以師長就告訴我們得到的辦法,一直強調讓我們從因上去著手,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成德法師:是的。
楚同學: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剛剛提到了,就是說這個世間人很想要的,所以佛門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所以老人家是很有人情味的,都隨時能知道眾生他現在最需要什麼,然後講跟他契機的,慢慢慢慢把他引入這個大道裡面來。其中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財布施得財富,就是說我們聽到之後,老法師說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什麼時候做法布施?這個就是我們可以思惟的問題了。比方說大家每一次到了禮拜天早上十點的心情是什麼樣?今天別叫到我,今天又登記我發言,噗通噗通心臟一直跳;還是說特別享受可以做法布施的機會點,也很願意這麼做。
所以成德印象很深就是有一次在澳洲,剛好有兩位貴賓,在社會當中地位都很高,也都是博士,兩個夫妻都在大學教書,去到老人家那裡,聽了好幾天的佛學課程。最後聽完了,兩個夫妻就跟老人家做學習匯報,也很認真去體會,然後也講了滿多角度的。講完之後,他們夫妻倆個總結了一句話說:「佛法不離生活。」結果他們一講完,看他們的表情是覺得自己總結得不錯。然後他一講完,差不多停了幾秒鐘,師父上人接了一句話說:「佛法就是生活。」當場我們聽了,那個法味還是比較濃的。佛法就是生活,所以三種布施就是生活。其實這個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把這三種布施我們時時刻刻都已經做到很自然,根本都不用去提醒,也不用勉強,自然就這麼樣去做了。其實師父上人就是給我們這麼表法。這個院長應該是最清楚,院長在師父身邊事奉老人家那麼多年,應該都有感受到就是師父那是隨時隨地一有機緣,真的是「不欣世語,樂在正論」,都是抓住每個機會點,啟發大家的善根。
院長,您for example一個例子。
院長:這個例子其實是很多,就是說有時候老人家譬如說聽到一個什麼消息,他會問我們,大家覺得這個怎麼樣?或者大家看到這種現象有什麼樣的感觸?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觸。老人家通常最常有的一種感觸就是,這個世間就是虛幻的,不要執著,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真的。聽起來可能有點消極,但是老人家在行動上他是很積極的,他不會因為說只是求往生,事情該做的就不做,他還是很積極在做,但是內心很積極是求往生,就是老人家他真的是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所以我們很有福報跟著老人家,這佛經裡面的句子老人家都做出來表演給我們看。不只老人家是這樣,老人家一直說讓我們學習佛陀,佛陀三千年前也是這麼給我們表法的。所以老人家說學佛要學釋迦牟尼佛,學儒要學孔子,學道要學老子,等於是三教聖人也是我們走這條弘揚漢學、弘法利生路的最好的榜樣。
所以我們討論的三個主題,第二個,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包含第三個,從釋迦如來、從老人家到孔子這些聖人,他們對我們走這條路的啟示或者教誨有哪一些?這個都是值得我們用心去觀察、去領會的。比方做法布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說做法布施這件事情我聯想到儒釋道經典的哪一句,它會讓我體會到做法布施的重要、對眾生的利益。比方說講到這裡,大家腦海裡有沒有想到哪一句經文?今天沒有講到話的全部要講,這個是規定,先講先好。有沒有想到哪一句經句?
院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諸位仁者,一切事不離因果,大家現在在我講了話沒人接的時候,你們見義勇為,以後你們在教學因緣當中就會得到很多助力,隨時都要種善因結善果。陳老師。
陳老師:好,院長,成德法師,還有諸位老師,各位大朋友們好。我想到的是《大學》的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在親民」就是法布施。
成德法師:對,難怪陳老師接著要上《禮記治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陳老師:教學為先。
成德法師:對,好。劉同學,讓您開一下金口,因為你是男眾,所以男眾也要表個法。
劉同學:院長、法師,以及諸位老師、諸位家人,大家好。剛才想到的一句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成德法師:劉同學立的願很大,很可貴很可貴。「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劉同學知道知天命,他要效法孔子,在文化承傳最關鍵的時候,他會承擔起來,所以一提到法布施,他就聯想到這句話。因為想到哪一句都是跟我們的心境是相應的。來,大家都說一句。
鄒同學:阿彌陀佛,這邊是學生。學生想到的是《學記》當中的:「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成德法師:好,謝謝鄒同學,您看因為她現在承擔教學任務,所以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觸。所以教學可以相長,真正得利益最多的是自己,不見得是學生得利益最多,反而是自己。老人家自己也說,自己講學幾十年,自己受用最多,因為每一次講就勸自己一遍,別人有沒有得利,他老人家說他不確定,但是自己得的利益最大。
徐同學:阿彌陀佛,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徐同學好。
徐同學:學生想到的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然後還有原文忘記了,大概意思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金剛經》的一句偈的布施。
成德法師:好,院長,您頗感欣慰,這個是佛學組的同學,她都聯想到《金剛經》的句子。
院長:對,是的。
成德法師:還其他幾位仁者。
鄭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鄭同學好。
鄭同學:學生是想到《大學》裡面講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雖然它講的是言跟貨財,但是感覺它都講的一樣的原理。學生也想到之前院長有分享一個故事,具體的內容學生記不太清了,大概是說在戰爭的時候,有兩個人互相取暖。感覺觸動挺大的,他要表達的那個意思就是說,當你給別人溫暖的時候,其實自己也是溫暖的。學生就想到這些故事跟這些經句,它其實應該都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你給予的同時其實也都是在收穫,這樣的一個規律。所以剛剛法師提到的這三種布施,感覺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當你去給予的時候,自己也是受益者。
成德法師:是,謝謝鄭同學。「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所以這個三種布施,尤其法布施,師父上人也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表法,確實是做到很圓滿。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老人家他一生講學,最後是無礙的辯才,任何人問他問題他都能夠解答,對方也聽得很歡喜、很滿意。老人家的財布施得財富,也是布施到很自在,不需要的時候,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也沒有負擔;真正需要的時候,需要多少來多少。老人家在世界當中有幾個重大的緣分,那都需要比較大的資金,當時候老人家覺得這個事該做,一動這個念頭,這個錢,去銀行去看一下,或者就有人送來,這個感應是非常不可思議。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老人家今年也九十四歲了,身體機能也都很好。所以這個三種布施也透過他老人家的表法,讓我們更有信心。而且等於是社會教育這一塊,身教重於言教,老人家這三種表法的殊勝,也是他的身教在帶動。老人家也常常講,三教聖人為什麼他們的教化都三千年了,幾千年了,影響還這麼深遠?最重要的他們是做到之後才說,才有這麼深遠的影響力。
好,請其他仁者。
黃老師:阿彌陀佛,德師父好,學生說完,可能也就差不多要去做第三場。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
黃老師:學生就想到印光法師,其實不只是印光法師,所有的祖師都有提到,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之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等於是提到法布施,黃老師強調聯想到印祖這一段開示。等於是淨土法門是所有宗派的集大成,而且也是在這個末法時期也都要靠念佛法門才能脫離輪迴。所以宣揚念佛法門太重要了,宣揚求生淨土太重要。好像是李炳南老師還有講到,就是知道有極樂世界,知道可以念阿彌陀佛了脫生死,知道了之後不去勸人求生淨土,這樣就不慈悲了。所以《無量壽經》當中說:「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我想我們也把這段話印在心上,要幫阿彌陀佛招生,多帶一些人脫離輪迴,去往生作佛。
我們也隨喜黃老師她盡孝的這一分至誠的心,也在她母親這四十九天,包含任何可以幫母親做功德的機會,她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做,去幫母親做迴向。這個也是我們的學處。尤其我們在自利利他當中,大根大本還是在孝親尊師當中,包含我們的社會教育,也必然是從這裡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下手處。謝謝黃老師。下一位仁者。
楊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學生有突然想到佛經裡面,《地藏經》上面就是有「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裡面就說:善男子善女人,假如遇大乘經典,或者是聽聞一偈一句,如果能夠讚歎恭敬,或者跟別人布施結緣,然後就可以獲很多的果報。還有《無量壽經》裡面,阿難尊者請問世尊,然後就問出《無量壽經》,世尊也是讚歎他,就是說他的這個功德「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就是說法布施的功德非常的大。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她聯想這些經文都非常重要,也對我們是很有啟發,我們就更積極的去法布施。尤其是大乘經典,這個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像阿難尊者他懂得啟問,配合世尊來教化,這個也很重要。包含我們在院長帶領之下,往後可以對大眾做法供養的時候,我們彼此之間的配合、默契,也能夠更好的達到社會教育的效果。
剩賀同學了,是吧?
賀同學:法師好。
成德法師:您好。
賀同學:法師剛剛提到這個的時候,學生腦子裡面冒出來的第一句話是孟子說的,「樂」,這個字可以讀ㄌㄜˋ,也可以讀ㄩㄝˋ,「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這句話可能跟法布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當您說到法布施的時候,之所以腦子裡面會冒出這句話,是因為學生的理解,可能法布施是首先自己先行道有得於心,然後有了這種法喜之後,就是由內而外的一種散發,這種散發不一定是言語,是一種生命的狀態,然後這個狀態也會感染到有緣的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生命的喜悅。所以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想到的是這句話,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很好,很好,就像老法師當時候在美國弘法,當時候鄰居也沒有來聽過經,後來就跑過來請教老和尚,就說你們為什麼這麼快樂?然後老人家就給他們介紹念佛。等於是說我們整個身心的展現,讓人家看了很愉悅,他就很願意來親近。所以佛門又說自度度人,自己得受用了,自自然然在一言一行當中就讓人家愛樂,人家就願意來學了。所以佛門說為人演說,必然是從自己先得利開始的。
最後是鄧同學。
鄧同學:法師好,我以為我跑得掉。
成德法師: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鄧同學:沒有。學生是翻到了《感應篇彙編》當中,書內容一開始,就是在講經文之前,他就先說了一些讀書的原則,後面倒數第二條他就說了要重視善書的流通,然後他在後面有說一小段話,學生覺得挺好的。他說,對於這些善書當中的一些很好的道理,他就說要「時時稱說,時時提醒,雖至田夫閨婦,牧豎村童,無不變化。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也。昔孫真人刊《千金方》,書成仙去;周篪與人說《感應篇》,脫饑饉籍。公善之德,寧有量哉!」他就是說要把這些道理隨緣的要常常講給別人聽,然後他也舉了兩個例子,就是說孫真人寫了《千金方》藥書,寫完之後就成仙了;周篪常常跟人說《感應篇》,本來是餓死的果報,但是後來就轉了這個果報,所以就是說這個法布施其實果報很殊勝。學生就分享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謝謝。鄧同學,成德的體會,這一生該幹的事跑都跑不掉,所以要看破放下,勇於承擔。
鄧同學:好的。
成德法師:剛剛鄧同學分享這個是《太上感應篇彙編》,尤其一開始的時候,在引導我們學習這一門課的心境,其中就有提到發願能夠多去廣宣流布,去流傳。
我們今天進入第一個部分,學習《太上感應篇》。
楊同學:法師好,學生剛剛突然又想到一段就是,最近也是聽《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有聽到師父他一直強調,因為現在講佛法這些,社會上都沒有人聽了,然後有些人就覺得說是不是我們就不要去說了,就容易惹得大家厭煩。然後師父他就說,還是要堅持的去說,因為他可能聽十遍、百遍他覺得煩,但是他聽到一千遍的時候,他可能就開始接受了。師父還舉例說,其實我們過去無量劫中,世尊他也不是只說一遍我們就接受了,也是勸了百遍、千遍、萬遍才接受的。師父還說就算是假話,說的遍數多了,大家也會開始相信,更何況世尊的這些教誨都是真實的教誨。所以師父就是說這些道理還是要講,即使沒有人聽、沒有人相信。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楊同學講的這一段,對我們從事教化工作非常重要。而且老人家他很多話都是在幫我們做很好的心理建設,可能在我們現在跟未來要從事這些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們有了這些心理建設,就不會很有挫敗感。比方說你看老人家說,你勸人家念佛,人家不相信,很正常,他一相信了,他就要作佛了。那這樣我們以後勸人家,人家沒有辦法一下接受,老人家已經給我們打好預防針了,就不會好像落差很大。包含李炳南老師也是這樣帶老人家,他就跟老人家說:「你講得不好還好,你講得好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老人家真的遇到這個境緣,境緣是這樣,他也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同樣的我們做教化,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眾對倫理道德因果比較陌生,我們現在從這個谷底、從冰凍三尺開始,不能心理上是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者人家馬上接受,要很有耐性。包含師父上人還舉了佛陀的例子來勉勵我們,佛陀畢竟講了四十九年,甚至很多人可能是在第三十年、第四十年,甚至更後面他才真正明白了。所以我們等於是要很有耐性的來教化、來教學。
成德自己最深刻的就是看到《梵網菩薩戒經》裡面講到,佛已經是第八千次來到娑婆界。當時候自己當下的一念就是,那釋迦牟尼佛來了八千次,我沒聽他話,就有慚愧,就覺得自己不是好學生。因為有這個體驗,後來自己去教小學,當講了二次、三次學生不聽,突然我就會想起來,佛都八千次了,我都沒聽,現在我才講二三次,怎麼可以去苛求小朋友馬上就能接受能聽?所以這個也是由佛的身教、師父的言教,給我們建立一個很好的心態。
還有沒有哪位仁者有想到哪一句?有的話待會還可以分享,我們就先進入我們這三個部分。我想假如有仁者,請您講的時候,假如你還有其他主題印象也很深,其實也都可以一併分享。
首先我想修行要從最難處克將去,剛剛鄧同學在閃,我看第一個就請她來。當然,成德絕對不是找她麻煩,我請她打頭陣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第一個是學習《太上感應篇》的體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鄧同學把二十二萬多字背起來了,所以她這一門《彙編》下的功夫深,我們也請她來法布施一下。謝謝。
鄧同學:謝謝法師。學生就是因為這個主題,去翻找了一下自己以前寫的一篇關於《感應篇》的心得報告。找出來之後,這篇心得是二O一五年十二月份寫的,學生當時是二O一二年研究生畢業以後就開始學習《感應篇》,所以到二O一五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是學習了三年半的時間。這三年多其實就是基本上也算是一門深入《感應篇》,沒有學其他的那些,所以這篇報告也算是對於那三年多學習《感應篇》的一個總結。因為報告篇幅比較長,所以學生就選取了其中一部分供養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
鄧同學:第一個部分,學生寫的就是《太上感應篇》的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學習內容首先第一個當時學習的是老法師的《感應篇講記》,當時是從二O一二年的七月份開始學習老法師的《感應篇講記》,一共是二百五十四集。老法師他在講經當中他就提到說,一本書至少要看三十遍才能夠受到影響,得到受用。當時學生也聽到劉素雲老師講說,她剛開始聽老法師《無量壽經》講解的時候,是一集聽十遍。所以學生當時學習老法師《感應篇講記》的時候,也就是效法這個方法。
第一輪的學習是一集是五遍,當時學生學的是老法師《感應篇》的講記,就是沒有看視頻和音頻,而是學的文字版。當時學的時候,第一輪的那個五遍是讀三遍,然後看兩遍,一集五遍的學習是二百多集用了半年的時間完成了。五遍學習完以後馬上就開始第二輪的學習,也是一集五遍,就是讀三遍看二遍,第二輪是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完成這兩輪一共十遍的學習以後,就開始了第三輪的學習。
當時因為前面兩輪的學習都是一集五遍,學生就發現身上一個挺嚴重的習氣就是很浮躁,然後耐心也不夠,每一集五遍的學習常常都挺急的,而且都會算著說,還有幾遍才能完成什麼的,所以就感覺學習起來也缺乏那種恭敬心。但是學習到第二輪五遍的時候,就能挺明顯的感受到浮躁著急的這種心就淡化了一些。然後就為了繼續克服這種浮躁、沒有耐心的這種習氣,所以第三輪的學習就直接改成一集十遍,讀五遍看五遍。所以那個時候是從二O一三年的二月份開始第三輪的講記的學習,因為當時已經參加工作了,所以都是用工作之餘來學習,所以第三輪十遍的學習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完成,到二O一四年年底才完成。
其實二十遍學習完以後,那個體會是挺深的,就體會到老法師他教導的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一遍一遍的重複學習,才能夠體會出書中的意思。學生就發現說,其實這二十遍的學習也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到第二十遍的時候就會發現,前面十遍的學習有很多很多老法師特別重要的開示,反正就心很粗,都疏忽掉了,就感覺沒有認真的學習和體會到。甚至是當時看文字稿當中老法師一些慈悲的教導,雖然是已經看過十幾遍了,但是第三輪的學習,有的內容就感覺好像第一次看到一樣,就和之前有那種不一樣的感悟。所以學生當時那個感受就是覺得說,前面十遍的學習,就好像只能看到一個物體特別模糊的形象,後面十遍的學習好像才能夠看清楚一點那個物體的形狀,但是還是沒有得到那種特別真實的受用。所以完成那個二十遍的學習之後,就開始第四輪的十遍的學習。因為這篇心得是二O一五年年底寫的,當時就是第四輪十遍的學習是學習到八十二集,後面也都有堅持,一直堅持到備考漢學院那個時候。
學習《感應篇》的第二個內容,除了老法師的講記,就是《感應篇彙編》的背誦。當時其實最初就是因為讀老法師那個講記,因為老法師他是按照《彙編》來講的,所以講記當中常常都有《彙編》的原文,當時讀的時候就覺得這些文言文很美,然後就覺得蘊含特別深的做人的道理,那個時候就很吸引自己,所以後來就發心背誦《感應篇彙編》。當時發願,學生印象當中應該是元旦,就是一月一日,是二O一三年的一月一日,就跪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說背整本書。當時的期許是希望能夠扎下文言文的根基,還有因果的根基、德行的根基,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期許,成就自己的修學。
所以當時採用的,背的是蘇州弘化社流通的《感應篇彙編》,當時連前面的序文、後面的跋文,以及書中摘錄的印祖對於《太上感應篇》的開示,整本書全部發願要背下來。所以是用了兩年的時間,自己都有記錄,是到二O一五年一月七日,那天是阿彌陀佛的聖誕,就是也很巧合,這個願算是圓滿了,就背完了整本書。其實背完之後那個感受就是,背書的過程其實是對治習氣、磨鍊耐性的過程。因為剛開始背的時候,特別求那個速度,貪多、貪進度,總希望能夠早點完成,就特別急躁,但是感覺結果總是適得其反,愈急愈沒法按照自己規定的那個進度完成,所以就感覺古人說欲速則不達真的是真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然後也感覺背書也是修定的過程,其實中間也都有發生過,去背書的之前剛剛發生一些事情,自己是屬於那種很生氣的狀態,但是又要去背書,所以就去背書了。就是不管當時是一個多麼生氣或者多麼浮躁的心去背書,但一旦開始背誦古文一遍一遍的讀的時候,就特別明顯感受到那個心愈來愈平靜、愈來愈平和,到後面完成當天背誦任務之後,前面那個情緒就是已經煙消雲散了,那個感受很深。在背書的過程當中,其實也體會到老法師他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真的,確實是這樣的。因為當時學生在背誦「推多取少」這句經文那個註解的時候,它裡面有一個證案的原文就是:「慈溪二友相善。甲得一館,修儀九兩;乙亦得館,修金止六兩。」當時背的時候先讀,但是對於「修儀」這個詞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所以對於整個故事所講的那個意思也挺模糊的。但是當時也沒去查字典,反正就是讀,然後在讀了幾遍之後,突然腦海當中就冒出來說,「修儀」應該是供養老師的酬金吧。就一下子把那個意思通了之後,整個那個故事所講的意思一下子就明朗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其實背書過程當中,有時就是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於某段它註解古文那個意思不太明白,查了裡邊不認識的字詞之後,還是對於義理模模糊糊的,但是就是去讀,然後背,在這個讀背的過程當中,整段古文的義理就愈來愈清晰,理解的愈來愈深刻。學生印象當中其實對很長的那種古文,一遍一遍讀背的時候,有時候腦海當中都會把它那個意思劃分一層一層的,會很清晰的顯示在腦海當中。所以,其實那兩年的背書學習確實是受益很多。這個是學生學習內容和方法方面的一個感悟。
第二部分就是學習心得,也算是一些日常小事件的落實。
第一個就是斷疑生信。因為在剛開始學習老法師的講記的時候,當時是有一位大德結緣給了學生一本很厚的書,這個就是老法師那個講記原文。當時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上面寫的是老法師二OOO年講的,學生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是二O一二年,就感覺十幾年前講的,會不會過時了?當時真的有這個疑問,所以其實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那個信心就不足,就感覺也得不到什麼真實的利益。一直到學了一年以後,突然就想明白了,這個疑惑自己就破除了。那時候就想明白,就是說真實的智慧它是從自性裡邊流露出來的,它根本就沒有過時跟不過時、早與晚之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用誠敬心來學習和力行,自然就能夠相應自性流露的智慧,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自己這個疑惑破除以後,學習的感覺恭敬心就提上來了。第一個就是斷疑生信那一塊。
後面部分就是一個誠敬心的反省。當時學生看老法師在《無量壽經》學習班當中他有開示到說,「現在我們學習聖賢、學佛法都感到很困難,初學還不知道,學的時間愈久愈感觸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相應,這是什麼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心浮氣躁,沒有誠敬。」所以當時學生就是覺得孝是誠敬心的根本,然後就感覺沒有孝心哪來的誠敬心?所以當時因為在家裡工作,日常跟母親、外婆相處的話,就去反省觀察自己對待長輩的誠敬心和孝心就特別不足,然後就想改。在與家人的相處過程當中,外婆她年齡比較大了,外婆那個脾氣秉性就是稍微有點倔強,所以在思想上什麼的常常跟我們會有不太一樣的地方,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家人去包容,讓她安享晚年。但是那個時候自己習氣挺重的,雖然能夠隨順她,但是那個隨順當中都夾雜有瞋心、怨心,就不是那種清淨慈悲和恭敬的隨順。
那會兒背《感應篇》,背到忠孝那一節的時候,講古人孝親的故事,還有古代孝子對於父母那種恭敬、父子有親那種仁愛,時時體恤父母的那種存心,再對比自己就覺得無顏以對。所以那個時候就學習著在生活當中去體會父母的需求、體會外婆的需求。譬如說外婆她年紀大了,她牙不好,所以她吃的飯和菜都需要做得很軟很軟。但是我們做為年輕人,可能就不太吃炒得很爛的菜,但是那個時候就是要隨順外婆,學生做飯的時候會把菜切得小一點,然後菜炒得又很爛,就是去學習去體會。那個時候外婆很喜歡吃豆腐,但是老人家又很養生,她覺得外面街上賣的那些豆腐都有添加劑,不健康,所以她很多年都不買豆腐吃,但是她又很愛吃。所以那個時候學生了解到之後,就去網上查怎麼做豆腐,自己在家裡做豆腐給外婆吃。所以那個時候就是因為受到《感應篇》忠孝那一節,裡面古代孝子他們那種故事,看了之後就覺得應該去改正自己的這種不好的地方。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但是其實力行的還是非常不夠的。然後就是慈悲心的一個反省。當時就是在看到《彙編》當中他註解「慈心於物」這段經文的時候,他就說:「慈有二義:一是濟貧拔苦,一是戒殺放生。」但是他說這個「於」字,他說:「當從及物上說。」就是教導我們對於一切的蠢動含靈都應該以慈悲心來愛護。然後剛好學生當時家裡邊外婆她有買公雞、母雞回來養,她當時買回來一隻公雞,買回來的時候不知道,那個公雞菩薩牠長長長到半大的時候,發現其實牠是一隻癱瘓的公雞,牠那個腿是不能夠伸展的,每天只能給牠單獨弄一個紙箱子那個盒子,牠每天只能待在那裡面,牠偶爾就可以費力的用那個癱瘓的雙腿,然後再撲騰著翅膀挪動一點點的距離。因為當時買回來的時候發現牠有病以後,那個時候外婆不學佛,就很擔心她嫌棄這隻公雞把牠丟掉,所以那個時候學生印象當中是很怕外婆把牠丟掉,可能自己會去照顧這隻公雞菩薩,不給外婆增加額外的負擔。因為時隔太久了,我印象當中我是這樣的心理。因為公雞那個腿沒有辦法伸直,所以牠要一整天都待在窩裡邊,牠也會排瀉不少的糞便,所以晚上的時候就需要幫牠把箱子裡邊這些糞便什麼都給牠清理乾淨。最初學生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會嫌髒,然後清理的時候完全沒有什麼恭敬心,而且還都有情緒在。
有一天學生剛好看著這隻癱瘓的公雞菩薩牠在吃飯的時候,就突然想到說,如果這是一位癱瘓在床的老人,自己是不是也是用這種煩躁的或者說有情緒的心去照顧他?就是說公雞菩薩牠也是眾生,自己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分別心?然後就感覺自己沒有慈悲心在,也挺慚愧的,所以就決定改正自己這種毛病習氣。從那天以後就改正,再給公雞菩薩清理紙箱裡邊的糞便什麼的時候,就一直提醒自己要認真做,不能有煩躁的心,把那個紙箱清理乾淨,然後還會灑一些那種乾燥的乾淨的燒煤球那個爐灰,讓牠紙箱子裡邊可以保持著一天都比較乾燥、比較乾淨的狀況。那個效果特明顯,動物牠真的都有靈性,牠都知道感恩的,學生那樣做了幾天之後,牠都記得我。平時家裡邊其他人在牠面前走來走去的,牠不會有任何的反應,但是晚上學生一下班回到家,牠只要一看到我,牠就會用那個癱瘓的雙腿,然後撲騰著翅膀就跑向我。我當時看到牠那個舉動的時候,其實是特別感動。我覺得那個公雞菩薩牠也是來好像度化我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到應該以慈悲心去善待一切的動物,然後相信牠們是真正的都有靈性的,所以那個時候其實也很感恩那隻公雞菩薩的示現。這是讀到《感應篇》「慈心於物」這句經文的時候,當時發生的一些事。
接下來就是在工作當中落實因果。因為當時學《感應篇》的時候,前面印祖有做很多開示,關於《感應篇》的,然後印祖就說到:因果之書,莫善於《感應篇》和《陰騭文》,就說這兩種書能常常講說的話是有很大的利益的。然後又因為學了《感應篇》這些道理就懂得因果,所以就在工作當中不敢造次。所以當時在單位上班的時候,學生就知道單位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納稅人的錢買的,一定要愛惜,不能浪費。所以參加工作起,從來不用單位的電話處理自己的私事,也從來不敢用單位的紙張打印自己的東西。然後呈給領導的材料也都是盡可能雙面打印,來節省用紙。平常也都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單位裡面有一些文件的打印,它是必須要求用單面打印的,但是它用完之後,學生都會把它回收回來,蒐集在自己辦公桌的一個固定的地方。平日裡幫領導打印那些不太重要的材料的時候,我就用那些蒐集回來的可以再利用的紙打印那個材料給領導看。所以其實當時在單位工作的幾年裡面一直都是堅持這個習慣。然後就覺得提前知道因果的話,感覺在做事方面的的確確是會少造業,就是這種感覺。
反正三年多《感應篇》的學習,真的是老法師所說的,學習久了、薰修久了才能體會到,其實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相應的。其實當時學生寫的說是很慚愧的,自己是滿身的習氣,但是讀了《感應篇》就體會到聖賢教育對於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到這裡就是學生摘錄的二O一五年寫的心得報告當中的這些內容。其實學生昨日讀自己這份心得報告中的內容的時候也很感慨。就是看到當時自己學習《感應篇》是那樣的心境和努力,然後現在自己就會覺得有些慚愧,就覺得說其實保持最初修行的那分初心很重要,一時的精進修行容易,難的是一直堅持。學生自從加入了人能弘道群,法師一開始給出的主題是「學習《感應篇》的心得分享」,自己就想找回以前學習《感應篇》時候的那種法喜和感受。所以其實現在就開始了每日閱讀《感應篇彙編》的定課,所以每天都會捧起《彙編》讀上幾頁,細細去品味其中那些道理,就能感覺到那種歡喜和熟悉感在慢慢的回來。所以時隔幾年之後,再次薰修《感應篇彙編》當中的道理,是真正覺得《感應篇彙編》真的是一本教導我們做人做事、成聖成賢的寶典。
學生的分享就是這些,有不妥之處再請法師和諸位老師指導,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鄧同學的分享,相信我們大家聽了應該都很受觸動。尤其這個最後強調一時勇猛容易,但保持不容易。佛門講初發心成佛有餘,我們這種初發心都是非常寶貴,我們一定要護好自己的發心,讓它不斷保持,甚至是能夠不斷提升上來。
而且鄧同學在學習的這個過程,她自己還是在工作中,甚至於也要照顧母親、外婆,甚至還有公雞菩薩。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生活工作的一種強度,她還能夠拿出這些時間來學習,確實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也是見人善即思齊,可以來效法。當然她在學習過程的一些心境,也給我們很多借鑑。她也時時在觀照這個心境,是不是求快了?是不是浮躁了?確實是全修在性。心生種種法生,最重要的要先把這個心調對才行,不然看起來是每天都在讀、都在用功,有可能是適得其反。她也引了孔子的教誨:「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而且也可以從她的分享當中我們也反思,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我們自己本身的狀況都是比較浮躁,遍數不夠,可能很難深入。所以老人家很慈悲,他都以身教來影響我們,所以他老人家學習,包含《淨修捷要報恩談》,還有一些內容,他老人家都是帶頭學幾十遍。其實老人家在一九九九年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就已經有講到,他老人家隨時可以走,憑什麼?老人家說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放下了。等於老人家在一九九九年他的修學就很得力了,可是為什麼他還陪伴我們那麼久,到現在都已經二十一年了,甚至於在這二十一年,甚至是最近幾年,他還帶動學《報恩談》,而且還幾十遍幾十遍這樣聽,都是用身教來護念我們這些弟子的道業。這一分苦心我們當弟子的真的要領納在心上,不能辜負他的表演。
鄧同學也感受到這個背書是修定,我們所有修學都不可能離開戒定慧三學,而她可貴的是,她讀著讀著真實感覺「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說信解行證,她是有體證到這一點,這個信心就會愈強。甚至於她建立了一個信心,就是老人家他講經是從自性真心流露的,所以根本就不會有時空的障礙。而且這一部經教,我們去觀察一下,老人家是教身邊最近的四眾弟子,等於是手把手帶的一部經。其他的經典很可能是對大眾比較多,但是這個《太上感應篇》都是面對可能都跟著他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學生,有時候遇到一些實際情況,他當場機會教育來提醒大家,所以這一部講記非常殊勝。
鄧同學在學習《感應篇》她也很有善根,尤其是在「忠孝」這一篇,她產生這種慚愧。這個是兩個最重要的善根,所以能夠去盡孝,甚至於能夠以一種恭敬的心來照顧眾生。這是成德覺得都是自己的學處。包含深信因果,都是落實在每一個細節裡面,不去浪費公家一點一滴東西。其實甚至於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也不能浪費,因為我們一節儉,省下來的很多又可以去供養眾生。
謝謝鄧同學這麼好的供養。我們接著,因為剛剛是談到學《太上感應篇講記》,我們楊同學最近也學習老人家《九十年譜》,還有《太上感應篇講記》,她也很歡喜要給大家做供養。請楊同學。
楊同學:謝謝法師。學生本週學習師父上人講的《太上感應篇》的時候,剛好有聽到一段師父對於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的開示。然後也是回想到再往前一段時間的時候,也聽過這一段,這週又在《九十年譜》上有看到很多師父這方面的行誼,所以自己就覺得很受益。
學生有在群組裡面給大家分享,學生想要給大家供養的這段開示。首先,師父在《太上感應篇》第五十四集的一段,是這樣說的:「我們要想佛法興旺,真正能拯救這個世間,我們要不認真向佛菩薩學習,做不到!所以第一個要把自私自利那個念頭連根拔除。在過去留一點,你還能有點成就;在現在這個時代,留一點點都不行,時代不一樣了。也就是說我們面對這個環境,惡化到了極處,佛經上講的『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要不是以極清淨的心,沒有辦法幫助這些眾生。我們面對著這些,佛家講面對著要度的這些眾生,比過去那個時代要困難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在品德、學問、智慧、善巧方便,如果不能超過古人十倍以上,做不到。我們能不能超過古人?完全在自己一念,自己肯犧牲就能超過。犧牲的什麼?犧牲的妄想分別執著,捨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
同樣在二OO一年的時候,師父在台北講經,也是一直強調,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十六個字是我們的根本障礙,罪障的根源。類似這樣強調這十六個字的教誨,其實特別特別多。師父就是說,我們現在想要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就必須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連根拔除,就是犧牲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妄想分別執著這些,要捨得乾乾淨淨,如果我們不能真幹的話,就很難幫助現在這個時代的眾生。學生自己理解,就是可能不僅幫助不了他們,我們自己的道業也很難立得住。就是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我們都還有這些障礙的話,每天都還會產生煩惱、造作罪業,就沒有辦法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既不能自利,也沒有辦法利他。
學生還讀到《九十年譜》上面,記錄師父上人二OO一年二月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就看到港中文大學裡面有很多的建築物都是用捐款人的名字命名,師父就感嘆世人放不下名聞利養。後來師父捐贈泰國的僧伽醫院的時候,院方想要以師父的名字命名,師父就堅持推辭。其實無論是《九十年譜》,還是《太上感應篇》裡面,就都是有提到,師父他為我們表法尊師重道,他假如捐贈學校的話,都是以老師的名字命名。就譬如說中學時期,紀念周邦道老先生,就用他的別號,就叫「慶光中學」;如果是紀念方東美先生,就起名「東美電腦教室」;包括在國內建十所「慈光中學」這些。所以師父他一直以來的行誼都是在為我們表法,他自己是從來都不會把名聞利養放在心上,即使有一點這種名聲,或者是有什麼功德,也全部都是歸功於佛菩薩跟老師的教誨。
學生還看,這週是聽到在《太上感應篇》的第七十六集,就是師父他又再次提到,我們一定要放下我,就是放下我見、我慢、我愛、我痴四大煩惱,要擴大自己的心量。就是說:「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有我,既然有我,當然你那個念頭一動,不知不覺的,不管你有意無意,決定是符不符合我的利益,有意無意這個東西在作祟。」「不為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所受的吉凶禍福就無所謂,心地坦然,不放在心上。可是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積德累功,遵照佛菩薩的教誨去做,一定是正確的,心量一定要拓開。諸位要曉得,所有一切的罪業從哪裡來的?心量太小,容不得人、容不得別人的意見,那就錯了。一定要學佛菩薩,佛菩薩自己沒有意見,所以能夠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佛菩薩沒有意見。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意見,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看到佛菩薩說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意見,佛所說的經法就是聽別人意見的反應。他的反應是真實智慧,究竟智慧,圓滿智慧,所以能令眾生聽了之後就開悟、就證果。雖然開悟、證果,改變了眾生對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習尚,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沒有破壞。改變眾生的是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這是佛法的教學,所以佛法能令一切眾生歡喜信受,原因在此地。」
學生聽了這一段之後就反省到,自己常常看別人的一些行為就覺得不能接受,就覺得怎麼能這麼做事?就好像沒有禮貌、沒有邏輯、不負責任。現在就反省說,其實這些也都是自己的意見,就是有了那個要求、控制的念頭。仔細去想的話,這些煩惱的產生,其實都是覺得他的行為和我自己的利益有起衝突,也都是自私自利,要不然就是覺得好像麻煩到自己了,要不然就是覺得好像對方沒有尊重自己,反正基本就是這些。也是因為這些念頭,所以心裡面就很希望去改變對方。但是師父卻說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幫助他們破迷開悟,但是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就是佛菩薩他沒有去要求、控制眾生,全部都是隨順,等到眾生破迷開悟了,自然而然的回頭。所以學生從這個地方就反省,自己確實下意識都是圍著自身的利益轉,自己的心量真的很小,沒有那種利他的心,就更不要說是念念為他人著想,為利益社會眾生了,心量很小。所以最近每次煩惱生起來了,也會提醒自己說,不要總是為了自己,因為不為自己的話,和他人就沒有利益衝突的點在,就要提醒自己常常提起這種觀照。
學生還從《九十年譜》上看到師父的一個例子。師父二OO二年七月初,一路經過浙江、南京,然後回到安徽老家祭掃,路上他主要是旅遊、探親跟訪友。師父就說這一趟他回國穿的是便衣唐裝,就不敢穿出家人的衣服,怕大家認識他,造成秩序的一個混亂。他第一是怕人多會擠來擠去的,如果有年紀大的摔倒了,很容易發生危險,師父說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第二個也是怕給社會大眾造成誤解,覺得學佛的人不守秩序,沒有規矩,也是為了保護佛教的形象。從這裡學生也是覺得很受感動,就覺得師父老人家確實心地非常的柔軟,一是為了信眾的安全著想,二是為了佛教的形象著想,完全就沒有為自己。所以師父他改變自己的一個出行的習慣,不是說我要回國了,為了避免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我就去立個規矩,就要求大眾不能迎接,或者去要求信眾你不能擁擠,你得有秩序,師父他都是改變自己的做法去避免衝突。
以上就是學生想要供養大家的內容,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的分享,我們聽了也對師父上人的行誼有更深的體會。確實我們是很有福報,有老人家的身教,有老人家的言教。也感覺楊同學這段時間開悟了,看到師父這些教誨,都能自我反觀,能得到那麼大的領悟,非常可貴。謝謝楊同學給我們的分享。然後也感覺到老人家確實是「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都是給眾生做表法。就像捐款,建築物都是以老師的名字,那就是帶動世間人孝親尊師的態度。這也是我們觀察了老人家之後,我們也自我這樣來期許自己。謝謝楊同學。
我們接下來進入「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我們先請賀同學。
賀同學:阿彌陀佛,院長、法師、諸位老師、學長,上午吉祥。學生在這裡跟諸位匯報,「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主要是這幾天有空的時候,會旁聽鄧老師給碩一的同學們講一些英文的學術論文,然後自己的一個感想。鄧老師他這一次給大家選的這些文章,就是湯恩比老先生還有李約瑟等等這些學者的文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第一個是很震撼,第二個是很感動。震撼的就是說,以前可能讀到很多的學術文章的時候,會覺得有一種不走心的感覺,好像有一種比較枯澀的感覺,可是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就會覺得為什麼這些話他都能夠說到心裡面去、能夠滋潤到心田?就覺得非常的震撼。第二個就覺得很感動的是,透過老師選的這些文章還有老師的講解,好像改變了以前對於學術比較模糊的一個概念。記得當時陳老師在給我們講《莊子》的時候說到學術這個概念,最開始是莊子在「天下篇」裡面提出來的。當時的學術的觀念跟我們後世的,尤其是今天的學術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學生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就是最開始學術它其實是對於道、對於本體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一個解說,可是到後來可能這個東西慢慢就變了,到後世的時候就變了。其實學生在讀到英文的這些文章的時候,很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說,這些西方的學者其實就是用我們古人的這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方式去闡述真理。這個本身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行菩薩道。因為真理本身它其實你愈客觀,愈不帶情感和偏見的去面對的時候,它的價值愈能夠凸顯。
所以鄧老師當時就跟我們說,他說湯恩比先生是一個非常非常神聖的學者,所以他每用一個詞都會是非常的謹慎。他說到中國文化,我不太記得是哪一點,就是用了一個「extremely」,用了這個詞,就是極其的。當時鄧老師就說,你們在讀到湯恩比先生用這個詞的時候,你們不要輕易的忽略過去了,因為做為一個這麼嚴謹的學者,他對於形容詞的使用是非常非常謹慎的,他竟然用了「極其的」這樣的一個形容詞,反正就是說它是代表了一種分量的。當時學生就會覺得說,原來其實在做這些東西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過程,就是一個修辭立其誠的過程,就是一個你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去不斷的去探索真理,去放下偏見、放下自我的過程,就會覺得非常的受感動,也非常的受啟發。這是第一點。
然後另外的一點就是在講到方法論的時候,學生就請教兩位姐姐,做學問,這個方法論要怎麼樣去了解。當時姐姐就有跟學生提到一些方法論,最後總結了一句說,這些其實都是西方的方法論。所以學生就想到說,西方的它的這個方法,跟中國古人的方法,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做學問的方法,在某一個點上。中國古人的話,之前有聽到老師說,他用的方法是內證的過程。就是可能譬如說科學實驗它是拿這種有形的這些器皿,完全做為一個客觀者在做實驗。但是中國人他做實驗,他其實是拿自己的身心性命在做內證的實驗,所以他得出來的東西其實往往是,因為他投入了整個生命,所以它是不一樣的。
所以聽了這些課程,然後又聯想到以前想的這些的時候,也覺得我們有必要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的話,一方面是恢復學術它本身探尋真理這樣的一個特質,另外在方法上,其實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學術界帶入東方文化內證的這樣的一個方法論。內證的方面很多,就譬如剛剛鄧姐姐講她對於《感應篇》的落實,其實就是一個內證的過程。
成德法師:對。
賀同學:《感應篇彙編》裡面也有講說,宋朝有一個叫陳烈的人,他記性不好,讀到《孟子》的時候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他就說:我的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所以他就閉門靜坐,不讀書百餘日,以收放心。之後再讀書的時候,就一覽無遺。現在在這個學術體系裡面、在方法論裡面,如果沒有東方的這種智慧和思惟的話,可能不會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一種內證的方法。所以就覺得說,我們自己在做學問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夠忘失我們祖宗的智慧留給我們的這樣的一套智慧的方法,然後去身體力行。
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體會也非常可貴、深刻。而且舉的例子,湯恩比教授他本身也是英國人,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心境達到一定程度的人,我們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就不會分東方還是西方了。而近代因為受科學的影響,再來因為西方它整個武力種種都比較強,所以變成好像他會有一種優越感。包含這世界大戰,其實都是人心造成的,心生種種法就生。假如人的心有一種自尊大的時候,他所形成的這些方法就很難離開這個部分。就像我們看醫學,西醫也是近這二三百年上來的,但是他們對待中醫的態度也是顯得傲慢。但是沒關係,上天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大家,就像這次的冠狀病毒瘟疫,應該也會讓全世界來反思。
所以為什麼老人家他一定要盡他的全力來復興儒釋道的教誨?因為老人家深刻洞察,在未來的世界,一定要靠我們東方這些聖哲人的智慧,才能夠把這個世界重新引回一個安定、正確的路來。所以我們也緊跟老人家的慈悲願力,我們來做好儒釋道的傳承跟東西文化的一個使者。事實上整個西方它也是遵從了近代的這些思想觀念,他們假如重新再回到他們最原始的,相信也是能夠印證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我們最後再請徐同學來分享一下。第三個部分因為剛剛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也有提到佛陀還有師父上人,包括剛剛楊同學也就老人家《九十年譜》,還有《太上感應篇》給大家分享了。我們就再請徐同學來分享在學術界行菩薩道,謝謝。
徐同學:阿彌陀佛,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各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學生就從自己體會到的幾點和大家做一個匯報。
首先第一點就是有關學術要求方面。在西方背景下,如果做研究寫論文的話,學術技能是不可以忽視的,因為它也是在學術界建立信任的基本條件之一,而且世出世法其實這個信任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躋身於學術界,也不能只有一腔熱忱,同時還要有理性和周全的考量,了解學術的要求、禁忌,還有它的潛規則,然後進而去相應的規避和遵守。在西方學術環境下寫論文、做研究,內心雖然要秉持一定的文化自信,但是文字上也要注意不能帶有感情色彩和文化的優越感,不然可能會讓西方的讀者感到不舒服,但是可以善巧方便的換一種方式,把中華文化的特色和智慧客觀的呈現出來,讓讀者他自己去領悟、去體會。
另外就是從漢字和拼音文字的差異中,因為學生是想要深入文字學,所以在深入的過程中,看到漢字和拼音文字存在一些差異,也是有一些粗略的體會,從中去影射出中西方思惟模式的特點。像東方,學生感覺它是偏向於發散性的思惟,強調悟性的學習,它會給你一個很寬泛的空間去感知、去領悟。譬如說漢字,拿漢字來講,它都是單音節的,然後是一字多音、多義的情況非常多,所以一個字在一句經文中的詮釋,可能沒有標準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而且漢語系統中,句子主謂賓的表達和詞性的用法也都是不拘一格,比較自由,它強調的是一個核心的思想,而不是著在字句的相上。
相比之下,西方就相對有一些刻板,它是丁是丁、卯是卯。譬如說像英文的語法,單數、複數,然後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以及時態的變化,都分得很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顛倒和混淆。法語、德語就更加複雜,它的名詞、形容詞都有陰性、陽性的區分,動詞也會根據主語的陰性、陽性以及單複數有相應的變位,所以是很細密、很嚴謹,也是非常複雜。
那就可以略窺到東西方它思惟方式的差異,東方是傾向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西方可能它在表達的方式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譬如說像中文裡數字二十和三十,在漢語中可能只用一個單音字就可以表達清楚,譬如說「廿」和「卅」;像法語它在表達數字九十的話,它是用四乘以二十再加上十,就會比較複雜。
基於這種差異,就是感覺我們在學術論文中,如果涉及到一些信息點,或者是所談及的話題,就要一一闡釋清楚,不然就不提及,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爭論或是困擾。可能在這邊做研究,要先知己知彼,知道他們的一個思惟模式,然後我們再以自己的角度去契合他們的機緣,再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第二點就是有關學術價值。學術當然是必要條件,但是學生個人感覺它並非是決定條件。學術價值應該是不僅限於在專業領域上有多少推陳出新,而是藉由論文所闡發的思想和價值觀,傳遞出的那種精神和信念,是不是能夠為扭轉世道人心,修正世人錯誤的價值觀,然後傳遞共享中華文化的智慧,能夠盡獻一分力量。
我覺得學術高度應該是取決於它濟世利人的價值,因為術也是要為人所用,它的目的還是在於傳道。而且相信師父上人沒有在牛津或者劍橋這種在學術界有很高地位的高等學府建立漢學院,而在蘭彼得這個寧靜傳統的小鎮上,在三一聖大衛這個有宗教淵源的大學裡建立漢學院,也不是偶然的,應該是有其特殊因緣和深遠意義的。所以學術研究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平衡點,因為即便研究得再精細,如果毫無濟世利人的價值,也是無甚裨益的。譬如說像當今現在人心陷溺、風俗澆漓,然後冠狀病毒蔓延,世界各地其實都在不同程度的遭受天災人禍的種種苦難。這是果相,也只是人類的花報,如果不從業因上改變,不從人心上扭轉,不從因果教育上下功夫,去幫助人們斷惡修善,解開迷惑,停止殺戮,正確的經營人類與自然萬物的關係,那天災瀰漫,人禍頻仍的現象還會延續。
所以學生聯想到,譬如說自己現在在研究文字學、聲韻學。有一些學者的觀點,他可能會在古音的構擬上,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古人是具體怎樣發音,然後有可能會因為一個其實無傷大雅的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喋喋不休。其實感覺這個度,好像對真正能夠利益到整個社會,其實感覺學術界它是屬於人類的那種精神的建築(上層建築,也就是學術界知識分子),如果它帶動的風氣和它所創造的價值,和這個社會、和能夠幫助到人心沒有絲毫繫聯的話,感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的。
而且縱觀中外傳世的作品和文章,也並非僅僅在術上有多麼別出心裁,但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通過對人性的反思,啟發人們內在的光明,因為人性中的共同之處,它是超越時間、跨越國界的。在中國,這樣的文學作品當然不勝枚舉,譬如說像我們的古籍《論語》、《老子》、《詩經》,雖然是先秦時期的典籍,而且有著濃厚的東方文化特色,但是在西方仍然深受重視,而且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有很多的翻譯版本,證明它傳遞的義理能啟發人們內在的覺性,而這是可以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西方的譬如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還有狄更斯的《遠大前程》,這些真正能夠撼動心靈的作品都是以諷喻時弊化導人心,彰顯人性光輝做為其寫作動機與核心價值的。所以這個是在學術價值上學生的一些反思。
第三點是有關之前法師提到的德才學識量的「才」,才它也是雙刃劍,用對心,那才才能夠為我們所用,但是如果心用錯了,可能反被其所害,而且不僅是害己,而且害人。而且感覺才是在,就是知識在積累的過程中,因為同時學生也在學習《感應篇》,感覺其實很多事情,就是學習和修行兩者要同時進行的,不然的話可能自己學習的初心和前進的方向就錯了,就是「為學日益」和「為道日損」要同時並進的。因為如果著在為學的相上,可能反而會增加自己的所知障,這樣其實是與明明德、自己最初的目標是相背離的。
而且像剛才提到的,不在細枝末節上耗費無用功。學生感覺,拿文字學來講,它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可以著在文字的相上,然後受縛於六書之累。因為如果執著在分別一個有爭議的字,它到底屬於象形還是指事,而耗費很多精力、時間的話,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而且即便說服了持不同觀點的另一方,也不能怎樣。
而且文字形音義的分析,它其實是一個比較剖析毫釐的一種觀照,如果缺乏整體觀,而忽略了將文字帶回到經文,就會反而被文字所桎梏住。就好比用顯微鏡去觀察一片葉子上的一個細胞,如果只執著於細胞的樣貌,就會忽略整片葉子的全貌;如果可以通過觀察細胞的形狀特點,從而分析判斷葉子它所屬的類別,那就可以幫助到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個葉子和植物的屬性。一言以蔽之,就是還是讓我們所學文字為我們所用,在掌握基本原理原則的基礎上,透過文字去領悟文字背後聖言量的用心,也就是古聖先賢他透過文字所發明的精微奧義,進而轉變成自己人生中的智慧、準繩與價值觀,自己受益了,才能夠有足夠的資本去利益到身邊的人,乃至更多的人。
第四點就是帶動學術界良好的作風。學生體會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忘本。因為學術界,尤其文人之間,可能很重的一個習氣就是文人相輕,甚至學生可能會推翻自己的老師的觀點。當然,觀點可以不同,但是可能那個心境是很重要。包括最重要的,就是不批判傳統,也不詆毀、不輕慢他人的學術觀點。在漢學方面還是以儒釋道經典做為根本的依止,在這個基礎上兼收並蓄、會通異說,善巧的藉由論文來弘傳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藉由論文引導人們恢復性本善,幫助人們能夠斷惡修善、轉迷為悟。這樣其實論文是可以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