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統文化學習班05(下)_成德法師

2022-07-08
40:07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成德法師#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

Description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好,我們就這些問題,我們簡要來回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請問可不可以依線上傳授皈依、八關齋戒、五戒?母親想皈依,自己也想給兩歲的兒子皈依。自己還想受八關齋戒還有五戒。
因為這個牽扯到戒律的問題,因為成德自己首先出家時間短,而且也只是沙弥。再來,主要也是薰習這個淨土法门。所以按照戒律來講,它有「開遮持犯」,到底現在的疫情這些現況,是不是已經可以到開戒了,那這個成德不懂,這個不能亂講。因為佛家的開缘它都有它的一些情況,你符合了這個可以開缘。那成德是針對印光祖師教導的,跟您做個回應。
比方說,印祖他回應榮柏雲居士,這裡談到了,要皈依,「當於佛前,至誠頂禮若干拜」。對佛自己說,弟子某某,受吾師印光大師命,「令於佛前自誓受三皈五戒」,自誓受三皈五戒。那我們現在依老法師為師,老法師也是教導我們,你可以至誠在佛菩薩面前皈依,這個跟印祖的教導相應了。但老法師還強調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好好的了解三皈依的意思。老人家還有針對三皈依有講解,要把它搞清楚。因為皈依只是個儀式,重實質的話,我們要做一個真正的皈依弟子,那就要了解「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六祖大師說,覺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淨而不染,把它了解。然後我們,章嘉大師說,皈依就像上了火車那個火車票一樣,都拿在手上,到你往生西方,這個票不能離開手。隨時都要,我的念頭、我的一言一行,有沒有符合覺正淨,不能偏掉了。那進一步,印祖又說了,就整個該怎麼皈依都有寫。我之後再讓我們楊醫師把這個發到群裡面去。
那還有另外一段也是談到皈依的,「皈依若能親來面受,固为正理」,那當然是最好的情況了,「如其不能親來,但以至誠懇切心」,要當做就好像當面給我受一樣,所以大家就要當做當面老法師來給你受。我們剛剛回答那一位香港同修,我們用了一句話:「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是根本。真正當作老人家親自來給你受了,「則固無所同異」,你的心是至誠的,那就真的就像親受一樣。「即面受而不以受皈依為事,仍心行作為同舊」,就是說你雖然是法師當面幫你受了,可是你的行為都跟以前一樣,你也沒有照著三皈依去做,那表面上是皈依三寶,這個印祖用的詞也很重,「实是魔王眷屬。佛法利益,豈能以虛名而即得乎」。不能是一個名字佛弟子,那是得不到真實利益的,一定要依教奉行。那我想皈依,還有五戒,甚至是八關齋戒,應該都是同樣的道理。
好,我們再看下一個問題:
弟子修習淨土法門,《彌陀要解》講到: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功夫深淺決定品位高下。自己覺得自己相信極樂世界,也想往生,可始終心中沒有拿到往生憑證的感覺。恭請法師講解一下信願念佛,以增長弟子眾等心中的信願。至少能拿到往生資格,再說念佛功夫的事情。
我們現在得要多了解自己一點,我們有時候也要在自己的思惟當中,觀察自己的一種學習的狀況。我們有時候,聽一個教誨,我們就會產生一個認知。在「信願之有無」,那信願跟行能分開嗎?就是我們一聽信願,好像信願,先把信願給搞定了,再來考慮念佛。你看又好像要把信、願、行,要把信願擺一邊、把行擺一邊。其實會不會隨著你念佛,你感覺到佛菩薩在加持你?那你感覺到了,會不會幫你的信願增加呢?大家了解我的意思嗎?我們有時候聽到一句話,就開始用自己的理解,要去把它拆開來。稱名即是遇光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佛光就照你。其實說實在的,佛光隨時照你。問題是我們是煩惱心的時候,我們自己把佛光障礙住了,你一念佛了,這個障礙就沒有了。障礙不在阿彌陀佛那邊,障礙在我們自己這一邊。那真正要建立信願,那就是你決定,好像我剛剛講了,你世間都不留戀了,你就是真信切願,就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哪怕是無常到了,你也不會有其他的恐懼什麼,你就是跟著阿彌陀佛走。那當然這樣的心境也要常常練習,事實上我們的心還沒有到定在一個狀態。我們就談信心就好了,會不會起伏?那我們現在一定要定一個:我什麼時候才叫信心到了。你就多很多念頭,我是感覺我們念頭太多了,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安住當下,能不能把眼前這一句佛號字句分明,把它念清楚。不念過去,不念未來,專念現前一句,不求一心。你不要在那裡想:我什麼時候可以念到有功夫?那都是妄念。不斷妄想,只要字句分明。我們現在真的得學老實,不要想太多。
那其實都可以檢查自己的,你假如真的真信切願,你其他的都放得下,那應該任何事不會動你的心。假如這個人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你的心就動了,那我們不是一心要求生淨土了。我們假如是只想著成佛是大事,其他的啥都是假的,那這些事就不會動你的心了。那實在講,你真正有往生的把握,你真信切願,你自己就會知道了。這個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說了,阿彌陀佛會告訴你什麼時候來接你,那除非你還要表法,不然到時候就會知道了,什麼事都水到渠成。我們好像有一個習慣,就一定要给它想很多,然後好像要想到一個結論或者給你一個交代了,你好像才能安心。我們要慢慢念頭少一點、單純一點,然後就照著祖師開示的很具體的,就是安住當下,字句分明。我再發一段夏蓮居老居士教導我們怎麼念佛的,再發給大家。那其實念佛人看破很重要,你真的看得破了,世間很多事情,你就不會貪著、不會罣礙了。
好,下一個問題。
主持人:法師,成德法師,我來讀問題,我覺得法師您太辛苦了,這問題都很長,我來讀出來。
成德法師:謝謝,謝謝!
主持人:第三個問題,是瑞典的袁師兄。末學的孩子現在三歲,平時讀經坐不住,現在跟著末學念《小兒語》只能跟著念一、两句,念佛念一、两句就不念了,怎樣培養他堅持時間長一些?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那我們只要是教育的問題,三個重點:身教、言教、境教。你要帶動他,這是一個綱領,具體怎麼做,那要當事人看著辦。你當父母的,首先要給他表演出來,坐得住。你整個環境,你放的音樂,甚至於也可以把讀經,這個經典的讀誦放給他聽,就是我們心要柔軟,也不能著急。我是感覺,我們處理事容易把問題都是在別人身上或者小孩身上,有時候要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一說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很容易著在這個事情上面了。我們著不著急?你一著急,耐性就不夠了,可能跟孩子互動就适得其反。所以這個內功還是很重要,依報隨著正報轉。自己很有耐性了,陪伴孩子養成習慣,循序漸進,然後你的言教,常常他坐得比較久了,你就讚歎他,慢慢慢慢他就被你帶動起來,「強而弗抑」,鼓勵他,不要否定他。好,第五題。
主持人:法師好,我是初學,接觸傳統文化不久,剛剛學習了《了凡四訓》和講解,心裡有一個疑問:我想求一位好伴侶互相扶持,但是過去遇到的都是令人心碎的感情,如今身邊的朋友圈裡的人,都覺得不能踏實相處,感覺很難找到好的伴侶。請問法師,這個是什麼因緣導致的?我該如何去改變?另外,自己在感情裡容易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請問法師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剛剛說深信因果還是很重要,因為我們不深信因果,我們就會為過去的事情感到糾結、感到懊惱,過去的事我們沒有放下,就會影響現在的自己。所以能夠深信因果,我們的心才比較平和,然後也比較能夠反省。那還有我們面對這個事情,用積極的態度去了,因為凡事都有因果,所以前面那一些事情,也是惡緣報掉了,也不一定是壞事情,「經一事,長一智」。那再來還要思考,人的因緣是自己感召來的,都是感應。所以我們自己提升了,你感來的緣分就會提升了。所以依報還是隨著正報轉,你要有更好的對象,那我們得要提升自己才行。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事觀世音菩薩會管,你好好念佛,好好誦《普門品》。但更重要的是什麼?你在念經的時候消業障。然後自己多聽經,多明理。念頭、一言一行都對了,你的福慧就一直增長。假如我們不明理,念頭跟言行又在造業,那這個命運要轉變就不容易了。那也要好好護念自己,我們自己的一些煩惱,對自己沒有幫助,就要慢慢懂得放下它。患得患失也是一種性格,患得患失對自己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要深信因果就不會患得患失了;那不相信因果,才會患得患失。「預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你就扎扎實實的好好去積德行善就對了。事實上患得患失跟沒有安全感,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結果,我們現在的行為是有這個結果,原因在哪?原因在我們過去經歷過的事,我們落了很深的印象,造成我們現在心理的影響。所以對過去的事也要看破、放下,不然過去的事都會影響我們現在的心情。那這個解鈴還須繫鈴人,成德話只能講到這裡,因為我也不會把脈。像楊醫師還可以把脈,還可以把出來可能過程什麼問題。
主持人:第六個問題是美國的梁居士,她說:成德法師,法安!弟子今日聽一位比較有影響力的老法師講法的視頻。他說開法會不用麻煩寫牌位,因為只要你放大心量迴向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他們一下子就收到了。心中覺得有疑惑。請法師開示:開法會需要立牌位迴向嗎?感恩、頂禮法師!
成德法師:好,謝謝!我們佛門常說,理事不二,我們不能執理廢事,也不能執事廢了理了。所以他的老師講得沒有錯,從理上講沒有錯。他的心量很大,迴向給虛空法界了,這個從理上講,沒有問題。那從事上來講,眾生也有眾生的執著,甚至於護法神,有時候他還沒有成佛,他也有他的原則。所以有立牌位了,有你的名字,進來;或者眾生他心裡也覺得,沒有我的名字,我不去了。這個時候要恆順眾生的狀況,不能理是講得通了,事上我們還得根據實際相關的人的心態。就好像你說,我請客,我兒子結婚了,誰願意來都來。你相不相信有一些親戚朋友不來了?因為他覺得,你到底希不希望我來,他有猶豫了是吧,但是你給他寫個請帖,他希望我來,他就來了。所以從事上,還是要可能恆順實際的情況。那你可以,比方說迴向的時候,你迴向給某某眾生,你在後面再迴向給一切虛空法界也沒問題。所以恆順眾生還是很重要,老法師講經,他也有為一些因緣立牌位,老人家心量也很大,沒有問題。但是他也立牌位,給某某人立的,迴向給他。
主持人:法師,第七個問題就是德國的秦師兄,他說:阿彌陀佛,請問法師,喜歡幻想穿越到過去的時代做一些事情,幻想的時候挺開心,請教法師,斷絕這種幻想的方法。感恩!
成德法師:這個幻想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假如沒有好處,你幻想也要花時間,這個修行人一寸光陰一寸金。再來,你幻想,你想的那些東西是輪迴心造輪迴業,你不拿來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把它想清楚了。「輪迴路險,生死事大」,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不能浪費時間。那當然我不知道這個問問題的同修,你當時候幻想挺開心是什麼狀態?你自己再依照原理原則,假如是對你的道業有幫助,身心都有提升這個還可以,假如都沒有了,那時間就浪費掉了,那趕緊好好念佛精進。謝謝!
主持人:法師,第八個問題是加拿大的王師兄,他說:有一個問題一直迷惑,請教法師關於佛的區別。譬如「佛度十法界眾生」,佛需要度佛嗎?藏、通、別、圓教佛和妙覺位佛有何關係?海賢老和尚、六祖大師屬於哪一層次?我們佛弟子據其信心等級,能看作信位嗎?感恩法師酌情開示。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這裡面牽扯的佛教的很多。我自己修學,這些經教還很淺。成德先一個概括,跟這位同修交流一下。
佛一般來講,是度九法界的眾生,但是你要講十法界,因為藏通別圓,這個四個階層,這個在天台宗,那就要花很多時間進去。藏教佛、通教佛,他還沒有到究竟圓滿。妙覺位那是四十一品無明全部都破掉了,那個才是妙覺位了。那假如是都是究竟佛了,那佛沒有要度佛了,但是他假如是藏教佛、通教佛,那他還沒有入法身,那當然佛還是會度他,連等覺菩薩佛也度,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還沒破,是吧?那你問到這個,那個要去查,藏教佛它是跟圓教、別教,它那個層次是怎麼樣?這個你假如有興趣,可以花時間去查一下,我看看我找不找得到資料,再提供給你。
再來,海賢老和尚跟六祖大師屬於哪一個層次?就是成德也想問一下說,你了解這個對你有什麼幫助沒有?就是說我們現在很喜歡思考問題,但是思考這些問題,到底對我們修行有沒有幫助?因為你一思考,你又要花時間,不如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念到有境界了,你自己就知道了。因為你問我,我也還沒境界,我也回答不了你。所以我們不敢以凡測聖,但是我是覺得我們有時候想的問題,好像都不算是太關鍵,這個等往生以後,這個自然就明白了,現在我們主要思考一些,跟我們現在修行要突破境界有關的,這個比較重要。
諸位同修,很喜歡想也是一種習慣。修行是要愈修腦子愈簡單,只有阿彌陀佛是最好,你其他念頭愈多,對修行愈有障礙。「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所以連喜歡想事情,轉過來,真的有事還是要想,依經教思惟。事情思考完了、處理完了,趕快佛號提起來,不要想。而且更妙的是什麼?你真的這樣去做了,你常常念佛了,事情一來你就很自然的知道怎麼思惟、怎麼做了,不用想,來了,你就提起來了。因為心清淨了,才真解決問題。你常常想常常想,心不夠清淨,愈想愈鑽牛角尖就麻煩了。好,下一個問題。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我就直接讀問題。他說:弟子想請教您,慚愧弟子還是會在佛前求一些世間的福報,這個心願達成的時候感念是佛力加持,請問法師,其實是否真的是佛力加持?因為福報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念佛不是向外求,而是喚起我們自身的佛性,基於以上兩種淺解,再來看我們在佛前求願並且達成,這個力量究竟是來自哪裡呢?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還是一句話,萬法因緣生。佛菩薩的加持,也是一個緣分。那當然,當你在修福的時候,你是善心的,也會感佛菩薩給你加持。說實實在在話,我們無始劫的煩惱很重,有時候你一個善念起來,佛菩薩就能加持你了,他們同體大悲。你有一點點善,他就加持你了,不可思議。就像我們在弘法,實在講那很多人問的問題我們也沒遇過,也沒有人問過,但是他一問我們能答,那不是自己的能力,那都是佛菩薩加持的。有時候很明顯,你頭皮都發麻了,那佛菩薩加持的,不是自己能講的。那你說到底是我解答他還是佛菩薩加持?我看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要論得太細,到極樂世界就知道了。你有利益人的心,你有這個善心,那佛菩薩加持你就加持得上去了。
我自己是真的感覺,你說我們能講課?難啊,自己平常煩惱都伏不住了,怎麼去說能夠解決人家的煩惱?那不就是當下沒有其他的念頭,然後你沒有其他念頭了,那佛菩薩一加持,你的身體就借給佛菩薩用了。我記得,我在澳洲的時候,聽到老法師講:「沒有佛菩薩加持,我們遇不到這個法門,我們也念不了佛。」那這個我是非常相信了。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也是同一個師兄問的。他說:六道中每一道的輪迴都會忘記前生的事嗎?人道,是否是因為胎生太苦而忘記前生的事?那麼其他五道呢?天道並非胎生而為化生,該沒有生之苦,也會忘記前生的事嗎?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假如回答你這個問題,對你這個念佛成就有什麼幫助沒有?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常常想一些,因為我們學習好像有一種知識性的慣性,我們現在要努力那個最重要的事情,老實念佛最重要。這些事,除非說你不了解了會怎麼樣,會出什麼事情,那再說,不然這些不要想太多,那當然我也會回答你了。
沒有經過這個坐胎,人道裡面就可能記得前世的事情。我們都遇過這樣的小孩,它叫奪胎。就是那個孩子本來死了,但是他那個身體剛好在,然後一個靈魂就直接進那個身體了,他就沒有坐胎了,那他可能就比較記得前世的事情。那天道,他本身就有五通。所以天人他有這些能力,他是化生的,他也沒有受那個坐胎之苦。好,下一個問題。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就是,這也是最後一個問題了,法師。他說:請問對於海外中西結合的三口之家,親屬長輩都不在身邊,學生應該怎樣依照《弟子規》的身教讓學生兩歲的孩子學會孝敬父母和尊重長輩?法師有沒有更淺更便於幼童接受的教材或有效的方式?感恩!
成德法師:請這位同修兩個禮拜之後,一定要參加我們王偉傑居士他們夫妻的分享,他們培養孩子特別有經驗,我順便修點功德。
那孩子很單純,父母跟子女是連心的。所以你是很有孝心,他可以感覺到。再加上雖然可能你跟父母沒有在一起,但是你透過電話,透過電話了解到父母的哪些需要,你都是很盡力的去盡孝,那孩子也是能感覺到的。那再來,你在這裡也會有一些華人朋友,大家有沒有形成一種重視孝道的氛圍?所以這個身教重要。
還有言教。那你說適合於幼童的教材或有效的方式,那這個看有沒有在幼教服務過的同修,他們可能教了很多年,在這方面也有琢磨,都可以提供到我們這個平台上。那成德也會幫你去找找看,因為現在有一些德育故事,可能它遣詞用句不一定適合兩歲的孩子,但是我相信應該有一些遣詞用句很淺的動畫片或者是故事書,這些也都可以給孩子看。所以還是剛剛說的,身教、言教、境教,你這些多管齊下,去護持小孩。那善友为依,您是在多倫多,現在多倫多這個傳統文化做了十三年了,特別用心,應該大家很多老師們都很有經驗,大家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假如有找到資料,我會再提供給楊師兄,到時候大家都可以參考。謝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