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

社會教育研討 成德法師

社會教育研討04_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院長、陳老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
院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首先感恩大家的參與,一個禮拜又過去了,這個是是週已過,命亦隨減,七天真的是很快。因為我們這個主題是「社會教育」,跟大家來做一個探討。尤其是老法師常常在跟大眾交流的時候,很會提到三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請教大家,為什麼老人家講經當中會特別強調這三種布施?大家有想到的可以發言。聽到成德的聲音嗎?諸位仁者。
大眾:聽到。
成德法師:因為大家一聽三種布施,老人家為什麼會常常提?比例很高,大家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黃同學今天工作比較忙,不然應該讓黃同學來抽籤一下。
院長:因為這個很重要,日常生活當中也都會遇到,都隨時會面臨到,其實這三種布施也就包括了六度。
成德法師:是,諸位仁者你看院長都是身先士卒,我們要善觀察、善學。所以院長強調六度,其實布施都包含在裡面了,三種布施都包含在裡面了。還有沒有其他仁者?
楚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楚同學請說。
楚同學:來試一下,還有向院長、老師和學長們問好。學生覺得應該是,這三種它的果報都是世間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所以師長就告訴我們得到的辦法,一直強調讓我們從因上去著手,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成德法師:是的。
楚同學: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剛剛提到了,就是說這個世間人很想要的,所以佛門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所以老人家是很有人情味的,都隨時能知道眾生他現在最需要什麼,然後講跟他契機的,慢慢慢慢把他引入這個大道裡面來。其中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財布施得財富,就是說我們聽到之後,老法師說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什麼時候做法布施?這個就是我們可以思惟的問題了。比方說大家每一次到了禮拜天早上十點的心情是什麼樣?今天別叫到我,今天又登記我發言,噗通噗通心臟一直跳;還是說特別享受可以做法布施的機會點,也很願意這麼做。
所以成德印象很深就是有一次在澳洲,剛好有兩位貴賓,在社會當中地位都很高,也都是博士,兩個夫妻都在大學教書,去到老人家那裡,聽了好幾天的佛學課程。最後聽完了,兩個夫妻就跟老人家做學習匯報,也很認真去體會,然後也講了滿多角度的。講完之後,他們夫妻倆個總結了一句話說:「佛法不離生活。」結果他們一講完,看他們的表情是覺得自己總結得不錯。然後他一講完,差不多停了幾秒鐘,師父上人接了一句話說:「佛法就是生活。」當場我們聽了,那個法味還是比較濃的。佛法就是生活,所以三種布施就是生活。其實這個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把這三種布施我們時時刻刻都已經做到很自然,根本都不用去提醒,也不用勉強,自然就這麼樣去做了。其實師父上人就是給我們這麼表法。這個院長應該是最清楚,院長在師父身邊事奉老人家那麼多年,應該都有感受到就是師父那是隨時隨地一有機緣,真的是「不欣世語,樂在正論」,都是抓住每個機會點,啟發大家的善根。
院長,您for example一個例子。
院長:這個例子其實是很多,就是說有時候老人家譬如說聽到一個什麼消息,他會問我們,大家覺得這個怎麼樣?或者大家看到這種現象有什麼樣的感觸?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觸。老人家通常最常有的一種感觸就是,這個世間就是虛幻的,不要執著,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才是真的。聽起來可能有點消極,但是老人家在行動上他是很積極的,他不會因為說只是求往生,事情該做的就不做,他還是很積極在做,但是內心很積極是求往生,就是老人家他真的是不欣世語,樂在正論。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所以我們很有福報跟著老人家,這佛經裡面的句子老人家都做出來表演給我們看。不只老人家是這樣,老人家一直說讓我們學習佛陀,佛陀三千年前也是這麼給我們表法的。所以老人家說學佛要學釋迦牟尼佛,學儒要學孔子,學道要學老子,等於是三教聖人也是我們走這條弘揚漢學、弘法利生路的最好的榜樣。
所以我們討論的三個主題,第二個,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包含第三個,從釋迦如來、從老人家到孔子這些聖人,他們對我們走這條路的啟示或者教誨有哪一些?這個都是值得我們用心去觀察、去領會的。比方做法布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說做法布施這件事情我聯想到儒釋道經典的哪一句,它會讓我體會到做法布施的重要、對眾生的利益。比方說講到這裡,大家腦海裡有沒有想到哪一句經文?今天沒有講到話的全部要講,這個是規定,先講先好。有沒有想到哪一句經句?
院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諸位仁者,一切事不離因果,大家現在在我講了話沒人接的時候,你們見義勇為,以後你們在教學因緣當中就會得到很多助力,隨時都要種善因結善果。陳老師。
陳老師:好,院長,成德法師,還有諸位老師,各位大朋友們好。我想到的是《大學》的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在親民」就是法布施。
成德法師:對,難怪陳老師接著要上《禮記治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陳老師:教學為先。
成德法師:對,好。劉同學,讓您開一下金口,因為你是男眾,所以男眾也要表個法。
劉同學:院長、法師,以及諸位老師、諸位家人,大家好。剛才想到的一句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成德法師:劉同學立的願很大,很可貴很可貴。「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劉同學知道知天命,他要效法孔子,在文化承傳最關鍵的時候,他會承擔起來,所以一提到法布施,他就聯想到這句話。因為想到哪一句都是跟我們的心境是相應的。來,大家都說一句。
鄒同學:阿彌陀佛,這邊是學生。學生想到的是《學記》當中的:「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成德法師:好,謝謝鄒同學,您看因為她現在承擔教學任務,所以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觸。所以教學可以相長,真正得利益最多的是自己,不見得是學生得利益最多,反而是自己。老人家自己也說,自己講學幾十年,自己受用最多,因為每一次講就勸自己一遍,別人有沒有得利,他老人家說他不確定,但是自己得的利益最大。
徐同學:阿彌陀佛,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徐同學好。
徐同學:學生想到的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然後還有原文忘記了,大概意思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金剛經》的一句偈的布施。
成德法師:好,院長,您頗感欣慰,這個是佛學組的同學,她都聯想到《金剛經》的句子。
院長:對,是的。
成德法師:還其他幾位仁者。
鄭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鄭同學好。
鄭同學:學生是想到《大學》裡面講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雖然它講的是言跟貨財,但是感覺它都講的一樣的原理。學生也想到之前院長有分享一個故事,具體的內容學生記不太清了,大概是說在戰爭的時候,有兩個人互相取暖。感覺觸動挺大的,他要表達的那個意思就是說,當你給別人溫暖的時候,其實自己也是溫暖的。學生就想到這些故事跟這些經句,它其實應該都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你給予的同時其實也都是在收穫,這樣的一個規律。所以剛剛法師提到的這三種布施,感覺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當你去給予的時候,自己也是受益者。
成德法師:是,謝謝鄭同學。「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所以這個三種布施,尤其法布施,師父上人也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表法,確實是做到很圓滿。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老人家他一生講學,最後是無礙的辯才,任何人問他問題他都能夠解答,對方也聽得很歡喜、很滿意。老人家的財布施得財富,也是布施到很自在,不需要的時候,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也沒有負擔;真正需要的時候,需要多少來多少。老人家在世界當中有幾個重大的緣分,那都需要比較大的資金,當時候老人家覺得這個事該做,一動這個念頭,這個錢,去銀行去看一下,或者就有人送來,這個感應是非常不可思議。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老人家今年也九十四歲了,身體機能也都很好。所以這個三種布施也透過他老人家的表法,讓我們更有信心。而且等於是社會教育這一塊,身教重於言教,老人家這三種表法的殊勝,也是他的身教在帶動。老人家也常常講,三教聖人為什麼他們的教化都三千年了,幾千年了,影響還這麼深遠?最重要的他們是做到之後才說,才有這麼深遠的影響力。
好,請其他仁者。
黃老師:阿彌陀佛,德師父好,學生說完,可能也就差不多要去做第三場。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
黃老師:學生就想到印光法師,其實不只是印光法師,所有的祖師都有提到,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之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等於是提到法布施,黃老師強調聯想到印祖這一段開示。等於是淨土法門是所有宗派的集大成,而且也是在這個末法時期也都要靠念佛法門才能脫離輪迴。所以宣揚念佛法門太重要了,宣揚求生淨土太重要。好像是李炳南老師還有講到,就是知道有極樂世界,知道可以念阿彌陀佛了脫生死,知道了之後不去勸人求生淨土,這樣就不慈悲了。所以《無量壽經》當中說:「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我想我們也把這段話印在心上,要幫阿彌陀佛招生,多帶一些人脫離輪迴,去往生作佛。
我們也隨喜黃老師她盡孝的這一分至誠的心,也在她母親這四十九天,包含任何可以幫母親做功德的機會,她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做,去幫母親做迴向。這個也是我們的學處。尤其我們在自利利他當中,大根大本還是在孝親尊師當中,包含我們的社會教育,也必然是從這裡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下手處。謝謝黃老師。下一位仁者。
楊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學生有突然想到佛經裡面,《地藏經》上面就是有「較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裡面就說:善男子善女人,假如遇大乘經典,或者是聽聞一偈一句,如果能夠讚歎恭敬,或者跟別人布施結緣,然後就可以獲很多的果報。還有《無量壽經》裡面,阿難尊者請問世尊,然後就問出《無量壽經》,世尊也是讚歎他,就是說他的這個功德「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就是說法布施的功德非常的大。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她聯想這些經文都非常重要,也對我們是很有啟發,我們就更積極的去法布施。尤其是大乘經典,這個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像阿難尊者他懂得啟問,配合世尊來教化,這個也很重要。包含我們在院長帶領之下,往後可以對大眾做法供養的時候,我們彼此之間的配合、默契,也能夠更好的達到社會教育的效果。
剩賀同學了,是吧?
賀同學:法師好。
成德法師:您好。
賀同學:法師剛剛提到這個的時候,學生腦子裡面冒出來的第一句話是孟子說的,「樂」,這個字可以讀ㄌㄜˋ,也可以讀ㄩㄝˋ,「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這句話可能跟法布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當您說到法布施的時候,之所以腦子裡面會冒出這句話,是因為學生的理解,可能法布施是首先自己先行道有得於心,然後有了這種法喜之後,就是由內而外的一種散發,這種散發不一定是言語,是一種生命的狀態,然後這個狀態也會感染到有緣的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生命的喜悅。所以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想到的是這句話,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很好,很好,就像老法師當時候在美國弘法,當時候鄰居也沒有來聽過經,後來就跑過來請教老和尚,就說你們為什麼這麼快樂?然後老人家就給他們介紹念佛。等於是說我們整個身心的展現,讓人家看了很愉悅,他就很願意來親近。所以佛門又說自度度人,自己得受用了,自自然然在一言一行當中就讓人家愛樂,人家就願意來學了。所以佛門說為人演說,必然是從自己先得利開始的。
最後是鄧同學。
鄧同學:法師好,我以為我跑得掉。
成德法師: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鄧同學:沒有。學生是翻到了《感應篇彙編》當中,書內容一開始,就是在講經文之前,他就先說了一些讀書的原則,後面倒數第二條他就說了要重視善書的流通,然後他在後面有說一小段話,學生覺得挺好的。他說,對於這些善書當中的一些很好的道理,他就說要「時時稱說,時時提醒,雖至田夫閨婦,牧豎村童,無不變化。善緣無邊,福緣亦無邊也。昔孫真人刊《千金方》,書成仙去;周篪與人說《感應篇》,脫饑饉籍。公善之德,寧有量哉!」他就是說要把這些道理隨緣的要常常講給別人聽,然後他也舉了兩個例子,就是說孫真人寫了《千金方》藥書,寫完之後就成仙了;周篪常常跟人說《感應篇》,本來是餓死的果報,但是後來就轉了這個果報,所以就是說這個法布施其實果報很殊勝。學生就分享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謝謝。鄧同學,成德的體會,這一生該幹的事跑都跑不掉,所以要看破放下,勇於承擔。
鄧同學:好的。
成德法師:剛剛鄧同學分享這個是《太上感應篇彙編》,尤其一開始的時候,在引導我們學習這一門課的心境,其中就有提到發願能夠多去廣宣流布,去流傳。
我們今天進入第一個部分,學習《太上感應篇》。
楊同學:法師好,學生剛剛突然又想到一段就是,最近也是聽《太上感應篇》的時候,有聽到師父他一直強調,因為現在講佛法這些,社會上都沒有人聽了,然後有些人就覺得說是不是我們就不要去說了,就容易惹得大家厭煩。然後師父他就說,還是要堅持的去說,因為他可能聽十遍、百遍他覺得煩,但是他聽到一千遍的時候,他可能就開始接受了。師父還舉例說,其實我們過去無量劫中,世尊他也不是只說一遍我們就接受了,也是勸了百遍、千遍、萬遍才接受的。師父還說就算是假話,說的遍數多了,大家也會開始相信,更何況世尊的這些教誨都是真實的教誨。所以師父就是說這些道理還是要講,即使沒有人聽、沒有人相信。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楊同學講的這一段,對我們從事教化工作非常重要。而且老人家他很多話都是在幫我們做很好的心理建設,可能在我們現在跟未來要從事這些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們有了這些心理建設,就不會很有挫敗感。比方說你看老人家說,你勸人家念佛,人家不相信,很正常,他一相信了,他就要作佛了。那這樣我們以後勸人家,人家沒有辦法一下接受,老人家已經給我們打好預防針了,就不會好像落差很大。包含李炳南老師也是這樣帶老人家,他就跟老人家說:「你講得不好還好,你講得好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後來老人家真的遇到這個境緣,境緣是這樣,他也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同樣的我們做教化,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眾對倫理道德因果比較陌生,我們現在從這個谷底、從冰凍三尺開始,不能心理上是有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者人家馬上接受,要很有耐性。包含師父上人還舉了佛陀的例子來勉勵我們,佛陀畢竟講了四十九年,甚至很多人可能是在第三十年、第四十年,甚至更後面他才真正明白了。所以我們等於是要很有耐性的來教化、來教學。
成德自己最深刻的就是看到《梵網菩薩戒經》裡面講到,佛已經是第八千次來到娑婆界。當時候自己當下的一念就是,那釋迦牟尼佛來了八千次,我沒聽他話,就有慚愧,就覺得自己不是好學生。因為有這個體驗,後來自己去教小學,當講了二次、三次學生不聽,突然我就會想起來,佛都八千次了,我都沒聽,現在我才講二三次,怎麼可以去苛求小朋友馬上就能接受能聽?所以這個也是由佛的身教、師父的言教,給我們建立一個很好的心態。
還有沒有哪位仁者有想到哪一句?有的話待會還可以分享,我們就先進入我們這三個部分。我想假如有仁者,請您講的時候,假如你還有其他主題印象也很深,其實也都可以一併分享。
首先我想修行要從最難處克將去,剛剛鄧同學在閃,我看第一個就請她來。當然,成德絕對不是找她麻煩,我請她打頭陣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第一個是學習《太上感應篇》的體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鄧同學把二十二萬多字背起來了,所以她這一門《彙編》下的功夫深,我們也請她來法布施一下。謝謝。
鄧同學:謝謝法師。學生就是因為這個主題,去翻找了一下自己以前寫的一篇關於《感應篇》的心得報告。找出來之後,這篇心得是二O一五年十二月份寫的,學生當時是二O一二年研究生畢業以後就開始學習《感應篇》,所以到二O一五年年底的時候已經是學習了三年半的時間。這三年多其實就是基本上也算是一門深入《感應篇》,沒有學其他的那些,所以這篇報告也算是對於那三年多學習《感應篇》的一個總結。因為報告篇幅比較長,所以學生就選取了其中一部分供養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
鄧同學:第一個部分,學生寫的就是《太上感應篇》的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學習內容首先第一個當時學習的是老法師的《感應篇講記》,當時是從二O一二年的七月份開始學習老法師的《感應篇講記》,一共是二百五十四集。老法師他在講經當中他就提到說,一本書至少要看三十遍才能夠受到影響,得到受用。當時學生也聽到劉素雲老師講說,她剛開始聽老法師《無量壽經》講解的時候,是一集聽十遍。所以學生當時學習老法師《感應篇講記》的時候,也就是效法這個方法。
第一輪的學習是一集是五遍,當時學生學的是老法師《感應篇》的講記,就是沒有看視頻和音頻,而是學的文字版。當時學的時候,第一輪的那個五遍是讀三遍,然後看兩遍,一集五遍的學習是二百多集用了半年的時間完成了。五遍學習完以後馬上就開始第二輪的學習,也是一集五遍,就是讀三遍看二遍,第二輪是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完成這兩輪一共十遍的學習以後,就開始了第三輪的學習。
當時因為前面兩輪的學習都是一集五遍,學生就發現身上一個挺嚴重的習氣就是很浮躁,然後耐心也不夠,每一集五遍的學習常常都挺急的,而且都會算著說,還有幾遍才能完成什麼的,所以就感覺學習起來也缺乏那種恭敬心。但是學習到第二輪五遍的時候,就能挺明顯的感受到浮躁著急的這種心就淡化了一些。然後就為了繼續克服這種浮躁、沒有耐心的這種習氣,所以第三輪的學習就直接改成一集十遍,讀五遍看五遍。所以那個時候是從二O一三年的二月份開始第三輪的講記的學習,因為當時已經參加工作了,所以都是用工作之餘來學習,所以第三輪十遍的學習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完成,到二O一四年年底才完成。
其實二十遍學習完以後,那個體會是挺深的,就體會到老法師他教導的說「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一遍一遍的重複學習,才能夠體會出書中的意思。學生就發現說,其實這二十遍的學習也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到第二十遍的時候就會發現,前面十遍的學習有很多很多老法師特別重要的開示,反正就心很粗,都疏忽掉了,就感覺沒有認真的學習和體會到。甚至是當時看文字稿當中老法師一些慈悲的教導,雖然是已經看過十幾遍了,但是第三輪的學習,有的內容就感覺好像第一次看到一樣,就和之前有那種不一樣的感悟。所以學生當時那個感受就是覺得說,前面十遍的學習,就好像只能看到一個物體特別模糊的形象,後面十遍的學習好像才能夠看清楚一點那個物體的形狀,但是還是沒有得到那種特別真實的受用。所以完成那個二十遍的學習之後,就開始第四輪的十遍的學習。因為這篇心得是二O一五年年底寫的,當時就是第四輪十遍的學習是學習到八十二集,後面也都有堅持,一直堅持到備考漢學院那個時候。
學習《感應篇》的第二個內容,除了老法師的講記,就是《感應篇彙編》的背誦。當時其實最初就是因為讀老法師那個講記,因為老法師他是按照《彙編》來講的,所以講記當中常常都有《彙編》的原文,當時讀的時候就覺得這些文言文很美,然後就覺得蘊含特別深的做人的道理,那個時候就很吸引自己,所以後來就發心背誦《感應篇彙編》。當時發願,學生印象當中應該是元旦,就是一月一日,是二O一三年的一月一日,就跪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說背整本書。當時的期許是希望能夠扎下文言文的根基,還有因果的根基、德行的根基,就是對自己有一個期許,成就自己的修學。
所以當時採用的,背的是蘇州弘化社流通的《感應篇彙編》,當時連前面的序文、後面的跋文,以及書中摘錄的印祖對於《太上感應篇》的開示,整本書全部發願要背下來。所以是用了兩年的時間,自己都有記錄,是到二O一五年一月七日,那天是阿彌陀佛的聖誕,就是也很巧合,這個願算是圓滿了,就背完了整本書。其實背完之後那個感受就是,背書的過程其實是對治習氣、磨鍊耐性的過程。因為剛開始背的時候,特別求那個速度,貪多、貪進度,總希望能夠早點完成,就特別急躁,但是感覺結果總是適得其反,愈急愈沒法按照自己規定的那個進度完成,所以就感覺古人說欲速則不達真的是真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然後也感覺背書也是修定的過程,其實中間也都有發生過,去背書的之前剛剛發生一些事情,自己是屬於那種很生氣的狀態,但是又要去背書,所以就去背書了。就是不管當時是一個多麼生氣或者多麼浮躁的心去背書,但一旦開始背誦古文一遍一遍的讀的時候,就特別明顯感受到那個心愈來愈平靜、愈來愈平和,到後面完成當天背誦任務之後,前面那個情緒就是已經煙消雲散了,那個感受很深。在背書的過程當中,其實也體會到老法師他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真的,確實是這樣的。因為當時學生在背誦「推多取少」這句經文那個註解的時候,它裡面有一個證案的原文就是:「慈溪二友相善。甲得一館,修儀九兩;乙亦得館,修金止六兩。」當時背的時候先讀,但是對於「修儀」這個詞就不知道它在說什麼,所以對於整個故事所講的那個意思也挺模糊的。但是當時也沒去查字典,反正就是讀,然後在讀了幾遍之後,突然腦海當中就冒出來說,「修儀」應該是供養老師的酬金吧。就一下子把那個意思通了之後,整個那個故事所講的意思一下子就明朗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其實背書過程當中,有時就是會遇到這種情況,對於某段它註解古文那個意思不太明白,查了裡邊不認識的字詞之後,還是對於義理模模糊糊的,但是就是去讀,然後背,在這個讀背的過程當中,整段古文的義理就愈來愈清晰,理解的愈來愈深刻。學生印象當中其實對很長的那種古文,一遍一遍讀背的時候,有時候腦海當中都會把它那個意思劃分一層一層的,會很清晰的顯示在腦海當中。所以,其實那兩年的背書學習確實是受益很多。這個是學生學習內容和方法方面的一個感悟。
第二部分就是學習心得,也算是一些日常小事件的落實。
第一個就是斷疑生信。因為在剛開始學習老法師的講記的時候,當時是有一位大德結緣給了學生一本很厚的書,這個就是老法師那個講記原文。當時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看上面寫的是老法師二OOO年講的,學生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是二O一二年,就感覺十幾年前講的,會不會過時了?當時真的有這個疑問,所以其實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那個信心就不足,就感覺也得不到什麼真實的利益。一直到學了一年以後,突然就想明白了,這個疑惑自己就破除了。那時候就想明白,就是說真實的智慧它是從自性裡邊流露出來的,它根本就沒有過時跟不過時、早與晚之分。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用誠敬心來學習和力行,自然就能夠相應自性流露的智慧,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自己這個疑惑破除以後,學習的感覺恭敬心就提上來了。第一個就是斷疑生信那一塊。
後面部分就是一個誠敬心的反省。當時學生看老法師在《無量壽經》學習班當中他有開示到說,「現在我們學習聖賢、學佛法都感到很困難,初學還不知道,學的時間愈久愈感觸到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相應,這是什麼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心浮氣躁,沒有誠敬。」所以當時學生就是覺得孝是誠敬心的根本,然後就感覺沒有孝心哪來的誠敬心?所以當時因為在家裡工作,日常跟母親、外婆相處的話,就去反省觀察自己對待長輩的誠敬心和孝心就特別不足,然後就想改。在與家人的相處過程當中,外婆她年齡比較大了,外婆那個脾氣秉性就是稍微有點倔強,所以在思想上什麼的常常跟我們會有不太一樣的地方,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家人去包容,讓她安享晚年。但是那個時候自己習氣挺重的,雖然能夠隨順她,但是那個隨順當中都夾雜有瞋心、怨心,就不是那種清淨慈悲和恭敬的隨順。
那會兒背《感應篇》,背到忠孝那一節的時候,講古人孝親的故事,還有古代孝子對於父母那種恭敬、父子有親那種仁愛,時時體恤父母的那種存心,再對比自己就覺得無顏以對。所以那個時候就學習著在生活當中去體會父母的需求、體會外婆的需求。譬如說外婆她年紀大了,她牙不好,所以她吃的飯和菜都需要做得很軟很軟。但是我們做為年輕人,可能就不太吃炒得很爛的菜,但是那個時候就是要隨順外婆,學生做飯的時候會把菜切得小一點,然後菜炒得又很爛,就是去學習去體會。那個時候外婆很喜歡吃豆腐,但是老人家又很養生,她覺得外面街上賣的那些豆腐都有添加劑,不健康,所以她很多年都不買豆腐吃,但是她又很愛吃。所以那個時候學生了解到之後,就去網上查怎麼做豆腐,自己在家裡做豆腐給外婆吃。所以那個時候就是因為受到《感應篇》忠孝那一節,裡面古代孝子他們那種故事,看了之後就覺得應該去改正自己的這種不好的地方。
成德法師:對。
鄧同學:但是其實力行的還是非常不夠的。然後就是慈悲心的一個反省。當時就是在看到《彙編》當中他註解「慈心於物」這段經文的時候,他就說:「慈有二義:一是濟貧拔苦,一是戒殺放生。」但是他說這個「於」字,他說:「當從及物上說。」就是教導我們對於一切的蠢動含靈都應該以慈悲心來愛護。然後剛好學生當時家裡邊外婆她有買公雞、母雞回來養,她當時買回來一隻公雞,買回來的時候不知道,那個公雞菩薩牠長長長到半大的時候,發現其實牠是一隻癱瘓的公雞,牠那個腿是不能夠伸展的,每天只能給牠單獨弄一個紙箱子那個盒子,牠每天只能待在那裡面,牠偶爾就可以費力的用那個癱瘓的雙腿,然後再撲騰著翅膀挪動一點點的距離。因為當時買回來的時候發現牠有病以後,那個時候外婆不學佛,就很擔心她嫌棄這隻公雞把牠丟掉,所以那個時候學生印象當中是很怕外婆把牠丟掉,可能自己會去照顧這隻公雞菩薩,不給外婆增加額外的負擔。因為時隔太久了,我印象當中我是這樣的心理。因為公雞那個腿沒有辦法伸直,所以牠要一整天都待在窩裡邊,牠也會排瀉不少的糞便,所以晚上的時候就需要幫牠把箱子裡邊這些糞便什麼都給牠清理乾淨。最初學生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就會嫌髒,然後清理的時候完全沒有什麼恭敬心,而且還都有情緒在。
有一天學生剛好看著這隻癱瘓的公雞菩薩牠在吃飯的時候,就突然想到說,如果這是一位癱瘓在床的老人,自己是不是也是用這種煩躁的或者說有情緒的心去照顧他?就是說公雞菩薩牠也是眾生,自己怎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分別心?然後就感覺自己沒有慈悲心在,也挺慚愧的,所以就決定改正自己這種毛病習氣。從那天以後就改正,再給公雞菩薩清理紙箱裡邊的糞便什麼的時候,就一直提醒自己要認真做,不能有煩躁的心,把那個紙箱清理乾淨,然後還會灑一些那種乾燥的乾淨的燒煤球那個爐灰,讓牠紙箱子裡邊可以保持著一天都比較乾燥、比較乾淨的狀況。那個效果特明顯,動物牠真的都有靈性,牠都知道感恩的,學生那樣做了幾天之後,牠都記得我。平時家裡邊其他人在牠面前走來走去的,牠不會有任何的反應,但是晚上學生一下班回到家,牠只要一看到我,牠就會用那個癱瘓的雙腿,然後撲騰著翅膀就跑向我。我當時看到牠那個舉動的時候,其實是特別感動。我覺得那個公雞菩薩牠也是來好像度化我的,就是讓學生學習到應該以慈悲心去善待一切的動物,然後相信牠們是真正的都有靈性的,所以那個時候其實也很感恩那隻公雞菩薩的示現。這是讀到《感應篇》「慈心於物」這句經文的時候,當時發生的一些事。
接下來就是在工作當中落實因果。因為當時學《感應篇》的時候,前面印祖有做很多開示,關於《感應篇》的,然後印祖就說到:因果之書,莫善於《感應篇》和《陰騭文》,就說這兩種書能常常講說的話是有很大的利益的。然後又因為學了《感應篇》這些道理就懂得因果,所以就在工作當中不敢造次。所以當時在單位上班的時候,學生就知道單位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納稅人的錢買的,一定要愛惜,不能浪費。所以參加工作起,從來不用單位的電話處理自己的私事,也從來不敢用單位的紙張打印自己的東西。然後呈給領導的材料也都是盡可能雙面打印,來節省用紙。平常也都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單位裡面有一些文件的打印,它是必須要求用單面打印的,但是它用完之後,學生都會把它回收回來,蒐集在自己辦公桌的一個固定的地方。平日裡幫領導打印那些不太重要的材料的時候,我就用那些蒐集回來的可以再利用的紙打印那個材料給領導看。所以其實當時在單位工作的幾年裡面一直都是堅持這個習慣。然後就覺得提前知道因果的話,感覺在做事方面的的確確是會少造業,就是這種感覺。
反正三年多《感應篇》的學習,真的是老法師所說的,學習久了、薰修久了才能體會到,其實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相應的。其實當時學生寫的說是很慚愧的,自己是滿身的習氣,但是讀了《感應篇》就體會到聖賢教育對於每個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到這裡就是學生摘錄的二O一五年寫的心得報告當中的這些內容。其實學生昨日讀自己這份心得報告中的內容的時候也很感慨。就是看到當時自己學習《感應篇》是那樣的心境和努力,然後現在自己就會覺得有些慚愧,就覺得說其實保持最初修行的那分初心很重要,一時的精進修行容易,難的是一直堅持。學生自從加入了人能弘道群,法師一開始給出的主題是「學習《感應篇》的心得分享」,自己就想找回以前學習《感應篇》時候的那種法喜和感受。所以其實現在就開始了每日閱讀《感應篇彙編》的定課,所以每天都會捧起《彙編》讀上幾頁,細細去品味其中那些道理,就能感覺到那種歡喜和熟悉感在慢慢的回來。所以時隔幾年之後,再次薰修《感應篇彙編》當中的道理,是真正覺得《感應篇彙編》真的是一本教導我們做人做事、成聖成賢的寶典。
學生的分享就是這些,有不妥之處再請法師和諸位老師指導,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鄧同學的分享,相信我們大家聽了應該都很受觸動。尤其這個最後強調一時勇猛容易,但保持不容易。佛門講初發心成佛有餘,我們這種初發心都是非常寶貴,我們一定要護好自己的發心,讓它不斷保持,甚至是能夠不斷提升上來。
而且鄧同學在學習的這個過程,她自己還是在工作中,甚至於也要照顧母親、外婆,甚至還有公雞菩薩。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生活工作的一種強度,她還能夠拿出這些時間來學習,確實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也是見人善即思齊,可以來效法。當然她在學習過程的一些心境,也給我們很多借鑑。她也時時在觀照這個心境,是不是求快了?是不是浮躁了?確實是全修在性。心生種種法生,最重要的要先把這個心調對才行,不然看起來是每天都在讀、都在用功,有可能是適得其反。她也引了孔子的教誨:「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而且也可以從她的分享當中我們也反思,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我們自己本身的狀況都是比較浮躁,遍數不夠,可能很難深入。所以老人家很慈悲,他都以身教來影響我們,所以他老人家學習,包含《淨修捷要報恩談》,還有一些內容,他老人家都是帶頭學幾十遍。其實老人家在一九九九年講《太上感應篇》的時候,就已經有講到,他老人家隨時可以走,憑什麼?老人家說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放下了。等於老人家在一九九九年他的修學就很得力了,可是為什麼他還陪伴我們那麼久,到現在都已經二十一年了,甚至於在這二十一年,甚至是最近幾年,他還帶動學《報恩談》,而且還幾十遍幾十遍這樣聽,都是用身教來護念我們這些弟子的道業。這一分苦心我們當弟子的真的要領納在心上,不能辜負他的表演。
鄧同學也感受到這個背書是修定,我們所有修學都不可能離開戒定慧三學,而她可貴的是,她讀著讀著真實感覺「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說信解行證,她是有體證到這一點,這個信心就會愈強。甚至於她建立了一個信心,就是老人家他講經是從自性真心流露的,所以根本就不會有時空的障礙。而且這一部經教,我們去觀察一下,老人家是教身邊最近的四眾弟子,等於是手把手帶的一部經。其他的經典很可能是對大眾比較多,但是這個《太上感應篇》都是面對可能都跟著他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學生,有時候遇到一些實際情況,他當場機會教育來提醒大家,所以這一部講記非常殊勝。
鄧同學在學習《感應篇》她也很有善根,尤其是在「忠孝」這一篇,她產生這種慚愧。這個是兩個最重要的善根,所以能夠去盡孝,甚至於能夠以一種恭敬的心來照顧眾生。這是成德覺得都是自己的學處。包含深信因果,都是落實在每一個細節裡面,不去浪費公家一點一滴東西。其實甚至於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也不能浪費,因為我們一節儉,省下來的很多又可以去供養眾生。
謝謝鄧同學這麼好的供養。我們接著,因為剛剛是談到學《太上感應篇講記》,我們楊同學最近也學習老人家《九十年譜》,還有《太上感應篇講記》,她也很歡喜要給大家做供養。請楊同學。
楊同學:謝謝法師。學生本週學習師父上人講的《太上感應篇》的時候,剛好有聽到一段師父對於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的開示。然後也是回想到再往前一段時間的時候,也聽過這一段,這週又在《九十年譜》上有看到很多師父這方面的行誼,所以自己就覺得很受益。
學生有在群組裡面給大家分享,學生想要給大家供養的這段開示。首先,師父在《太上感應篇》第五十四集的一段,是這樣說的:「我們要想佛法興旺,真正能拯救這個世間,我們要不認真向佛菩薩學習,做不到!所以第一個要把自私自利那個念頭連根拔除。在過去留一點,你還能有點成就;在現在這個時代,留一點點都不行,時代不一樣了。也就是說我們面對這個環境,惡化到了極處,佛經上講的『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要不是以極清淨的心,沒有辦法幫助這些眾生。我們面對著這些,佛家講面對著要度的這些眾生,比過去那個時代要困難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在品德、學問、智慧、善巧方便,如果不能超過古人十倍以上,做不到。我們能不能超過古人?完全在自己一念,自己肯犧牲就能超過。犧牲的什麼?犧牲的妄想分別執著,捨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要把它捨得乾乾淨淨。」
同樣在二OO一年的時候,師父在台北講經,也是一直強調,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十六個字是我們的根本障礙,罪障的根源。類似這樣強調這十六個字的教誨,其實特別特別多。師父就是說,我們現在想要從事弘法利生的事業,就必須要把自己的自私自利連根拔除,就是犧牲掉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妄想分別執著這些,要捨得乾乾淨淨,如果我們不能真幹的話,就很難幫助現在這個時代的眾生。學生自己理解,就是可能不僅幫助不了他們,我們自己的道業也很難立得住。就是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可是我們都還有這些障礙的話,每天都還會產生煩惱、造作罪業,就沒有辦法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既不能自利,也沒有辦法利他。
學生還讀到《九十年譜》上面,記錄師父上人二OO一年二月訪問香港中文大學,就看到港中文大學裡面有很多的建築物都是用捐款人的名字命名,師父就感嘆世人放不下名聞利養。後來師父捐贈泰國的僧伽醫院的時候,院方想要以師父的名字命名,師父就堅持推辭。其實無論是《九十年譜》,還是《太上感應篇》裡面,就都是有提到,師父他為我們表法尊師重道,他假如捐贈學校的話,都是以老師的名字命名。就譬如說中學時期,紀念周邦道老先生,就用他的別號,就叫「慶光中學」;如果是紀念方東美先生,就起名「東美電腦教室」;包括在國內建十所「慈光中學」這些。所以師父他一直以來的行誼都是在為我們表法,他自己是從來都不會把名聞利養放在心上,即使有一點這種名聲,或者是有什麼功德,也全部都是歸功於佛菩薩跟老師的教誨。
學生還看,這週是聽到在《太上感應篇》的第七十六集,就是師父他又再次提到,我們一定要放下我,就是放下我見、我慢、我愛、我痴四大煩惱,要擴大自己的心量。就是說:「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有我,既然有我,當然你那個念頭一動,不知不覺的,
不管你有意無意,決定是符不符合我的利益,有意無意這個東西在作祟。」「不為自己,我們自己這一生所受的吉凶禍福就無所謂,心地坦然,不放在心上。可是一定要斷惡修善,一定要積德累功,遵照佛菩薩的教誨去做,一定是正確的,心量一定要拓開。諸位要曉得,所有一切的罪業從哪裡來的?心量太小,容不得人、容不得別人的意見,那就錯了。一定要學佛菩薩,佛菩薩自己沒有意見,所以能夠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佛菩薩沒有意見。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意見,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看到佛菩薩說種種經,就是容納別人意見,佛所說的經法就是聽別人意見的反應。他的反應是真實智慧,究竟智慧,圓滿智慧,所以能令眾生聽了之後就開悟、就證果。雖然開悟、證果,改變了眾生對人生宇宙的想法、看法,並沒有改變他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的習尚,他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沒有破壞。改變眾生的是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這是佛法的教學,所以佛法能令一切眾生歡喜信受,原因在此地。」
學生聽了這一段之後就反省到,自己常常看別人的一些行為就覺得不能接受,就覺得怎麼能這麼做事?就好像沒有禮貌、沒有邏輯、不負責任。現在就反省說,其實這些也都是自己的意見,就是有了那個要求、控制的念頭。仔細去想的話,這些煩惱的產生,其實都是覺得他的行為和我自己的利益有起衝突,也都是自私自利,要不然就是覺得好像麻煩到自己了,要不然就是覺得好像對方沒有尊重自己,反正基本就是這些。也是因為這些念頭,所以心裡面就很希望去改變對方。但是師父卻說佛菩薩容納一切眾生的意見,幫助他們破迷開悟,但是沒有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就是佛菩薩他沒有去要求、控制眾生,全部都是隨順,等到眾生破迷開悟了,自然而然的回頭。所以學生從這個地方就反省,自己確實下意識都是圍著自身的利益轉,自己的心量真的很小,沒有那種利他的心,就更不要說是念念為他人著想,為利益社會眾生了,心量很小。所以最近每次煩惱生起來了,也會提醒自己說,不要總是為了自己,因為不為自己的話,和他人就沒有利益衝突的點在,就要提醒自己常常提起這種觀照。
學生還從《九十年譜》上看到師父的一個例子。師父二OO二年七月初,一路經過浙江、南京,然後回到安徽老家祭掃,路上他主要是旅遊、探親跟訪友。師父就說這一趟他回國穿的是便衣唐裝,就不敢穿出家人的衣服,怕大家認識他,造成秩序的一個混亂。他第一是怕人多會擠來擠去的,如果有年紀大的摔倒了,很容易發生危險,師父說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第二個也是怕給社會大眾造成誤解,覺得學佛的人不守秩序,沒有規矩,也是為了保護佛教的形象。從這裡學生也是覺得很受感動,就覺得師父老人家確實心地非常的柔軟,一是為了信眾的安全著想,二是為了佛教的形象著想,完全就沒有為自己。所以師父他改變自己的一個出行的習慣,不是說我要回國了,為了避免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我就去立個規矩,就要求大眾不能迎接,或者去要求信眾你不能擁擠,你得有秩序,師父他都是改變自己的做法去避免衝突。
以上就是學生想要供養大家的內容,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的分享,我們聽了也對師父上人的行誼有更深的體會。確實我們是很有福報,有老人家的身教,有老人家的言教。也感覺楊同學這段時間開悟了,看到師父這些教誨,都能自我反觀,能得到那麼大的領悟,非常可貴。謝謝楊同學給我們的分享。然後也感覺到老人家確實是「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都是給眾生做表法。就像捐款,建築物都是以老師的名字,那就是帶動世間人孝親尊師的態度。這也是我們觀察了老人家之後,我們也自我這樣來期許自己。謝謝楊同學。
我們接下來進入「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我們先請賀同學。
賀同學:阿彌陀佛,院長、法師、諸位老師、學長,上午吉祥。學生在這裡跟諸位匯報,「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主要是這幾天有空的時候,會旁聽鄧老師給碩一的同學們講一些英文的學術論文,然後自己的一個感想。鄧老師他這一次給大家選的這些文章,就是湯恩比老先生還有李約瑟等等這些學者的文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第一個是很震撼,第二個是很感動。震撼的就是說,以前可能讀到很多的學術文章的時候,會覺得有一種不走心的感覺,好像有一種比較枯澀的感覺,可是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就會覺得為什麼這些話他都能夠說到心裡面去、能夠滋潤到心田?就覺得非常的震撼。第二個就覺得很感動的是,透過老師選的這些文章還有老師的講解,好像改變了以前對於學術比較模糊的一個概念。記得當時陳老師在給我們講《莊子》的時候說到學術這個概念,最開始是莊子在「天下篇」裡面提出來的。當時的學術的觀念跟我們後世的,尤其是今天的學術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學生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就是最開始學術它其實是對於道、對於本體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一個解說,可是到後來可能這個東西慢慢就變了,到後世的時候就變了。其實學生在讀到英文的這些文章的時候,很明顯的一個感受就是說,這些西方的學者其實就是用我們古人的這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方式去闡述真理。這個本身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行菩薩道。因為真理本身它其實你愈客觀,愈不帶情感和偏見的去面對的時候,它的價值愈能夠凸顯。
所以鄧老師當時就跟我們說,他說湯恩比先生是一個非常非常神聖的學者,所以他每用一個詞都會是非常的謹慎。他說到中國文化,我不太記得是哪一點,就是用了一個「extremely」,用了這個詞,就是極其的。當時鄧老師就說,你們在讀到湯恩比先生用這個詞的時候,你們不要輕易的忽略過去了,因為做為一個這麼嚴謹的學者,他對於形容詞的使用是非常非常謹慎的,他竟然用了「極其的」這樣的一個形容詞,反正就是說它是代表了一種分量的。當時學生就會覺得說,原來其實在做這些東西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過程,就是一個修辭立其誠的過程,就是一個你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去不斷的去探索真理,去放下偏見、放下自我的過程,就會覺得非常的受感動,也非常的受啟發。這是第一點。
然後另外的一點就是在講到方法論的時候,學生就請教兩位姐姐,做學問,這個方法論要怎麼樣去了解。當時姐姐就有跟學生提到一些方法論,最後總結了一句說,這些其實都是西方的方法論。所以學生就想到說,西方的它的這個方法,跟中國古人的方法,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做學問的方法,在某一個點上。中國古人的話,之前有聽到老師說,他用的方法是內證的過程。就是可能譬如說科學實驗它是拿這種有形的這些器皿,完全做為一個客觀者在做實驗。但是中國人他做實驗,他其實是拿自己的身心性命在做內證的實驗,所以他得出來的東西其實往往是,因為他投入了整個生命,所以它是不一樣的。
所以聽了這些課程,然後又聯想到以前想的這些的時候,也覺得我們有必要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的話,一方面是恢復學術它本身探尋真理這樣的一個特質,另外在方法上,其實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學術界帶入東方文化內證的這樣的一個方法論。內證的方面很多,就譬如剛剛鄧姐姐講她對於《感應篇》的落實,其實就是一個內證的過程。
成德法師:對。
賀同學:《感應篇彙編》裡面也有講說,宋朝有一個叫陳烈的人,他記性不好,讀到《孟子》的時候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他就說:我的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所以他就閉門靜坐,不讀書百餘日,以收放心。之後再讀書的時候,就一覽無遺。現在在這個學術體系裡面、在方法論裡面,如果沒有東方的這種智慧和思惟的話,可能不會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一種內證的方法。所以就覺得說,我們自己在做學問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夠忘失我們祖宗的智慧留給我們的這樣的一套智慧的方法,然後去身體力行。
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體會也非常可貴、深刻。而且舉的例子,湯恩比教授他本身也是英國人,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心境達到一定程度的人,我們說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就不會分東方還是西方了。而近代因為受科學的影響,再來因為西方它整個武力種種都比較強,所以變成好像他會有一種優越感。包含這世界大戰,其實都是人心造成的,心生種種法就生。假如人的心有一種自尊大的時候,他所形成的這些方法就很難離開這個部分。就像我們看醫學,西醫也是近這二三百年上來的,但是他們對待中醫的態度也是顯得傲慢。但是沒關係,上天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大家,就像這次的冠狀病毒瘟疫,應該也會讓全世界來反思。
所以為什麼老人家他一定要盡他的全力來復興儒釋道的教誨?因為老人家深刻洞察,在未來的世界,一定要靠我們東方這些聖哲人的智慧,才能夠把這個世界重新引回一個安定、正確的路來。所以我們也緊跟老人家的慈悲願力,我們來做好儒釋道的傳承跟東西文化的一個使者。事實上整個西方它也是遵從了近代的這些思想觀念,他們假如重新再回到他們最原始的,相信也是能夠印證英雄所見大略相同。
我們最後再請徐同學來分享一下。第三個部分因為剛剛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也有提到佛陀還有師父上人,包括剛剛楊同學也就老人家《九十年譜》,還有《太上感應篇》給大家分享了。我們就再請徐同學來分享在學術界行菩薩道,謝謝。
徐同學:阿彌陀佛,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各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學生就從自己體會到的幾點和大家做一個匯報。
首先第一點就是有關學術要求方面。在西方背景下,如果做研究寫論文的話,學術技能是不可以忽視的,因為它也是在學術界建立信任的基本條件之一,而且世出世法其實這個信任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躋身於學術界,也不能只有一腔熱忱,同時還要有理性和周全的考量,了解學術的要求、禁忌,還有它的潛規則,然後進而去相應的規避和遵守。在西方學術環境下寫論文、做研究,內心雖然要秉持一定的文化自信,但是文字上也要注意不能帶有感情色彩和文化的優越感,不然可能會讓西方的讀者感到不舒服,但是可以善巧方便的換一種方式,把中華文化的特色和智慧客觀的呈現出來,讓讀者他自己去領悟、去體會。
另外就是從漢字和拼音文字的差異中,因為學生是想要深入文字學,所以在深入的過程中,看到漢字和拼音文字存在一些差異,也是有一些粗略的體會,從中去影射出中西方思惟模式的特點。像東方,學生感覺它是偏向於發散性的思惟,強調悟性的學習,它會給你一個很寬泛的空間去感知、去領悟。譬如說漢字,拿漢字來講,它都是單音節的,然後是一字多音、多義的情況非常多,所以一個字在一句經文中的詮釋,可能沒有標準答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而且漢語系統中,句子主謂賓的表達和詞性的用法也都是不拘一格,比較自由,它強調的是一個核心的思想,而不是著在字句的相上。
相比之下,西方就相對有一些刻板,它是丁是丁、卯是卯。譬如說像英文的語法,單數、複數,然後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以及時態的變化,都分得很細緻,不能有絲毫的顛倒和混淆。法語、德語就更加複雜,它的名詞、形容詞都有陰性、陽性的區分,動詞也會根據主語的陰性、陽性以及單複數有相應的變位,所以是很細密、很嚴謹,也是非常複雜。
那就可以略窺到東西方它思惟方式的差異,東方是傾向於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西方可能它在表達的方式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譬如說像中文裡數字二十和三十,在漢語中可能只用一個單音字就可以表達清楚,譬如說「廿」和「卅」;像法語它在表達數字九十的話,它是用四乘以二十再加上十,就會比較複雜。
基於這種差異,就是感覺我們在學術論文中,如果涉及到一些信息點,或者是所談及的話題,就要一一闡釋清楚,不然就不提及,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爭論或是困擾。可能在這邊做研究,要先知己知彼,知道他們的一個思惟模式,然後我們再以自己的角度去契合他們的機緣,再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
第二點就是有關學術價值。學術當然是必要條件,但是學生個人感覺它並非是決定條件。學術價值應該是不僅限於在專業領域上有多少推陳出新,而是藉由論文所闡發的思想和價值觀,傳遞出的那種精神和信念,是不是能夠為扭轉世道人心,修正世人錯誤的價值觀,然後傳遞共享中華文化的智慧,能夠盡獻一分力量。
我覺得學術高度應該是取決於它濟世利人的價值,因為術也是要為人所用,它的目的還是在於傳道。而且相信師父上人沒有在牛津或者劍橋這種在學術界有很高地位的高等學府建立漢學院,而在蘭彼得這個寧靜傳統的小鎮上,在三一聖大衛這個有宗教淵源的大學裡建立漢學院,也不是偶然的,應該是有其特殊因緣和深遠意義的。所以學術研究需要把握好尺度和平衡點,因為即便研究得再精細,如果毫無濟世利人的價值,也是無甚裨益的。譬如說像當今現在人心陷溺、風俗澆漓,然後冠狀病毒蔓延,世界各地其實都在不同程度的遭受天災人禍的種種苦難。這是果相,也只是人類的花報,如果不從業因上改變,不從人心上扭轉,不從因果教育上下功夫,去幫助人們斷惡修善,解開迷惑,停止殺戮,正確的經營人類與自然萬物的關係,那天災瀰漫,人禍頻仍的現象還會延續。
所以學生聯想到,譬如說自己現在在研究文字學、聲韻學。有一些學者的觀點,他可能會在古音的構擬上,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古人是具體怎樣發音,然後有可能會因為一個其實無傷大雅的問題爭論得面紅耳赤、喋喋不休。其實感覺這個度,好像對真正能夠利益到整個社會,其實感覺學術界它是屬於人類的那種精神的建築(上層建築,也就是學術界知識分子),如果它帶動的風氣和它所創造的價值,和這個社會、和能夠幫助到人心沒有絲毫繫聯的話,感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的。
而且縱觀中外傳世的作品和文章,也並非僅僅在術上有多麼別出心裁,但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通過對人性的反思,啟發人們內在的光明,因為人性中的共同之處,它是超越時間、跨越國界的。在中國,這樣的文學作品當然不勝枚舉,譬如說像我們的古籍《論語》、《老子》、《詩經》,雖然是先秦時期的典籍,而且有著濃厚的東方文化特色,但是在西方仍然深受重視,而且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有很多的翻譯版本,證明它傳遞的義理能啟發人們內在的覺性,而這是可以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共鳴。西方的譬如說莎士比亞的《李爾王》,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還有狄更斯的《遠大前程》,這些真正能夠撼動心靈的作品都是以諷喻時弊化導人心,彰顯人性光輝做為其寫作動機與核心價值的。所以這個是在學術價值上學生的一些反思。
第三點是有關之前法師提到的德才學識量的「才」,才它也是雙刃劍,用對心,那才才能夠為我們所用,但是如果心用錯了,可能反被其所害,而且不僅是害己,而且害人。而且感覺才是在,就是知識在積累的過程中,因為同時學生也在學習《感應篇》,感覺其實很多事情,就是學習和修行兩者要同時進行的,不然的話可能自己學習的初心和前進的方向就錯了,就是「為學日益」和「為道日損」要同時並進的。因為如果著在為學的相上,可能反而會增加自己的所知障,這樣其實是與明明德、自己最初的目標是相背離的。
而且像剛才提到的,不在細枝末節上耗費無用功。學生感覺,拿文字學來講,它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可以著在文字的相上,然後受縛於六書之累。因為如果執著在分別一個有爭議的字,它到底屬於象形還是指事,而耗費很多精力、時間的話,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而且即便說服了持不同觀點的另一方,也不能怎樣。
而且文字形音義的分析,它其實是一個比較剖析毫釐的一種觀照,如果缺乏整體觀,而忽略了將文字帶回到經文,就會反而被文字所桎梏住。就好比用顯微鏡去觀察一片葉子上的一個細胞,如果只執著於細胞的樣貌,就會忽略整片葉子的全貌;如果可以通過觀察細胞的形狀特點,從而分析判斷葉子它所屬的類別,那就可以幫助到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個葉子和植物的屬性。一言以蔽之,就是還是讓我們所學文字為我們所用,在掌握基本原理原則的基礎上,透過文字去領悟文字背後聖言量的用心,也就是古聖先賢他透過文字所發明的精微奧義,進而轉變成自己人生中的智慧、準繩與價值觀,自己受益了,才能夠有足夠的資本去利益到身邊的人,乃至更多的人。
第四點就是帶動學術界良好的作風。學生體會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忘本。因為學術界,尤其文人之間,可能很重的一個習氣就是文人相輕,甚至學生可能會推翻自己的老師的觀點。當然,觀點可以不同,但是可能那個心境是很重要。包括最重要的,就是不批判傳統,也不詆毀、不輕慢他人的學術觀點。在漢學方面還是以儒釋道經典做為根本的依止,在這個基礎上兼收並蓄、會通異說,善巧的藉由論文來弘傳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因果教育,藉由論文引導人們恢復性本善,幫助人們能夠斷惡修善、轉迷為悟。這樣其實論文是可以做

2022-07-08
108:28
comments
No Rating

社會教育研討03_成德法師

那我們今天就先直接進入第一個環節,《太上感應篇》學習分享或答疑。我們現在可不可以先請鄭同學來分享一下學習《太上感應篇》的體會?
鄭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好。學生這一週學習《太上感應篇》,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法師在講故事當中有提到一個,要學會用心來轉境,而不要被外境所轉。法師有提到說,我們外面遇到的人事,其實都應該幫助我們來反觀內心,而不是往外去埋怨。學生這一點就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因為最近有的時候要去門診那邊幫忙取藥,然後就必須要出門。學生就會發現自己出門的時候,心態上總是會有一點害怕,因為要戴口罩,然後就會想著會不會讓本地人覺得不適應,或者引起他們一些不好的心理甚至行為。每次在路過……必須要去門診的時候,碰到有些當地的居民在曬太陽、散步,可能都會很緊張,所以就盡量避開他們。
學生以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個心態,到後面有一次楚學長她也要去門診,那就一起過去。學生就會發現楚學長她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她對於小鎮,對於學校裡面這些在外面散步的人,她是充滿著一種愛的這樣的感覺。學生問到楚姐姐說妳出門會不會害怕的時候,她就對學生說,她說不會怕,她覺得沒有一點那種擔心害怕的心。學生也發現,楚姐姐遇到的人總是很和善。譬如我們有時候一起回來,碰到路人,他會笑咪咪的跟楚姐姐打招呼,楚姐姐也會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跟對方很和善的回應。還有一次,也是我們兩個同時去診所,學生發現也是一位病人,也會跟楚姐姐非常和善的在打招呼。
這個事情又讓學生想到成德法師講的要從外境來反觀自己的內心,學生就會想到說自己其實總是有一種害怕、擔心的心理,其實這樣的話,也會感召一些負面的情境。很明顯的,學生觀察楚姐姐,不光是這一段特殊的時期,好像她一直以來遇到的人都非常的和善。姐姐她也跟學生說,是她不太有心眼,不太會去防著別人。雖然說確實也是要注意,但是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給學生很大的啟發,那就是其實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想到這一點,也覺得自己應該通過這樣的一個情境來練習自己的心態,而不要被外境所轉。雖然說天天也會聽到很多這樣的負面的消息,譬如說會有一些西方國家的人他會看不慣,會歧視中國人、歧視華人,甚至是會歧視戴口罩的人。確實雖然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如果從根本來說,也是我們自己的心態的一個反射,外境的一個反射,如果說我們沒有造這樣的因,也不會遇到這樣的果報。而且學生也反觀到,當自己聽說有人這樣有歧視的時候,感覺到心中還是有一些不滿跟埋怨,甚至有點憤怒,覺得他們怎麼可以這麼不懂情理,怎麼可以自己不戴口罩還不讓別人戴口罩?就感覺到其實自己的心態應該調整。於是後來再戴口罩出去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哪怕需要繞道走,也不應該是一種害怕的心態,而是也要體諒可能西方國家人的這個文化背景,他們看到戴口罩的人是不是也會有恐懼。學生就覺得說,如果說從這樣一種體恤別人的心態,而不是一種害怕的心態,那自己的話這樣的心境也會有所改變。
由這樣的一個事情,然後又聽了法師這樣的一個開示,然後又看到身邊楚姐姐這樣的一個案例,學生就反思到自己這樣的一個心態需要轉變的地方。這個就是這週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也懇請院長、法師、老師及諸位學長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的分享,她也是在境界當中在歷事練心。就是老法師講經特別常強調,會不會修行,就是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老人家說我們到西方再成就這個功夫,現在在境界當中可以觀照到不分別不執著,有分別執著的心念懂得去放下,那這個就是會修行了。
鄭同學可以這樣觀照自己的心念,而且透過她在聽課的時候,對於修行要能轉物而不被物轉,她聽了之後就肯當下不只是相信,她還願意去照著做。這個在《晚晴集》裡面強調,「聞教便行,奚待更勸?」這個態度是很可貴的,明白一句了,就肯去把這一句落實在師父常常強調的,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而且她也是懂得「見人善,即思齊」,她看到楚同學跟她的心態不一樣,她懂得去請教,進而也懂得人家的長處在哪她去效法。這些心境都是很重要,也很可貴的。
而我們也在境界當中能夠觀照到強者先牽。其實我們無始劫以來的一些習性,它在遇到境界的時候,最嚴重的那個很容易就出來了。比方說貪心重,可能遇境逢緣這個貪就上來了;比方說瞋心重,他很容易見到境界脾氣情緒就上來。就像鄭同學她剛剛有講到,她面對這個情境,她就容易緊張起來。那有可能過去生當中可能發生了哪些事情,甚至這一生發生了什麼事情,落的印象比較深,所以遇到一些境緣的時候,就比一般的人容易緊張。而事實上只要理得心安,我們道理明白了,什麼事都是因果,那就能逆來順受,不會擔心,對未來也不會緊張擔心,因為「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
所以經教它是法藥,它這個藥就治我們的心病,我們學了、用上了,就能對症下藥,這個很常遇到境界就會起來的這些貪瞋痴慢疑,或者是這些情緒,就能調伏得了了。而且她最後轉變的心態也特別好,她能夠換位思考。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有一些對立,或者一些情緒在,往往都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在看著對方。假如我們能夠換位思考,甚至於是「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順著《無量壽經》的教誨來處世待人,那一換位思考,很可能就能體恤他們,不會去指責,也不會去要求他們。
所以《易經》當中有個「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是兩個卦象,否卦是天地卦,泰卦是地天卦,那等於是一換位思考了,這個就上下交通了,就不會有這種隔閡跟誤解、甚至對立起來了,所以都能換位思考。所以老人家有一句法語說,「別人錯的也是對的」。這個是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或者事,它都是有它的整個發展過程。就像現在西方人他不戴口罩,我們覺得怎麼可以這樣?你這樣會影響很多人,你這樣會讓整個努力白費掉。但是西方它整個近代這一二百年,它所強調的都是比較是自我為中心的思惟,他想要自由,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所以他已經整個成長就是這樣的思惟,你一下子要扭轉他,那也變成是我們執著,不是他執著了。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像舜王在雷澤的時候,他是以身教來轉變這個地方的民風,因為人畢竟都有良知。反正我們態度還是很親和、恭敬,但是我們還是戴著口罩。然後慢慢慢慢看到中國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疫情控制住了,西方的情況根本都不知道什麼是個頭,他們也會反思,可能慢慢他們就知道原來口罩表的,就是不只是要自己高不高興、歡不歡喜,更要考慮到別人,更要考慮到整個國家甚至是世界,哪怕自己委屈一點,都應該是以大局為重。我們華人能表好法,又不跟他們形成一種爭論跟對立,相信在未來他們應該能理解我們戴口罩的用意,也能夠理解一些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精神特色。
以上回饋鄭同學,阿彌陀佛。
鄭同學: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還有沒有同學想具體,比方說你在聽《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因為這個書是印光祖師特別推崇的三本書,一定有它非常殊勝的地方。但是畢竟不一定每一個人他都有這個去深入的機會,假如您看到剛好哪一段對自己特別有啟示,那就可以供養給大家,阿彌陀佛。
楚同學:法師好,大家好。
成德法師:妳好,請說。
楚同學:大家上午吉祥。剛才學生聽了鄭學長的分享以後,想要補充一點。就是鄭學長她總是善於看別人的,就是以正面的眼光去看待別人。聽到鄭學長說,學生心態因為不防著別人,沒有想過這些,所以就遇到的人比較和善。其實學生看自己,自己是比較了解自己的,其實這是學生的一個習氣、一個缺點,就是不懂得很謹慎的去保護自己,還有畢竟自己也是在這個集體當中,可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和這個團體。自己在處事的時候往往考慮得不夠周到,就沒想那麼多。所以我想鄭學長說的這一點,如果是優點的話,那也是因為無知者無畏,因為不了解,沒有考慮客觀的這些狀況,沒有仔細的、認真的去看待,才會心裡面沒有這些害怕。但是學生看到鄭學長都是非常認真的去讀,去網上了解這些信息、這些情況,而且非常謹慎的對待這個事情,所以她才會感受到一點緊張,我覺得這是鄭學長對待疫情期間非常謹慎認真的態度才會這樣。
就譬如說這次學生去後山和校園去採集野菜,就想到之前聽本地人說這個營養很好,又在網上看到對它的正面評價很多,又想到這段時間物資緊缺,可以幫漢學院省一些錢,就去做這個,就去採這些,還分給大家吃。這個就是自己不夠謹慎的態度造成的,後來還是黃老師提醒學生這個可能不太合適。所以學生聽到鄭學長的分享就覺得其實這是自己的一個缺點,只是鄭學長用正面的眼光去看待才會這樣講。
學生報告結束,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的分享。我們儒家、佛家都講要中庸、中道,這個是我們學習要契入的一個目標。在《中庸》裡面也是強調「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都是在不斷調整過程。像鄭同學她做事很謹慎,但是也不要至於造成緊張,這個心也可以調到謹慎但是不緊張。楚同學她是比較可能對這些情況不是那麼擔憂,但是也是要配合做好一些防範措施,就是在自利跟利他當中都能夠很圓滿的去顧及到。我們說從儒家講,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很適中。另外楚同學也是好意,摘野菜供養大家,這個心意是可貴的。事後剛好知道,可能有一些情況,怕一些人他可能體質上怕會有不適應,這個也是經一事長一智,之後了解清楚就好了。
這以上是回饋楚同學。
剛剛成德發了一個資料,就是《彙編》裡面在「慢其先生」裡面的一段經文。因為剛好師長老人家在藥師佛誕有開示到一段話,就是引了《涅槃經》裡面一句法語,這個法語是說道:「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就是很重要的一點他就是度眾生,他要利益眾生,他開的這個法藥必然是契理,而且它又會契機。成德也常常跟同仁們交流,老人家的法緣為什麼會這麼殊勝?它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這個也跟我們今天第三個主體是相應的。就是佛陀還有師父上人,他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弘法的啟示或者是教導?我們假如沒有這樣去思惟,就只是覺得師父好厲害,法緣真的太殊勝了,你看上億的人在聽師父講法。內行人是看門道,我們有這個機緣能夠依止老人家,那不只是要依教奉行之外,在弘法方面也要師志如己志,來效法他。
所以就覺得《彙編》在談倫理、道德、因果方面,甚至是佛法方面,它都談得非常的深,也非常的廣,確實是一部可以對治現在人病的法藥,所以就剛好以這一段來供養大家。是因為剛好有一位同事他最近去了私塾服務,我一聽說他到私塾服務,就想起了《彙編》這一段文。像這段文上就有講到這一位私塾老師王某,他是盡心盡力教孩子,而且不會在乎他給了多少束脩。然後他自己就說:「天地君親師,五者並列。童子一師事我,則終身成敗榮辱,俱我任之」,都是我的責任。這個是很有責任心、使命感的一個私塾老師。「若不盡心竭力,誤人子弟,與庸醫殺人等罪。」這一段話,其實我們都是要從事傳統文化弘揚,也必然有信任我們的緣分,我們也要對得起有緣人的這分信任,也是要必盡心力,而且不能誤導。誤導他的思想觀念,把他的法身慧命誤掉了,那可不是我們做這一個事業的初心。
而且接下來他又強調說,他都是主動歡喜的跟這些小孩講孝悌故事。其實他接下來這一段話,跟我們討論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也是很有關係。因為他點出來,雖然我們要具備很多能力,可是這些能力當中也有本末先後。《大學》講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可不能培養自己,培養到最後變成捨本逐末的人才,或者本末倒置的人才,這個我們就不是賢護自己的道業了。我們假如護不了自己,縱使往後有福報,可以從事傳統文化、漢學的弘揚,那也只是把福報折掉之後,又造了很多斷人慧命的果報,那就是太冤枉、太糟蹋自己了!
這裡提到「學者先心術而後文藝」,其實這個對我們這個時代要再重新把文化復興起來太重要了。整個清末民初,好多在學術界地位很高的人,他們都在否定自己的文化,他的文藝很強,可是他心術不對了,他孝親尊師的根基沒有扎下去。所以先心術而後文藝。為什麼老人家尤其九十歲前後,只要開示,最核心的就是強調,我這一生弘法一輩子,為什麼不被名聞利養所影響?就是孝親尊師時時不敢忘。這也是老人家把他的心境和盤托出了。先心術而後文藝,「先敦本而後施仁」,這個「敦本」就是「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為什麼佛門說地藏地藏,開發心地寶藏?就是從孝悌,就是從孝親尊師。假如不是從這裡下手,那都是走錯路了。所以這個老師這樣來引導學生,他也是功德無量。
「如孝悌有虧,雖才華震世,不足重也。」這句話,其實我們再想想司馬光先生在《資治通鑑》的「才德論」,其實也在強調這一點。司馬光先生強調的不只是不足重也,更強調的是這樣的人可能會把家族跟一個朝代給毀掉了。
晚年生了文康公,就是他的後代,那應該是當了大官,利益了人民。所以「人以為善教之報」,當時候的人都覺得就是因為他教書的功德很大,積了很厚的福報,所以後代才這麼興旺。
接著又舉到「近來師道凌夷」,就是整個師道敗壞了。其實這一句話寫的人很可能離我們都是一百年、兩百年以前,甚至是更前面,我們現在的情況可能比他們還要糟。他寫的時候都寫到:「真可痛哭浩歎。不思誤人子弟,定干神明譴責」,假如不能真正的反思,然後很好的來教子弟,又造成子弟修學上的偏差的時候,那很難避免掉神明的譴責、降罪。
那就提到過去有一個讀書人,已經六十歲多了,然後還跟他的妻子說:「我這一生雖然不發達,但是我這一生都在私塾裡教書,還能成家立業。」他還可能有一點自滿。結果當天晚上他就夢到他父親斥責他,說你本來可以考上功名的,就是因為你在教私塾的時候沒有盡心盡力,文昌帝君已經削去了你的功名,你還自己在那裡自誇自擂。從這個故事就提醒我們,從事私塾教育,就決定不能誤了人家的子弟。
成德是感受到說,這些法藥都很好,在我們親戚朋友,以至於有緣的人,他們遇到一些機會點的時候,我們能不能試試把這些教誨供養給他們。就像《禮記.學記》講到的,「當其可之謂時」,他剛好以前沒有要教私塾,現在要去教了,就能給他這一些很重要的觀念,或者是重要的提醒。我們當然隨分隨力去做,但只要我們時時很珍惜跟這些親戚朋友、有緣人的緣分,很可能我們這一分要去利眾的心,到時候都會有不可思議佛菩薩加持,然後一加持,可能當時候我們就會想到了。以上這一篇跟大家做一個供養。
我們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就是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我們首先邀請鄧同學來做分享,謝謝。
鄧同學:法師好,諸位老師、學長們好。學生今天想分享的主題就是第二個,就是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其實學生對於這個話題也是上週受到院長分享的一些啟發,就想說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之前聽老法師講經,都會講到現在學術界所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譬如說學術界追求創新,學術界所學到的都是偏重於知識而不是智慧。學術界存在的這些現象,與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教育理念都是相反的。所以其實在漢學院讀書的初期,學生在寫那個小論文的時候,對於學術方面的一些要求,都是有產生過疑問和困惑,甚至是牴觸,內心也都是有經歷過一番掙扎。後來對於這些矛盾,自己有慢慢的想明白。當然可能是自己認為自己想明白了,至少現在自己不會糾結這些事情。所以學生就想說根據這個主題,就把自己的這段心理路程的一個體悟分享給大家,有不妥的地方再懇請法師慈悲指導。
首先第一個,就是自己心態方面的問題。以前聽老法師講經其實是沒有聽明白,而是聽成了執著。就譬如說聽到老法師講學術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就產生了這種執著和對立,就認為學術界不好,然後就否定學術界,然後也拒絕接受學術界的一些要求,覺得好像接受了學術界的那些要求,就會影響自己修學,就不能讓自己學好這些古聖先賢的道理。後來自己想明白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就是聽經沒聽明白,而是愈聽愈產生了分別和執著。自己這樣對立的觀念,其實修學已經是偏掉了。自己就反省到,聽到老法師講這些學術界不好的現象的時候,產生的不應該是對立、拒絕、牴觸還有逃避,而是應該如果有緣分的話,有緣分要在學術界做一些事情的話,就是要勇敢去面對,逃避和拒絕並不能夠解決問題。
就想到說老法師在這麼多年的弘法當中,老人家遇到學術界的人,老人家的做法是什麼?老人家他絕對沒有產生對立,而是只要有緣分,就是積極的跟學術界的人交流溝通,把好的正確的觀念、理念在這種溝通交流當中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術界。這樣一對比,學生自己對於學術界的這種對立情緒就化解很多,就轉變了自己的心態。所謂菩薩道的精神就是自利利他,而不是與學術界產生對立。就是覺得不產生對立,這是首先要建立的心態。在學術界的原則和規則下,去講自己應該講的話,講利益眾生的話。就像老法師講的,我們多念佛,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不斷的增加佛號種子的數量,那這個在學術界其實也是一樣的,就是要做學術界的一股清流。當這樣好的正向的聲音愈來愈多的時候,學術界回歸到利益眾生的狀態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學生覺得這其實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第二個,學生就想說,讓自己當時產生對立、執著的一個點,就是覺得學術界是偏重知識而不是智慧。自己的轉變就是說,並不把學習老祖宗智慧的文化當作知識來學習就好,而是學一句做一句。所以就覺得所謂的這些學術界存在的現象,在自己這裡都是相上的東西。老法師他也常講,世法和佛法是一不是二,何況就是學術界和非學術界呢?學生就覺得只是在用心不同,只要自己的心用對了,存的是利益眾生的心,寫出來的論文對眾生有利,在學術界依然是在行菩薩道,並且還要將聖賢的教誨做出來給學術界的人看,使他們產生信心,改變他們的觀念,覺得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第三點,學生就回憶起在國內讀研究生的時候,當時整個碩士論文的寫作,都是得到學校的一位教授蘇老師的悉心指導。蘇老師他當時是我們研究小組的指導老師,可以說學生對於做學術研究的方法、原則,等等各方面的學習都是來自於蘇老師。老師他是國內管理科學界的一位很有名、很有成就的老師,所以老師當時對於碩士論文這種學術研究的要求是非常高、非常嚴格的。當時在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叫「研究方法論」,就是講在學術界做研究的一些方法和原則要求。當時學完這門課之後,可以說是對於在研究生期間如何做學術研究以及撰寫論文都是有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概念。老師當時講述的內容,以及對於學生在整個研究生期間做學術論文悉心的指導,不僅是在做學術研究的條理性、邏輯性的培養,包括對於學生做人、做事的學問和態度,其實回想起來自己至今都是在受益的。
昨天因為要想今天分享的內容,自己就又去找到老師當時給我們上「研究方法論」這門課的PPT來看。當翻到老師他在第一堂課,就是講說研究生的導師在指導學生做學術研究、撰寫論文研究當中的作用的時候,就是老師講老師在學生做學術研究中作用的時候,老師的PPT上有這樣的一句話,老師就寫說:「一個理念信願行。」學生昨日看到這個的時候,其實有點驚呆了,因為當時自己讀書的時候,感覺懵懂無知的,就根本不記得老師還傳授了這樣的理念。就回想起跟隨老師學習的點點滴滴,其實老師他就是在落實這樣的理念,對我們學生的要求也是這樣的要求,就是信願行。
所以就想起老法師他曾經也講過,說各行各業,尤其是學術界,一個好的老師,一生當中唯一的一個願望就是有傳人。所以當時就是看到老師PPT上信願行這三個字,就是蘇老師他對於做學術研究是非常嚴謹的,他對於學生的要求不就正是中國自古以來這種要求嗎?就覺得老師他認為只有具備信願行的同學,才能真正的承傳老師做學術研究的這種態度和精神。所以就回憶起那個時候研究小組的同學每週都要輪流做PPT,匯報自己的研究內容和進度。蘇老師他當時對於我們做PPT那個要求,就連字號的大小、行間距等等都非常細節的要求,都要求很嚴格。就是要求我們做出來的PPT就是整齊大方,下面聽你匯報的人看著你做的PPT,一眼就能明白你在講什麼。老師當時非常強調這一點。
其實當時做為學生來講的話,就覺得老師這樣這麼細節的要求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後來經歷了好幾年之後,尤其是現在看來,就是真的不過分。這樣的要求學生覺得就是在培養做事的習慣,工整有序、清晰整潔,這不就是在修行嗎?而這種習慣其實在後來的工作中讓自己是非常非常受益的。而那個時候老師指導我們PPT和論文內容的時候,看到我們匯報內容不夠條理清晰的時候,都會當場反問我們一句說:「你們的心上是不是長草了?」然後老師的這句話其實學生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就是偶爾細細品來的話,就覺得老師的這句話其實很有深意。就是當自己的心浮躁不安的時候,匯報出來的研究內容一定也是毛毛躁躁的,不夠清晰。就是老師他就是在教導我們不管是做論文研究,還是做人做事,都不能夠浮躁,而是要踏踏實實。
所以學生分享這兩件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其實是想說,蘇老師他是學生在學術界可以說真正跟隨其學習兩年的老師,可以說是做論文研究的入門老師。而老師他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他就是純學術界的老師,但是卻對於學生在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態度方面,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學生就想說,我們當中有些學長就已經在讀博士,或許有些學長以後也會讀博士,進而成為一名大學的教授,在學術界任教,也會帶著學生在學術界產生影響力。其實就覺得學術界和非學術界都是相上的劃分而已,不管身處何處,都是可以做一個明師言傳身教,對學生和身邊的人產生這種潛移默化的好的影響,並且要將自己看到的學術界的不好的現象,做為自己學習和弘揚漢學的動力。學生覺得這就是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就正如佛陀看到眾生苦而要出家修行解決生死苦的問題一樣。
以上就是學生對於在學術界如何行菩薩道自己的一點體悟,有不妥之處再請法師慈悲指導。
成德法師:謝謝鄧同學的分享。她最後用佛陀的精神總結,讓成德想到《無量壽經》說「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都是和光同塵,就是所做的能夠啟發眾生,甚至能夠帶動眾生往正確的方向去走。就像佛陀他是王子,但是他把所有的富貴都放下,讓世間的人覺得,「那不是我要追求的嗎?鐵定有更好的東西。」就做這樣的示現,就可以啟發這個世間的人。那就像剛剛鄧同學一開始講到的,我們傳統整個讀書人學術界,寫的都是千古文章來利益後世,甚至於每一個讀書人,哪怕是個秀才,都是教化一方的社會穩定的力量。
鄧同學也很有福報,她念碩士,在國內念的時候,遇到一位這麼好的老師給她言傳身教,可能也是佛弟子吧,用信願行。而且也感覺她的老師也是在啟發她們,哪怕是做個PPT的一個字形,都要能夠為他人去著想,設身處地聽的人、看的人能不能看明白。其實這個就是落實「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哪怕是在做一個PPT都是如此。當然她的老師也是嚴師出高徒,也是有提醒學生不能做學問不認真,不能那麼毛躁。
而且剛剛鄧同學的分享也是,她在反思自己在聽師父講經的過程,有沒有真聽明白,還是愈聽反而產生了一些分別執著點。所以這個會聽很重要。老人家還有一個專題是「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裡面就是強調要善聽、善思惟。而鄧同學剛剛的分享她還包含了善觀察,她觀察到,老人家是強調學術界有這些情況,可是都是很真誠的透過一些機會在跟學術界的人交流溝通,學術界可貴的地方,老人家肯定;學術界不足的地方,老人家只是談自己怎麼做的,透過談出來,去觸動他們去思考,或者觸動他們的善根。她就觀察到老人家的行持。
其實這一段也是屬於我們第三個要討論的部分,就是老人家給我們弘法的啟示或者是教導。而且尤其是老人家自己的身教,老人家是禮敬諸佛,對每一個人恭敬。那每個人的優點他是稱讚如來,可貴的地方都讚歎他們;不足的老人家也是以自己先做到去勸他們,那也是廣修供養。老人家也是把六度、十願,都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了。而且剛剛鄧同學也強調,我們應該在學術界把這些經教能夠做出來,那自然他們就能夠感動。
以上回饋鄧同學,這些心得對於我們漢學院的同學,以至於未來每一屆的同學,他們在學術界建立的一些心態觀念,應該是很有幫助。也感謝鄧同學的分享,阿彌陀佛。
鄧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好,我們接下來邀請鄒同學來給我們做分享。
鄒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哥哥姐姐們,大家上午吉祥。學生就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一點,想將自己的一些心得供養給大家。學生對學術的興趣是從在漢學院上四書課程,受雪廬老人的啟發開始的。老人似乎不是很標榜學術,但是張老師在教學生的過程當中,讓學生感受到了老人在解釋經籍時用的外在形式,和如今自己要培養的學術能力,是有著很相似的地方的。所以在那個時候開始,老人幫助學生打破了對學術的偏見,也意識到學術它的積極的作用,然後學術它是要發揮積極還是消極的作用,是完全取決於我們怎麼去使用它。因為在那個時候意識到學術能夠給自己,也能夠給文化的弘揚帶來很積極的一面,所以那個時候就很堅定的說自己一定要掌握學術,擁有學術能力。
但是在學生的心中,學生覺得學術的意涵,它其實某種意義上它是一種話語體系,也是一種知識體系框架,只有自己能夠熟練的掌握這裡面的話語能力,並且熟悉它的這種體系框架,才能夠有話語權,才能夠去把古聖先賢的東西用今日的學術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記得很深刻,那個時候在漢學院吃飯的時候,黄老師總是會在飯桌上提到方東美教授。方東美教授給學生的啟發就是,只有能夠熟練的使用英文,熟練西方的學術體系,只有在這個軀殼下表達出中國有深度的哲學思想,才可能更加容易被西方的學者,乃至說是西方的民眾接受。在中文的學術的話語體系裡頭,如果能夠熟練這個學術的話,就可以架構我們跟主流學者接觸的橋梁。
但是學生心中的學術是有著一種想法,就是期許自己有一天能夠實現古籍的一種恰當的現代化。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它有幾千年的發展史,在每一個朝代、每一個時代都會有偉大的學者來承擔使命,完成文化的更新迭代,讓古籍中的智慧得到當前時代的詮釋,然後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這個智慧,讓更多人能夠去了解原來它不僅是古籍,它更加是我們今日能夠用到的這些智慧。
所以當學生在聽師父上人講經的時候,常常有聽到師父上人會引用現代的科學知識來說明佛教它不是宗教,而是一種佛陀的教育。而且老人家又編撰《群書治要360》,為現代人學習古籍提供了便利。這些其實都是學生的學處,都是把古籍恰當的現代化的一種方式。
回國以後給學生印象深刻的古籍現代化,是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錢先生的這本書裡頭解釋《論語》,他有很多新興的詞彙,而且他會針砭時弊。但是仔細的讀起來,好像說是很有新意的見解,其實裡面還是老祖宗的東西。所以在讀它的過程,是能明顯感受到先生對於古註的傳承,而這樣的一個註解在當代,就是更加容易引起這些初級讀者的一個共鳴。所以熟悉今日被主流所認同的學術,對文化的弘揚是極其有幫助的。
上面是學生對於學術的一種理想。然後我帶著這樣的一個想法開始進入學術的時候,就發現其實心中理想的學術與現實的學術路是很有差距的。回國這幾個月以後,感覺自己的修學就是有點險象環生的感覺。二O二O年的前幾個月裡頭,自己一度陷入了那種無所依據、疑而不決那樣的一個狀態。然後在那樣的一個狀態下,追究原因的話,還是感覺自己在傳統文化的根上扎得不夠深。因為在寫博士論文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查找資料,不僅是中文資料,還有英語資料,然後學生就開始跟著各種觀念一起跑,感覺知識確實是增長不少,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讓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第一,我對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的治學,就感覺自己所學的東西都是斷裂的,沒有辦法從點到線,然後再到面,形成一個有機體,讓自己消化和吸收。我剛開始的時候會一直安慰自己說:沒關係,做學術就是這樣子的,一開始都很破碎,慢慢的就能夠把它串起來。但是後來就發現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能夠串起這一些破碎東西的那根繩子學生是沒有的。然後這根繩子就是《論語》裡面所講的這種本,唯有本立才能道生,而這個本就是學生需要紮實的心性修養。一個人紮實的學習聖賢的原典,接觸和落實原典的時間愈長,心性修養的根扎得愈深,才有將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與生命息息相關的繩子。這是當時意識到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發現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解決不了自己人生當中實際的問題。而那個時候每逢遇到一些境界的時候,就形容自己好像很無助,站在碎冰上一樣,碎冰都是零散的,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實際沒有哪一塊能夠讓學生依靠。
所以這兩個大的問題,讓學生開始審視自己的治學之路,感覺自己雖然一直都知道師父上人一直強調解行相應的重要性,但真正出現一些狀況的時候,才明白解行相應的寶貴性。剛開始只是意識到很重要,但是現在就是覺得一定要這麼去做。學術要能夠熟練、要能夠掌握,德行也要不斷的去扎根、落實。如果要找到平衡點,或者說要讓兩者兼具,也許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歷練。感覺自己一直是偏,要麼就是偏向這一邊,要麼就是偏向那一邊。
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因為自己的想法都還很不成熟,甚至可能會有一些偏頗的地方,懇請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哥哥姐姐們慈悲指正。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鄒同學的分享,也可以感覺到她很有使命感,而且也有具體效法的榜樣,方東美教授、李炳南老師。而且剛剛這個詮釋也是《論語》裡面講到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個「故」也可以理解成我們五千年的經典,我們能深入有所領會了,那就能夠把它用在這個時代的生活工作、處世待人,因為這些真理都是歷久彌新的,一定可以利益現在人的修齊治平。所以為什麼老人家特別推崇《群書治要》?希望能夠利益到大家怎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人家還有一個比喻,就是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就像一棵大樹的整個根跟枝幹,就是整個主幹,但是它每一年都發新枝,但是每一年那個新枝都是根據那一年的陽光、空氣、水發出來的。所以為什麼每一個朝代都有為這些重要的經典做註解?那也是在利益那個時代的人。
同樣的,我們正在做這個工作,我們未來也會走入歷史。但是我們尤其在這個時代,大家對於古籍都不是很了解了,甚至都沒讀過,我們怎麼開出契理契機的新芽來利益這個時代的人,這個就是我們共同的一種責任、使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從大家的分享,大家都很有責任、使命,要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我們雖然現在在學術界裡面,但是我們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因為時代再怎麼變,我們得掌握不變的。因為假如時代變,變到最後把不變的也變了,鐵定會愈來愈偏、愈來愈亂。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家庭當中衝突很厲害,那是因為偏了家庭裡面的夫婦之道、父子之道、兄弟之道才會造成。可是我們偏掉了,不能說偏掉了那些部分是對的,那個就變成創新。他的創新是用,可是他的體假如是錯誤的,那他的用就是害人害己了。所以這個創新還得是在掌握了不變的原則之下去隨眾生心,那個創新才是積功累德,不然那個創新變成造業了。
剛剛您提的兩個點,我們就可以從《論語》當中、從佛法當中給我們一些啟示,就是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所以學習應該它是貫通的。孔子還特別問子貢,因為子貢特別聰明,還問子貢:「你是不是覺得我是多學而識之者與?」其實這些設問,孔子也是很對機,把學習力這麼強的子貢,記憶力也很強的人,也是透過這個在點化他,學習確實是要融會貫通的。我們《淨修捷要報恩談》強調的「廣學原為深入」,還有「專修即是總持」,而且是孟子講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都是全修在性,全性起修,全修是在性。所以假如是對這一些有認知到了,那應該就是能夠掌握不斷的深入,不斷的是把它貫通的。就像《論語講要》、《論語講記》,它們都很符合論文的形式,可是每一篇教誨都是讓我們回歸心性、回歸道德。所以應該是德行跟學術,它也是一不是二。尤其佛法說不二法,假如學術跟德行是二,那不就變二法了,就不是佛法了。
這一段最後再請我們院長給指導一下。剛好陳同學也有問了相對的這些問題,我到時候再post上去,大家可以一起來探討。最後成德再補充一點,就是因為剛剛鄒同學說她站在碎冰上,我腦海裡好像在浮現那種景象。成德是突然在她說的時候,我想到老人家在「十年因緣」,他跟隨李炳南老師的十年因緣的開示裡面就講到,學佛或者學傳統文化,最重要的是師承。這個就是強調到關鍵,還有它的次第。因為佛法、正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我們假如自己看很多資料,而沒有會歸到善知識所教導的綱領來會通的話,那我們看著看著,看著這個論文,看著那個論文,那個寫論文的人他還沒有見性,他也有他的分別跟執著,假如我們看的過程沒有辦法判斷,受他影響一點,受那個影響一點,最後看到自己都亂了,或者是說自己對自己的思想觀念都產生懷疑了。
所以一般學習的次第都是先求根本智,再求後得智去參學。假如沒有根本智,我們現在要到根本智,可能還沒有辦法一下到位,最起碼老人家分析的,最低標準要能判斷是非、善惡、利害、邪正、真偽,才可以離開善知識。所以成德也是很認可院長,讓院辦每天都在發或者是幾天發一次老人家的開示。我們在薰習過程掌握老人家的思想觀念,我們就會去判斷事情了,你接觸任何東西都能會通,他對在哪、他偏在哪你清楚,偏了也是佛法、也是教材,你就不會生煩惱了。所以老人家講的這些,其實對我們修學很重要。因為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商業界、還是任何領域,「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這個能穩得住,才能夠在這個行業來做好。所以師承成德覺得還是非常重要,以此回饋鄒同學。
鄒同學: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就第二個主題,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成德總結一下。因為之前我們有學習了,有發到這個平台上,學習了老人家的「落實六大,成就圓滿」的教導,還有黃念老提到的「德才學識量」,這裡面是把德擺在第一位,這個次第也很重要。就像古人說的:「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等於是器還有識都很重要,器是器量,就是度量。所以老人家特別強調學佛一定要擴寬心量,而且還要有見識。我們就這五點,我們具體來探討一下具體落在我們學習的內容。比方說德行,我們就前面討論的,首先我們要學習《金剛經》,這是心性之學,怎麼樣才是真心,不是用妄心,這個《金剛經》就很重要。我們也請法,我們院長也說可以挑裡面老人家講解當中很重要的一些內容、經句,來給大家教導,這第一個是《金剛經》。成德現在來匯歸起來,就是我們具體有這些內容之後,就可以安排幾位同學在未來幾個月的具體學習了。
成德這裡還有寫到,就是《勸發菩提心文》。因為老人家說六大,發大心、立大願這個部分。因為「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第二個具體的就是學《勸發菩提心文》。
在修學當中,首重建立正知正見,這個也是一個學習的重點,首重正知見。就像剛剛鄧同學在分享的時候,她說聽老人家講經,結果聽了可能自己產生了一些執著點,產生了分別執著點。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說,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要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就是這一些都是重要的修學觀念的建立,這個部分也是我們可能要重視的一個重點。
尤其老人家在講經當中提到三個老師,其中提到章嘉大師的時候就說,他學佛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幫他扎下去的。這句話對我們修學是關鍵,為什麼?因為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所以老人家整個佛法的根基是章嘉大師扎下去的,所以章嘉大師教給老人家的這些教誨,都是我們在學佛當中重要的正知正見。比方說章嘉大師就告訴老人家,你要看《釋迦譜》、《釋迦方志》,其實就是一定要依止根本的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為什麼探討第三個重點?就是要依止佛陀的智慧還有他的教誨,甚至於是他做出來的這些做法,裡面都有很深遠的含義在裡面,我們得要把它明白。包含章嘉大師告訴老法師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句話就很重要,不然學著學著就著在相上了。
所以這一些知見,包含什麼叫懺悔?後不再造。這些認知沒有到位,愈學可能會延伸出一些煩惱,都不知道怎麼樣排解。但是老人家有章嘉大師扎的根,而且我們現在透過老人家來講解這些章嘉大師教的,我們就更能夠在我們當下來深入來用。這是德行的部分。包含大家也都有強調到要扎三根,所以現在院長帶領我們學習七個及時,這個都是在扎根。
請教大家,除了剛剛提的《金剛經》、《勸發菩提心文》、建立正確的修學觀念態度、建立正知正見,還有沒有想到什麼內容?大家可以提出來。好,待會有想到都可以再提出來。比方說成德剛剛又想到,老人家說學佛學釋迦牟尼佛,學儒學孔子,學道學老子,他們都是很具象的榜樣,整個《論語》當中、四書當中,甚至於是十三經當中,孔子留下來哪些榜樣給我們?假如有同學把它蒐集好,我們很具象的來效法。可以大家分工,把這些最重要的內容都可以去查找,然後把它匯整好,用很精煉的文字把它整理好,我們一看就明瞭,大家都可以廣修供養。
第二個,才能。成德目前就剛剛前面大家的討論,成德想到的是英文能力。因為要做東西文化的使者,所以英文是一個重點。再來還有講課的能力,是「內典講座」這個題目、這個內容,《內典講座》裡面包含「實用演講術」。再來包含現在跟大家交流的社會教育的這一塊,都屬於才能。還有就是我們儒家講的「游於藝」,游於藝之後他重點是要「依於仁」,透過游於藝來提升自己的修養,也是跟大眾結緣很好的一個方式。這裡面可能就包含書法,書法的能力。我們的同學們每一個從漢學院走出去,都能教有緣的人、當地的人書法,書法也是修心。甚至於從書法還可以延伸出做人、做事,間架結構,那些都跟做事這些道理是相通的。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想到什麼?太極拳。就像弘一大師,他用書法也跟眾生結了不少法緣。成德還想到說以後比方說有好的古琴老師來教,古代讀書人是沒有一天不彈琴的。
這個是才能,有沒有大家還有想到什麼的?禮樂射御書數,這個禮也很重要,游於藝的話,這個《常禮舉要》也要有人專深入、專來講,大家也可以用在整個生活工作、處世待人。當然李老師有負責這一科,我們老師、同學們也有發心可以深入的,到時候我們這些常禮舉要都展現在我們接待外賓、應對進退當中,也是一種文化的展現,也是在弘揚。大家有想到可以再提出來。
我們第三個,學問。成德現在講的應該說是所有我們漢學院的學生,在校甚至畢業要積累充實的能力,以至於可以在未來弘揚漢學,現在跟未來弘揚漢學。內容可能會多一點,但是我們現在碩士碩二的同學他已經完成論文,到他比方說接了任務,或者離開漢學院的時候,在這幾個月可能我們討論出來的這些內容裡,再揀選一些他們可能是比較最需要的來學習。
第三,學問。這個都是屬於老人家講的固大本,漢字、文言文,包含深入經藏、四書五經這個部分,甚至於還能夠延伸到大乘佛法,這個都屬於學問的部分。
第四個是見識。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要閱人無數。有一些批評的話,比方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句話也不是經典的,但是假如我們用正向的態度來接受這一句話,那為什麼會百無一用?那是因為讀的都落入理論,不能夠知行合一、解行相應,那就變成執著在理論上,一執著了,這些東西就用不出來了。能夠常常去增廣見聞、去鍛鍊,可能對於見識就不一樣了。
比方說舉老人家來講,老人家就是因為去了聯合國,他才很震撼,說連搞和平工作的人都對恢復和平沒信心,那這全世界最大的危機,不是環境、不是經濟,不是這些東西,是信心才是最大的危機。老人家講出這一句法語,跟他經歷這些事是息息相關的。然後老人家說,那些專家聽完跟他說:「你講得很好,是理想,做不到。」老人家說當場是冷水澆頭,當頭一棒,終身難忘。所以老人家都說,他回家鄉辦教育中心是被聯合國逼出來的。因為感覺到這個時代,你不做出來,你講得再好,人家不相信,你拿證據來。就是老人家這一段,不只是從經典當中領悟的,他是因為經歷了一些事之後,對這些經典、對這些事情的感觸特別刻骨銘心。所以這個也變成因為感受太深,也變成他老人家的一個隨事菩提心,就是因為經歷了事情,知道這個時代眾生需要什麼,然後自己也有去承擔。就像老人家說,做這些傳統文化的事,照以前來講,不是出家人做的,出家人以前是專講佛經,但為什麼現在不得不做?因為現在的人他不懂這些老祖宗的倫理、道德、因果,那假如我們不去做出實驗來,不去摸索出一條路來,那就不慈悲了,現在的人都不知道人生怎麼走了。
所以「幸福人生講座」,這個是老法師取的名字,就是希望透過老祖宗的智慧,讓人不要再往錯誤的方向,能走回真正的幸福的人生路。所以老人家是展現出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因為參加聯合國會議,了解到大家都不相信了,接著怎麼辦?自己代眾生苦,來做這些事情,來證明給大眾看。結果您看他老人家為了證明,自己講經一輩子,自己又去團結宗教,自己又去帶動宗教回歸經典、宗教互相學習,這個真的都是給我們表演代眾生苦。隨緣妙用,隨著在新加坡的緣,然後把九大宗教團結起來,把最複雜的宗教跟宗教之間的問題,全世界都不敢碰的事情,老人家把它用那麼短的時間團結起來,然後又把《華嚴經》的事事無礙表演給我們看。其實這些都是對我們弘法的啟示跟教導,身教。所以這個是第四個,要有見識。
所以也希望在同學們放假期間,我們可以把所學的出去做供養。到倫敦、到利茲,或者到劍橋大學,或者到巴黎、德國,甚至於是美洲、巴西,還是東南亞,回到國內,都可以,這個就增廣我們的見聞了。所以這個是第四個部分,就出去鍛鍊。
再來,可以從師父上人的弘法經歷,甚至是祖師們的弘法經歷,來得到見識。所以善觀察的人,他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了。最近像楊同學她在看《九十年譜》,那就已經記載了老人家一生弘法的路,我們內行人看門道,就可以學到很多了。老人家怎麼本土化、怎麼現代化,他是怎麼做的?這個見識當中還有比方西方的文化史,我們要做東西文化的使者,可能東西方這些文化史都要了解。你一開口人家覺得你是懂行的,他很歡喜跟你交流;你一講他覺得你根本都不了解我們,甚至是誤解我們,那可能就話不投機半句多了。所以第四個是見識。
第五個是器量,器量,度量。當然在這個見識當中,它還牽扯到老人家常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我們也要去力行,就像同學們也到了比方說在祭祖法會當中去做供養,有到斯旺西還是到利茲這些都是。因為落實六大裡面有強調,最後兩個是修大行、證大果,這個大行裡面就是教學為先。
最後是器量,器量就是老人家說的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就像我們第一次也把劉素雲老師對我們的勉勵,跟大家做了一點分享,也有把完整的發上去了。這裡面尤其劉素雲老師又強調,要依師長創辦漢學院的願跟創辦和諧博士班的願來做的話,那我們的心量要能夠像虛空法界一樣的廣大才能做到。尤其我們可以落實在示範鎮的建設,我們把這個蘭彼得小鎮透過東西文化、透過漢學,我們來帶動,讓這個地方民風非常好,那也給世間人一個樣板的話,那大家也對東西文化都有信心。這一塊,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在參與一些活動,包含溫馨晚宴,包含去撿垃圾這些事情,也都是具體在落實了。
我們不要小看一個蘭彼得小鎮三千人,真的大家都融在東西方的文化跟漢學當中的話,以後只要走到這裡來的人,可能我們還沒講話,他就已經感覺到氛圍了。人他其實都是很敏銳的,他一感覺到了,他就會生歡喜。所以在這個時代樹立一個榜樣,確實是很大的貢獻。我們期望十年、二十年之後,蘭彼得小鎮可以成為東西文化的一個大學城。十年、二十年之後,和諧博士班發展成宗教大學了,我們漢學院發展成漢學大學了,那到時候可能說不定不會輸給劍橋大學。「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我們共同發心,能夠建設成這樣殊勝的一個文化示範城鎮。
這以上是就德才學識量,成德能總結想到的部分。不知道諸位仁者還有沒有要補充,在這五個方面具體的一些事、內容或者做法?
黃老師:阿彌陀佛,德師好。
成德法師:黃老師您好。
黃老師:想到一個就是因為我們是在國外,其實這個《弟子規》、《德育故事》還是滿重要,尤其如果是在華人圈裡面,因為他們對這個接觸比較少,是不是這方面也可以來做弘揚的工作?謝謝,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因為我們弘揚文化,尤其漢學這個部分,也是要由內而外、由近而遠。而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所以其實全球的華人,尤其是在海外的,他們對於他們後代的子孫能不能夠學到傳統文化,真的他們是非常著急。我們剛好又是在英國辦學,所以這個部分,假如《弟子規》,這個家道的部分,還有八德這些德育故事,我們的同學們也都能積累,一有緣就可以去在英國或者在歐美做法供養,這個也屬於德行跟學問方面都算在內了。謝謝黃老師給我們提的這個重點,阿彌陀佛。
黃老師:謝謝德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還有沒有其他仁者?
劉同學:阿彌陀佛,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您好,請說。
劉同學:學生是想就關於剛才第二點,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想有一點供養大家。學生昨天有在看《雪公師訓集錦》的時候,有看到雪公太老師他有講到行菩薩道的十個標準。學生覺得說在學術界行菩薩道,真正行菩薩道如果能立得住的話,這個是一個根本,所以就想要把這十點發在skype裡面,供大家學習。
成德法師:太好了、太好了,謝謝您,再麻煩您把這十個標準發給……
劉同學:謝謝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好,謝謝。所以我們也很有福報,我們師父上人還有李師公這些他們都積累了很多智慧來護念我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有想到提到的?
楊同學:法師好,這裡是學生。
成德法師:妳好。
楊同學:學生剛才也是聽鄒妹妹分享的時候,突然有想到自己在寫畢業論文的時候,當時就是周故院長有說的一些話。就是因為當時學生論文的題目,大概的意思是說,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實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教誨。然後主要也是從《論語》裡面找到一些教誨,如何把它落實在家庭教育中,幫助父母給孩子扎根這些方面。然後學生就記得當時周故院長他說,現在學術界有很多人他們會學很多的教育理論,但是比較缺乏具體要怎麼樣去做,怎麼樣解決具體的問題。
成德法師:對。
博涵學長:所以周故院長有期許學生說,如果以後能夠把寫的這些理論真正的去落實,然後不斷的去深入,就是能夠幫助社會去解決具體的這些問題的話,會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周故院長也期許學生,如果以後繼續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話,可以把它做出來,然後如何去應用這些,可以往這些方面去深入研究。所以學生就感覺到,其實周故院長他在學術界已經是非常深入了,但是他老人家也是很強調說,怎麼樣把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在我們的生活中去把它運用出來,用於解決實際的社會中產生的這些問題。其實也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自己去創新一些什麼,就是把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怎麼樣把它用在現代社會,把它給用好。這是學生的一點體會,謝謝,謝謝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楊同學。所以為什麼周故院長這麼強調這一點,包含老法師也說,這個時代對整個傳統文化貢獻最大的就是做出榜樣來。因為學術界積累的理論不少了,但是假如沒有做出來,可能這個時代的人覺得那個只是一個純理論而已,甚至是把它覺得那個過時了,用不上了。
所以老人家回故鄉辦學,以至於他特別強調,有二十個企業能夠落實傳統文化,那這樣傳統文化就可以弘揚開來,其實這個裡面最核心的就是一定要有榜樣出來。所以我們也期許我們漢學院也是整個學術界的榜樣,就可以帶頭了。甚至於是落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我們自己當學生是當學生的榜樣,當老師是當老師的榜樣,當護法是護法的榜樣,那我們有這種使命不斷的去積累,我們都可以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就可以出去做供養。
因為時間已經太晚了,所以就第三個主題,有仁者也有準備要分享,好像楊同學也有準備要分享。那我們就下一次再由有準備的同仁先跟大家分享,你們準備的東西也可以先放到平台上去。像剛剛成德還寄了一個是老人家的手書,他在自己修行,對未來弘揚佛法的路的一些自我期許,也可以提供給大家行菩薩道的時候做參考。
最後我們再請院長給我們做指導,阿彌陀佛。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院長:非常感謝成德法師帶領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也是我們漢學院為什麼要來辦學的一個方向,既是我們最初的這個宗旨,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大家學習告一個段落,然後能夠在這方面來落實,這個非常重要。對於大家未來的一個方向很重要,也是給還在校的同學們很好的一個榜樣。
關於鄒同學剛剛提的這個問題,相信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會有這種情況。事實上妳要的那一根線肯定是妳自己心裡已經有,只是說可能妳還沒有發覺。我們跟其他學界的一個最大的差別是,我們自己已經有我們自己的一個方向。就是在道跟術來說,如果學術算是術的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只是說當妳在研究這些資料,當然是很廣博,妳要在裡面就像妳說的好像站在碎冰上,妳沒有一個很穩固可以踏腳的地方,妳還沒有把它串成片。在妳研究的過程,難免是這樣子,就是因為妳要選的東西太多,妳還沒能夠把它貫穿起來。但是這只是一個過程,如果妳繼續來深入,應該妳把它串起來這個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心裡面的那個道。
我們也聽在這邊求學的同仁講,在西方的哲學界,因為他現在在學哲學,問哲學的教授,有時候教授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哲學界他不同的見解太多了,所以他可以學很多,知道某個人怎麼講,對於一件事情什麼人怎麼講、什麼人怎麼講,但是最終是沒有結論的,他也沒有他自己的一個主見可以給你答覆。你問某人怎麼講,他可以給你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你問他最終是什麼答案,他也沒辦法給你答案。這個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他學得很廣博,但是他最終沒有一個定見、沒有一個結論,也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做為自己人生方向的一個目標。
在這點來說,其實我們都比他們要好很多,我們都已經很清楚什麼是道,什麼是正確的。也就是德師一再強調,是不可變的東西,你不要做學術最後做到後來,把那些很重要的東西你都懷疑了,都把它變了,那麼你就迷失了方向。我們其實很清楚,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在哪裡,做人應該怎麼做,我們已經很清楚,這個道我們是已經有掌握了。只要你掌握這個道,你暫時可能在術的方面沒有很完整的貫穿的一個,但是終究你能夠把它貫穿起來。所以這個也是我們要建立自信的地方,不然的話我們進入到我們不熟悉的領域,我們要學很多的東西,看很多的論文,可能會有那種迷失的感覺。但是事實上那條線並不是從外面求的,而是其實我們自己本來就有,只是需要時間我們再去把它肯定起來,這樣子。因為不是很清楚鄒同學她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所以只能夠提供這樣子的一個給妳做參考。
鄒同學:謝謝院長。
院長:勝妙就講到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謝謝院長,也謝謝諸位今天發言的仁者們,大家都是體會得很深,還都提供了很寶貴的意見。好,我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交流到這裡。祝大家用餐愉快,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2022-07-08
108:12
comments
No Rating

社會教育研討02_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我們今天大家一起探討的內容是三個項目。首先是剛好當前碩士三位同學她們交完論文,也有參與了《太上感應篇》的學習,我們先請她們,或者其他的老師們、同學們有參與到課程的,也都可以來分享,或者有什麼聽課之後的疑問,也可以提出來大家探討。好,首先先請哪一位?我們採取自願。
楚同學:法師好,學生先來分享吧。
成德法師:好。
楚同學:我看其他兩位還沒有說話,那學生就先。
成德法師:歡迎您,長者先,你們三個妳最大。
楚同學:院長好、法師好,還有老師、各位學長好!學生分享一下這段時間學習《太上感應篇》的感受。首先就感覺到這門課,學生心裡面有一個名字,感覺可以是「成德法師說故事」。在聽課的過程當中,我自己感覺像在看電影一樣,就是法師在講的時候,把那些人物的心理還有這個故事的過程,就講得特別活靈活現的,講得很清楚,我感覺眼前在放電影一樣。那個經文它本來文字很簡約,可是加上這些講解,還有道理的分析,就覺得聽起來很清楚。每一個條目當中的心態跟自己一對照,就會發現原來生活當中,自己的煩惱習氣本來平時都想不清楚的,可是這樣一聽就覺得很細緻,都能對上號了。會感覺到這些裡面講的這些反面的不能做的這些事情,自己大部分都有在做,都有做過。而且就是有這些煩惱習氣的時候自己也很不舒服,可是也看不太清楚,這樣在課程當中,聽了以後會感覺到這些習氣的來源是什麼,它的表現又是什麼,就很清楚了,這樣一對照。這是從內容上來講。
然後第二是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感受到法師講課時候的一種慈悲心。就譬如說在講到故事當中的正面人物的時候,就非常的是很讚歎他們,而且還會分析下來這個人當時他的用心是什麼。這樣聽下來以後,就感覺到好像那個人的用心到自己心裡面了一樣。然後法師在講到反面人物的時候,也是就是一種比較憐憫的心態,沒有說過多的去批評他、譴責,而是感受到一種,就是那個語調都會變得很溫和,比較有點低沉輕柔的那種語調,在講這個人他的錯在哪,他的心上是哪個方面有偏差。會感受到對這樣的人物一種悲憫的那種心情,自己在聽的時候就會很受感動。
再對比自己以前,記得有一次之前在分享從跟著潘老師,我們三個跟著潘老師去外面的大學,杜倫大學去聽潘老師講課。學生回來分享的時候,就感覺到看自己的老師哪都好,跟別的那些當地的老師講的一比較,就覺得潘老師講得真是太好了,怎麼怎麼好,這樣好那樣好,然後就覺得那些西方的文化,那些學者他們的欠缺怎麼怎麼樣。就以這樣的心境,自己以為自己收穫很大。可是講完以後,有一位同學就給學生發了一個信息,就說到好像聽出來我對西方文化有一種非常……就是覺得人家不怎麼好,好像自己的文化好,這樣對比的一種心態,就聽起來……當然,這位同學說得非常的委婉。然後自己又看到自己的那個不足,就是分別心很重,一種好惡心很重。可是這次在聽法師講課的時候,感受到的不是好惡的心,也不是愛憎的心,而是從頭到尾的是一種慈悲心,無論是對什麼樣的人都是這樣的一顆心。這樣兩下對比一下,就會對那句話說,「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感受得就很明顯了。
還有一點就是學生感受到法師講課的時候,會感覺到那顆恭敬心讓學生很感動。就譬如說法師講課的時候,每個字講得都很清楚,每一句話都是輕輕的講出來,很清楚的講出來,用的語言也很平實、很樸實,可是就會感覺到講的時候是出自真心的在講話的。包括在翻書的時候,非常輕輕的、非常恭敬的翻書,還有看到法師書上貼的那個標籤都是非常整齊的。就是所有的這些小細節會感受到那顆對待書本也好,還有對待這堂課也好,非常恭敬的那顆心。包括到最後課程結束以後,法師說,我還欠大家兩節課,最後會錄,就是錄下來會補上,就讓學生特別感動。想想自己如果上完課了,終於上完課了,感覺解脫了。可是課程結束了,法師感覺還是要把這個課程講圓滿,還說欠大家兩節課,學生就特別感動這樣的一顆存心。
還有下面的一點是我自己在生活中的受用。這段時間因為聽課的時候就是讓自己專注的去聽,什麼都不想,感覺是一種沒有求的心態在聽課,會感覺到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心境就發生了改變,好像也沒有說有個目標我要做什麼,可是收穫的反而比有目標的時候收穫的還要多。當然有一個客觀原因,也是因為現在沒有課業的壓力,不用會想著聽課的時候我要做報告,這些念頭都沒有,所以在聽的時候是用心去感受這門課。在生活當中會發覺自己的變化,譬如說我現在在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那個心境不一樣,感覺講出來的話語、語調也不一樣。以前打電話的時候就會想,我要幫媽媽解決這個問題,好像是有目標的,當我道理講不清楚的時候我自己就著急了,然後問題沒有解決了,放下電話心裡面還會有煩惱。然後現在感覺跟媽媽講話的時候沒有求了,不是說以說服媽媽的心態去聽媽媽講,而是就是在心與心交流這樣的一種心態,就像我在聽課的時候這樣一種心,哪怕這個問題我也講不清楚這個道理,但是還是會跟媽媽說:我能理解,我感覺修行的確是很不容易,我自己一個人都這麼不容易,何況媽媽在那樣一個大家裡面要照顧那麼多人、那麼多事,更不容易了。就覺得這樣下來這一番談話,無論我有沒有把這個道理講出來,可是我們兩個都比較心是平靜的,感覺心裡面會很舒服。
還有平時在做事的時候,就像早上給大家做飯,剛開始做的時候興致勃勃的,後來就有點懈怠。然後在這段時間去練習專注的聽課,會發覺這種珍惜的心有了,就覺得這樣有機會為大家,供養大家早飯,很珍惜很難得這樣的一個機會,也會學賀學長一樣,做飯之前查一下菜譜,怎麼樣能夠珍惜這個機會把這一餐飯做好。還有在拿菜的時候,就覺得拿的那個動作就不一樣了,會很輕柔的,感覺這個很珍貴的,去切菜的時候都會很認真的去對待它、很感恩的對待它。就會感覺不知不覺的會察覺到一點變化,就覺得平時之前的時候感覺做事情、學習,心裡面的確是有求的,現在沒有求的時候,才感受到什麼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個薰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它是不知不覺的起變化的。
還有就是聽到那四個字,「法音宣流」,現在感覺到這四個字講的真是太好了,就是聽課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它是流進來的,不是塞進來的。
還有一點就是自己以前愛挑剔,挑別人毛病,包括在以前聽老師講課的時候,甚至都有挑剔的心態,如果發現老師哪一點講錯了,就感覺好有成就感,就想我自己還是挺了不起的,我發現了,但是那時候就是會以一種成就感的心態去告訴老師。但是現在這次在聽課的時候,也會發現法師在講的時候會有一點點偶爾很少很少的口誤,可是那個心態會覺得這個沒關係,這個又不影響大家理解,我們能懂得法師講的這顆心,知道對經文的理解也不會有偏差,就會覺得這完全沒有關係。反而法師這樣的一丁點的口誤對自己來說都變成了一種鼓舞,就會覺得你看也沒關係,這不是講錯一點點,犯一點小錯誤,也沒那麼緊張,也沒那麼不好。自己反而因為這個會放鬆了,就會覺得會原諒自己的一點過失,會覺得下一次改了就好了,就不會像以前那麼對自己很苛刻,對別人也會很苛刻。會對自己有了一點點的寬厚,對別人、在看待別人的時候,會更多的去體會別人的存心、用心,而不會去看外在的表現出來的這些有形的東西。
學生主要分享這些,感觸是非常非常多,主要是想分享這幾點、匯報這幾點。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還懇請院長、法師、老師和學長們能夠慈悲的告訴學生,好讓學生有改進。感恩大家,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的分享。楚同學也是很寬厚,其實成德是口誤很多,她們比較寬厚。也感覺到現在這個Dawson(學生宿舍)的磁場應該是非常好,因為他們的廚房就是道場,他們都是幾位普賢行者在那裡做飯,改天有福報現前的時候再去參學。
剛剛楚同學一開始有講到,就是我們進行這個課程可能是講的故事比較多。這個對於我們講學,或者是對社會大眾,老法師也是都教導我們,要契理,還要契機。現在的大眾他可能或者是從小他對聽理就產生一些牴觸,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學校。或者是說現在的人他整個讀書、做事都很不容易,都好像一直趕、一直趕,快快快,人的悟性都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比較削弱。所以一下子講理太多,可能就會打瞌睡了,就提不起勁來。所以這個時候透過講故事,大眾可能他的興致比較容易提起來。我們也從老人家他在開解每個故事當中,他是以事顯理,就能把一個故事當中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或者在修學上最重要的一些重點,老人家就娓娓道來,就把它給點出來了。所以在他很歡喜聽當中,又能把這些重要的理讓他給記住,能夠深入他的心,所以這個也是把理事圓融用在講學上。而且我們可以發覺,奇怪了,同一個故事,這個老和尚講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不知道聽了多少遍,怎麼每一次聽那個味道更濃?那這個也是我們的學處,就是老人家每一次都是很真誠的講每一個故事。甚至於從老人家這個真誠心當中就起了交感,跟祖師大德交感、跟古聖先賢交感,也跟我們的恭敬心、我們想學的心交感,這個就師資道合。所以老人家為什麼弘法他的法緣那麼殊勝?它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我們俗話說內行人看門道,這個就要看我們要會善觀察、善體會、善思惟。我們能遇到老人家這麼好的大善知識,包含他一生的修學、他的講學,我們只要善於觀察,那就像一個寶庫一樣,讓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而剛剛楚同學也是講到,好像在學習的過程,自己的生活受用不一樣。其實這個也跟老人家他講每一句經教,他都會把它延伸到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老人家他這麼有耐心不斷提醒我們,道理是解,真正行一定是落在這一些地方。同樣,《彙編》也很慈悲,它也是積了不知道多少古聖先賢的愛心,他們的良苦用心,才註解得這麼完整,裡面也是理事非常的圓融。
剛剛也還提到就是我們在講這些例子,其實也是遵循老人家的心境。老人家也是把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在他的講學當中表露無遺。比方老人家一提到比方說佛門,或者哪一些社會現象,老人家就會說這是我們四眾弟子的責任,這個就是嚴於律己,反求諸己的態度,就是忠;一看到別人的不足,老人家就會引《無量壽經》的經文:「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個是恕道。
成德自己是感覺到遇到老人家實在是太大的福報,因為孔子的教導,還有釋迦如來的教導,怎麼落實?老人家他都表演給我們看,他證明給我們看。所以好像每一句看似比較艱深的經句,不管是《中庸》的還是大乘經教,只要想想老人家是怎麼做的,好像那個經句它就活起來了。像《論語》裡面講:「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說:「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我們又親自看到老人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國家的總統,很多的大使,甚至是一些部長級的人,都會跟師父請益。我們都曾經坐在客廳裡,有負責人來了:「清場清場,某某國家要來問內政問題了,大家不方便聽,請出去。」我當下就聯想到,你看老人家現在他立身行道,已經能感得這麼多不同宗教的領袖,跟國家的這些領導者來向他請教,而且非常信任老人家的修養,不會把這些事給講出去。所以經典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人生只要依教奉行都能達到的境界,它絕對不是束在高閣上高不可攀的理論。
包含老人家他在看事情,他也指導我們要有前後眼。當我們看到造惡的人,我們有前後眼的時候,我們馬上不是著在他偏頗的行為而生氣,而是可以看到假如他沒有轉變過來,他必墮地獄。我們常常在讀誦大乘經,包含《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講:「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眼前就是我們有緣認識的人,我們不只不應該跟他對立,不應該瞋恨、指責,反而應該憐憫,因為畢竟我們學佛了,不會著在眼前,可以看到過去,可能是他的所謂「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還看到他的未來,這個必墮三惡道。那我們能不能好好的跟他結個善緣,能夠讓他對聖教產生好感、興趣,說不定我們就是轉動他命運的一個增上緣,因為老人家也常常以為人演說來期許我們。
還有提到出外去參學,自己有看到自己的愛憎心。所以楚同學也是很有福報,還有善友提醒她,因為可能是聽她講話,感覺好像東西方文化有這種高下見、愛憎。所以福在受諫,她聽了這個同學提醒,她也能很珍惜、很歡喜,這個是有福報的。
還有就是她有提到說,她自己覺得心境有在改變,她也分析到說,可能是這段時間比較沒有壓力,論文交了。其實這也點出來,我們的身心愈放鬆,學習的效果愈好。當然每個人所處的人事境緣都不一樣,但是怎麼樣來調這個心,怎麼觀心為要,怎麼讓自己的心,所謂平常心是道,這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重點。
所以《格言聯璧》有一段話對我們研究學問、修身還是挺重要,提到的是「探理宜柔」,我們要深入教理要柔,身心要很柔和、很放鬆,「優游涵泳,始可以自得」,這個自得就是身心一放鬆,看到什麼有悟處、聽什麼課程有悟處;「決欲宜剛」,面對欲望現前,那要很剛猛。為什麼?這個假如調伏不了,可能就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決欲宜剛,勇猛奮迅,始可以自新」。這個去對治習氣,不管是貪瞋痴慢,能夠這麼下決心這麼勇猛,才能夠調伏得了。所以《格言聯璧》這些人情事理,包含修學,都有不少很寶貴的提醒。
她還有提到跟母親談話,她也有觀照自己的心念有著急,也觀察到說自己的心態不應該是去說服母親。其實這個就是老和尚特別強調的,要放下控制的念頭。那個說服其實就有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對立的念頭。更重要的是能夠同理心母親的感受,她的生活處境,這樣才能跟母親交心,而不只是講道理而已。尤其面對最親的家人、朋友,我們說自己人,假如達到這樣的因緣的親戚、朋友,我們說要講情,不要講理。有時候講理有高下要求的時候會傷了情,其實傷了情,也不在理當中了。所以這個都是我們在生活處事要去練的。就像《增廣賢文》說:「賢人爭罪,愚人爭理。」這個其實都飽含對人生的閱歷,也是我們自己在處事當中可以去觀照、去受用。
同樣是做飯,幾位同學他們反而當作是在修鍊,歷事練心,他們的心境都轉成非常珍惜可以去服務、可以去供養大家,所以廚房就變成普賢菩薩的道場,禮敬諸佛、廣修供養的地方。
以上回饋楚同學,謝謝她的分享。阿彌陀佛。
楚同學:感恩法師。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我們看還有沒有下一位同學?
賀同學:那就學生來分享、來報告。
成德法師:好。
賀同學: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上午吉祥!學生跟大家匯報學習《感應篇》的一點心得。課程中的這些體悟,其實跟楚姐姐一樣,在這裡就不重複了。學生這段時間聽課,尤其是聽法師的課後,跟本科的同學們討論,感覺特別的受用。因為陳學長提出了「治學十問」,問問都深擊靈魂深處,法師對這些問題的一個回饋,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歸結道來學生的理解就是,法師其實是在跟我們一再強調不二法門,就是在任何境緣之中,都要去掉這種分別、揀擇的習氣,只有當我們的心用對了的時候,不管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念佛,都可以無入而不自得,去體驗其中的這種清淨和自在。
以下就從四個方面來匯報自己,就是對這句話的落實中的一個體悟。第一個方面就是剛剛楚姐姐也有提到的做飯,其實一開始會覺得,因為自己是做晚餐,吃飯的人也少,就覺得正中下懷,肯定就不怎麼要做,稍微應付一下就可以過去,就覺得不會耽誤太多時間。但其實這個時候就已經是有對立了,就覺得可能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是需要花時間,然後做飯可能自己不是很感興趣,就去應付。但是後來想起之前黃老師跟我們講過,韓國有一位比丘尼師父,她就是透過在廚房中做飯來廣接大眾,她用她的這顆清淨心做出來的飯菜,讓人看到、吃到就會得到一種身心的滋養。所以就會覺得說,為什麼要有這種分別的心,為什麼不能夠把做飯也當成是一種修鍊、也當成是在念佛?所以後來在做飯的過程中,就會去查找一些菜譜,然後也會發現在做飯的時候,感覺就像在從事藝術創作一樣,要怎麼樣能夠讓它看起來更好看?然後吃起來口感會更好?就覺得當自己放下這種分別的時候,投入的去做的時候,會感到一種很深很寧靜的愉悅。當然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繼續下功夫。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學習《禮記》,查找一些資料的這個過程中。一開始也是會覺得有一些東西,也會覺得就是有一些技術性的上面的時候,就會覺得說這個好像不怎麼要動腦子,因為學生習慣就是很喜歡動腦子。後來也覺得這也是其實自己心中有對立。後來就覺得說,這樣不用動腦子更好的,可以拿來修心、來修定。就譬如說把東西貼到PPT的模板上等等這種,就會覺得說這個過程中也會覺得非常的享受。另外的話就是有一些資料找不到的時候,就是會了解到,譬如說像陳弟弟他就特別神通廣大,有很多的查學術資料的鏈接,以前也是不知道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其實是可以,就是當你發現自己很多的侷限,不會去做的過程中,你就會去請教,在請教的過程中就會廣結善友,然後從每個人的身上去吸收不同的長處,就也會覺得說當放下這種對立的時候,突然之間就會覺得其實是有很多很多學處的。
第三個方面就是協助黃姐姐整理物資的這個,一開始也是覺得說自己連數字都數不清的人,然後來管理物資,簡直太……就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且也覺得好像不是很有趣的感覺,一開始也是有這種對立的心態。但是後來在跟姐姐一起做事的過程中,發現姐姐她真的非常非常的認真,她對待物資,她看到的不是說這個物資,而是看到這物資背後,關係著整個漢學院所有的師生的健康,關係到整個漢學院的防疫,甚至就是防疫做不好的話,會影響到整個漢學院的各個方面。就是姐姐她會從這方面去想,所以她對待物資的態度是非常的一絲不苟。而且就是有的時候姐姐讓學生把一些東西,之前一個學長數過一遍,在交接的時候還要再確認一遍的時候,其實一開始心裡面並不是太樂意,就覺得說這不是做重複的工作嗎?但是後來在做的過程中,確實發現因為各種原因還是會有一些出入的時候,才理解到姐姐的這種用心。然後也會理解到其實姐姐挺不容易的,她自己要承擔這麼多事情,然後她在忙不過來的時候,需要我們協助的時候,也許還要面對可能我們不樂意,或者心裡面的這種不樂意,所以就會更加的覺得非常的佩服和讚歎姐姐。所以就把原來的那種心態轉變過來,然後就會想說,只要自己是能幫到的,就一定要好好的去協助姐姐,然後也會變成非常感恩這樣的一次機會。所以這也是在落實要把心用對的這樣的一個案例。
還有第四個方面就是在英文學習的方面。之前的話可能學習的時候,其實心裡面還是會有擔憂,覺得自己從小就是……雖然說雅思過了,也來漢學院讀了兩年,但畢竟是沒有什麼基礎的,都是突擊上來的。所以不管是詞彙,還是語法,還是什麼,其實都是很差的,然後很多時候都是把句子放到百度翻譯裡面,讓它先翻譯一遍,自己再稍微改一改,就這樣弄出來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看到自己跟自己,自己目前的程度跟想要的程度之間的這個巨大差異的時候,其實是有擔心和焦慮的。但是一想到說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是念佛,就不應該有這種過去、現在、未來,還有這種擔憂、各種二元對立的心。後來就會提醒自己,不要去看差距,本可以反過頭來看看自己已經取得的成果,哪怕是記住了一個單詞,也會覺得那不是比之前也是有進步的嗎?因為院長也跟我們說過,就是我們的心其實就是一個小孩,你要用心的去呵護它,當你去鼓勵它和呵護它的時候,它就會變得愈來愈有力量。所以就在這個過程中,也就逐漸學會去放下那些東西,然後用清淨的心,用這種呵護的心態來學習的時候,也會感覺會不一樣。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覺得法師的這一句開解真正的在生活中去落實的時候,是發現它可以貫穿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的,而且在這個做的過程中,真的是深入一分就會有一分的法喜。所以非常感恩有這樣的機會去學習,同時也有這樣的機會,這麼多的良師益友幫助我們去更深的領悟這些經句。以上就是學生的匯報,懇請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慈悲賜教,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謝謝賀同學的分享。我們也從賀同學的分享感覺到她也是很善學,她也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她也很惜緣,對於像剛剛提到黃老師分享的那個韓國的比丘尼,這麼精闢的一個故事,做飯也是菩薩道,她有把它記住了。包含提到院長說到,要呵護自己的心,像呵護小孩一樣,給它鼓勵、給它正能量。還有提到像陳同學找資料這些優點,她也都是隨時能夠去看到別人的長處,進而去效法。像還有看到黃姐姐的這些等於是能夠刻苦耐勞,都是在給她表法。她自己在境界當中也是很敏銳的在觀照自己的念頭。尤其她針對一個不二法門,不要去二元對立,她在境界當中等於是隨時觀照自己念頭不要在落入分別執著,然後都能夠用一個清淨的心、真誠的心去做,這個態度是可貴的。
就如師長老人家教導我們當中,這個頻率特別高的一句話就是,怎麼是修行?六根接觸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老人家也常常引說:「禪宗說,你會麼?」那就是會不會修行,用在我們當下,就是老人家說的六根接觸六塵,能時時觀察到自己的分別執著,進而能夠去放下它,這個就是很會修行了。其實這一段話也就是《無量壽經》當中告訴我們的:「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老人家都可以以非常簡單、白話、通俗易懂的言語來註解這些大乘的教誨。我們也親身看到真正通達的人,他能做到深入淺出。那我們以後或者當下在跟人家做供養分享,甚至於是往後有教學,都應該效法老人家能時時感受到聽的人的狀態,他的接受度,進而去調整自己的方式、言語。
像在「菩提心貫注在整個生命中」裡面,老人家說:「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其實這一句法語就是破掉我們一切的分別執著。我們又肯真的用佛心去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就會很有法喜。就像我們剛剛在聽賀同學分享的過程,也可以感受到她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的領悟、很多的提升,尤其她特別強調的是放下對立就會有很多的學處。而從她的分享,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然要派一些我們本來不願意做的事情,一來是提升我們的能力,二來是把我們的分別執著心要打掉。
老和尚的教導是說:「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我們假如相信這句話,就不會去挑境界了,因為一挑境界就有分別執著了;不挑境界了,統統是佛菩薩安排,那統統是來成就我的,只有我自己是學生。我們有這個心境,不挑境界,只有自己是學生的時候,那就不知不覺在境界當中,就如善財童子的表法,善是善根,財是福德,變成這個心態能保持,他接觸一切人事物,都在增長善根、福德,難怪他能夠當生就成就,最關鍵的就是他的心態。為什麼老人家講經當中不斷提出善財童子的表法?其實也是愛護我們,也是在期許我們能夠往當生成就的修學方法來邁進。
最後也想到剛剛院長跟賀同學提到的,要呵護自己的心像小孩一樣,常常鼓勵它。這個也是老人家在講經,講《無量壽經》的時候提到:「賢護等十六正士」,而這個賢護首先就是要能護自己。老人家講經時時都會回到根本,比方說請佛住世,要請誰?那當然還是要請自己。
以上回饋賀同學。阿彌陀佛。
賀同學:阿彌陀佛,感恩法師。
成德法師:謝謝。
再來是鄭同學。
鄭同學:好的,法師。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大家好!學生向大家匯報一下自己這週聽課的一些感觸,跟在生活中的一些反思。在聽課的時候會發現法師經常強調的一些東西,應該是我們修學上要把握的比較根本的一些點。譬如那次陳學長也提了一些問題,譬如他有問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跟「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兩個觀念要怎麼去看待?法師在講解的時候其實就有提到說,雖然相上看兩者好像是不一樣,說的是不一樣,但是法師就提醒我們說要注意,它們其實都是要幫助我們回歸到自己的心上來,最重要的是要練習這顆心,練習放下安心也好,因此就不應該說,如果說學得愈多,自己的心愈傲慢,那這樣就偏離了博學的一個目標。然後法師也提到,《淨修捷要》裡面又講到說「廣學原為深入」。法師這麼講解也給學生很大的觸動,就是可能看起來這些說法不一樣,但是如果說我們能夠回到它根本的,為什麼師父要這樣教導?他的原因目的在哪裡?如果能夠把握到他們其實都是幫助我們修心,那這樣的話,有些疑惑就可以解開,而不會覺得自相矛盾。
學生自己也有體會,就譬如說之前寫論文的時候讀《孔子家語》,最近有的時候有空的時候在學習《曲禮》,會發現它們其實很多地方講的都是一個東西。譬如說像《曲禮》裡面,它有列舉到很多細微的,言行上應該怎麼做,通過學習它的註解就會發現,它的背後其實都是為他人著想,就是這樣的動作、這樣的言語,它的背後都是出於這樣的一個原因。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在強調要恭敬,跟學習《太上感應篇》所感受到的就是強調說我們要恭敬一切,這樣的一個感覺是很像的。這裡就回過頭來,就想到法師說,其實為什麼說廣學原為深入,就是這些經教它其實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在告訴我們同樣的一個道理,可能就是說通過學習這樣不同的經典,就會讓我們更加有信心,就會發現說原來這些聖賢、這些前人他們講的都是一個東西,這樣會幫助我們更有信心來一門深入。所以這樣一想就覺得,好像真的就是把握到最根本的東西,有些疑問就會解開。
然後學生又想到有一次法師也講到,就是講說:「救民而獲罪,亦所不敢辭也」,意思是說有的事情譬如說如果說百姓饑荒,朝廷他是規定說有命令才能夠開倉放糧,救濟百姓,但是如果說通過這樣的一層一層上報,再來落實這樣的舉措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百姓會餓死,這個時候就不能夠很死板的就去遵照原有的規定,就要通權達變。法師還說像歷史上的許多人物,像漢朝的汲黯、宋朝的范純仁,他們都是能夠為了百姓,就不惜自己去獲罪。這樣的話其實也想到我們平時說要守規矩,這個守規矩如果說是因為怕自己被處罰,這個用心上跟是為了哪怕暫時犯點錯誤,但是為了能夠更加的利益百姓這個用心,其實區別是很大的。所以如果從相上來看,可能就是守不守規矩這樣的一個矛盾,但是如果從用心上來說,就可能很多事情就明白說要怎麼去應對。從這個典故,在學佛之前法師解答的關於佛學跟一門深入的問題,就可以看到其實法師都在強調要回歸自己的內心。這是對於自我修學來講,最重要的其實是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是為了什麼,這樣的話可能就不會在表面上的這些舉措產生矛盾。
學生也想到以前自己曾經在一個道場廚房當義工,當時就是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當時好像是有一樣菜放得太久了,就壞了,然後我們好多人就不敢去處理這個菜,不敢去扔,因為知道這個是十方供養的,丟棄的話都要背因果。結果當時我們大廚就特別有魄力的說:「你們都不敢扔我來扔,這個因果我來背。」就說都已經壞了,不可能說再讓大家去吃,這樣的話就是會讓所有的來參加法會的人身體都不好。當時學生其實挺慚愧的,就會覺得其實相信因果是對的,但是當有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出一些抉擇,可能會涉及到大家的健康這樣的一個時候,可能這個時候自己再執著這樣的一個事情不敢來處理,就變成是一種自私,而不是利他的一種這樣的一個出發點。
從這裡的話學生也想到確實就像法師說的,就是要把握從心上來觀察自己,要不然的話可能表面上以為自己是害怕因果,畏因果,或者守規矩,但其實這裡面都有很自私的地方。
學生就又有想到最近也發生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廚房裡來的茄子,有好多就已經壞了。當時學生看到之後,又想到之前也有這樣的情況,就是有的青菜可能不能放久,很多葉子就壞了。那當時一方面覺得,要挑選這個很花費時間;一方面也很心疼,覺得這畢竟都是學院花錢買來的,但是可能因為沒有計算好先吃,然後弄壞了。當時學生就有跟我們這邊負責下廚的同學有提到這個事情,就問說有沒有可能我們上報一下這個情況?就是說如果是可以更妥善的安排,譬如說少買一些容易壞的菜,或者說能不能安排下早一點把這些容易壞的菜分給大家吃,這樣的話不會浪費錢,也不至於大家要挑選壞的,也很浪費。當時這位同學也說感覺這件事情會不會太麻煩,太麻煩負責分菜這樣的家人,會覺得說會不會這樣是越位的行為。當時學生因為不直接負責這一塊,聽他那麼講,自己也覺得有點怕麻煩,就很對,那自己不要越位,他來決定,如果覺得不合適,我們自己處理一下就好了。剛剛確實也有想到說,其實自己這裡也是有點自欺的念頭在裡面,就是好像以不要越位這樣的一個藉口,其實是因為自己怕麻煩,就沒有再去跟這位同學協商這個事情。從這點上來看,就會覺得法師的課就是引導我們,處處時時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然後感覺說了解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要自欺,這也是修學最根本的地方。就是說要來改習氣、要來修心,至少最開始得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不能自欺,這樣的話才有可能來談說來修學。
另外也感覺就是法師這樣強調之後,也會發現不光是觀察自己,通過從心上這樣的一個角度,感覺去觀察社會上或者別人的一些做法,也會比較容易明白是怎麼回事。就有的時候可能大家有各種各樣的評論跟說法,但是當自己在想說,這個做的人他的發心是什麼,有從這點來考慮的話,可能很多的疑惑也會找到一些線索。
以上這一點是學生最近聽課感受最深的一點。另外也非常感謝法師的課,感覺不僅僅是對於我們心靈的滋養,然後也間接的滋養了我們的胃口跟身體,因為我們的學長通過聽課之後,下廚都非常的用心。然後學生也會發現,最近吃的飯菜也非常的不一樣,就是有的時候甚至吃出了像飯店的那種味道。在這裡也非常的感謝法師,也感謝這幾位辛苦為我們大家做飯菜的學長,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的分享。我們聽到鄭同學的分享,首先她可以從學習當中還能夠反觀到過去的事情,這是非常難得的。而且我們能反觀到過去的問題,在未來才能夠不重蹈覆轍。所以在大陸有一個話叫做「總結經驗」,用《群書治要》的話就是「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而假如我們沒有辦法觀照到當下或者過去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就很可能在未來也會犯這樣的錯。所以為什麼經一事我們一定要長一智?因為假如不能經一事長一智,我們會浪費掉自己的身心、精力,甚至是會浪費掉公家的、大眾的資源,不管是人力、物力、財力。所以這個做事也是落實普賢十願,禮敬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我們總結完經驗,又可以廣修供養,又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又是懺悔業障。所以老人家一直教誨我們就是,六度、普賢十願就是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
在鄭同學的反思當中,她就從自己心源隱微處默默在觀照、在洗滌。同樣是守規矩,到底是怕被處罰,這個還是比較考慮自己,還是可以為了人民,縱使被處罰都在所不辭。或者是說我們在守規矩當中不是說怕處罰,而是自己為人演說帶好頭,為整個大局的安定著想,不給人家負面的影響,這個都是對的心境。所以有時候當我們想去問別人,這樣到底要怎麼做?事實上假如自己的心夠靜,自己夠能觀照自己的念頭,不自欺的去面對,可能有很多問題我們不用去問別人,我們自己就有答案了。
在《論語》當中也是提醒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它有四個層次,我們一定要不斷提升到可以立、可以權。所以《了凡四訓》也說:「有從事上改者,有從理上改者,有從心上改者……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為失策」,但是假如「執下而昧上,則拙矣」,執下就是只是觀照到做這件事,而忽略了去觀照自己的念頭,這個就會學得很著相、很笨拙了。尤其老人家特別強調章嘉大師教給他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那我們就不應該再去著在這些外在的形式上了。尤其老人家又特別強調佛陀講經四十九年,其中般若就二十二年,那等於是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所以般若就是強調不取於相,不能執著,如如不動。這個五度又如盲,般若是為眼。所以我們弘道也很容易在很多境緣產生執著點,這個就要透過我們深入佛陀、深入師長老人家般若的教誨才行。這個大家很有福報,我們可以啟請院長來給我們上這門課,每個人畢業以前都可以學到般若。你們要有所表示,該反應的時候要反應。
同學:好,我們要是有福報聽院長講,那真是太好了。
成德法師:你們要啟請。
同學:那我們現在就啟請好嗎?
成德法師:好。
院長:很感謝德師還有大家。其實般若這方面,真正有體會、真正有深入的還是非德師莫屬,所以我們大家一起來啟請德師,也能夠希望有時間在這方面多給我們指導。
成德法師:院長,這個……
陳老師:這個匯報一下,從徐同學那裡得知,說之前上過院長的《金剛經》,受益良多。
成德法師:院長您要……
院長:事實上之前上的不是勝妙來上,之前我們大家是聽師父上人的經教,《金剛經》的課勝妙只是做為一個助教,不是勝妙來上課,這個得澄清一下,上課的還是師父上人上的課。
成德法師:諸位同學,我們……
陳老師:院長。
成德法師:陳老師請說。
陳老師:不好意思,不過學生是說因為院長引導的就是讓他們理解更深入,所以還是請院長您來,啟請院長來跟我們大家上這門課,讓我們可以學習的更多,感恩您。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院長:其實我們可以用一種方式,就是說從師父他講的《金剛經》裡面,我們可以挑其中的哪一集或者幾集,大家要去學習之後然後來討論,這也是一種方式,不知道德師跟大家的意見怎麼樣?
成德法師:感謝院長慈悲。
院長:本來這一切都要在德師這邊,因為德師現在做的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現實馬上可以獲益的。這個如果做完之後,如果再有時間,再考量這樣的。
成德法師:好,院長我們因為《金剛經》的學習,在我們學術界行菩薩道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學習,我們待會第二項的時候,再請院長來給我們做一下指導、安排,我們接著就會具體來探討這個問題。就是他們後面這幾個月的學習有哪些內容,我們進一步再整體來做安排。謝謝院長,謝謝。
院長:好,謝謝。
成德法師:在最後回應一下鄭同學,她有提到,她說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怕越位。她又提到,到底自己是怕麻煩還是怎麼樣。她在這個觀照當中,她提到了「不自欺」三個字。而這三個字,在儒家《大學》強調「毋自欺」。在夏蓮居老居士的法語裡面也是特別強調:「學者須先打破自欺一關,始有商量處;須灼然見得自己滿身過失,功夫始有著手處。此二關不破,任你談玄說妙,終是門外打之遶」,就是這兩關假如沒有過,根本就談不上修行。所以祖師這一段法語,其實對我們的修學是一個非常慈悲的護念,等於是我們首先要不自欺,接著還能不斷的察自己的不足。因為老人家師父上人也是強調,修行就是知過、改過這兩件事情。而最怕的是在這個不自欺當中,不能夠洞察自己的心念,就有可能變成以合法來掩護非法。比方剛剛的那個例子,我怕越位,這個看起來是不要亂了組織倫理,但是很可能真實的是怕麻煩,沒有一種勇於承擔的態度,沒有一種時時能夠很珍惜十方的財物。因為我們畢竟是接受大眾支持供養,所以漢學院的每一個物品、資源,我們都是要很恭敬、很惜福來對待。所以這個是不能以合法掩護非法。就像我們常常用隨緣隨緣,但是假如有八分緣,我們只做了四分,然後就說隨緣,那這樣就變成不負責任了、隨便了;但是假如只有三分緣,我們硬要做到七分,那就變成強求、變成攀緣了。所以老人家一直強調,學佛是讓我們放下貪瞋痴慢,而不是換對象。我們變成在做佛事的時候還有貪瞋痴慢,那個就很冤枉了,就變成落入了一個誤區了。
好,也感謝三位同學的供養。我們進入第二個部分,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三位同學之前也都有分享過了,不知道諸位老師,或者是其他參與的同學們,有沒有在這一點上有要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的?
這幾個題目,其實都不是說我們今天討論完就好像結束了。其實這個題目應該是我們長時都要去領悟的,而且大家隨著不同的領悟這樣互相切磋,我們對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也會領悟得更深、領悟得更廣。
包含像我們第一個部分,學習《太上感應篇彙編》,同一門課,假如我們今天分享完了,往後就沒有再分享,這樣也有問題,這樣就不能溫故而知新。所以孔子講:「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們是要去弘道的,假如學過的東西在往後不能產生一種領悟跟觀照,那可能我們還是知識性的學習,過一段時間就忘了。假如是解行相應的,那應該是放在心上,時時能產生受用。那應該往後一有所領悟了,也都可以在我們一起交流的時候再做一次分享、供養。所以在跟同學們交流的時候,成德也是有跟大二的同學們說到,你在聽這個的時候,假如剛好想到王教授教的《詩經》、康教授教的文字學,還是張教授教的四書,這些都可以把它供養出來。
成德剛好有發了兩個資料給大家,第一個是老人家在二O一七年秋季班開學,這個應該好幾位同學你們應該都很有印象,就是你們開學的時候一個老人家的開示。為什麼要把這個登出來?因為這個跟我們怎麼去行菩薩道是非常具體的指導,就是這個「落實六大,成就圓滿」。因為這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跟心境,但是具體落在事相當中,我們待會就一起來討論。因為具體的事相愈清楚,我們才能夠進一步再把它安排成我們具體學習的內容,或者是學習的時間,可以把它安排起來。這次三位碩二的同學們,我們在這個機緣來交流,而我們漢學院每一年都會有同學要畢業,等於是我們現在盡力來參與,也會留給後面的人這些經驗。
剛好又發了黃念老這一段「立於不敗之地」,應該這個對我們弘揚漢學怎麼具體來提升自己,是很好的指導。黃老一開始接受這個年輕人的發問,我們也看到黃老一聽這個人的話,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偏在哪裡,這個是能夠知人。剛剛鄭同學的一個分享,她也點出來,能夠很好的自知,才能夠很好的去把人、事看清楚。所以黃老這個功力應該也在於他自己自我的觀照受用,然後就能從別人的一句話去看到他的心態。所以《論語》為什麼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可以從他講話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境,進而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你看這個整個黃老就在護念這位年輕人,所以他馬上點他不能只求個人名利。因為他講說:念佛功德很大,為什麼自己反而比別人倒霉?老人家就看出他太只是顧自己了,所以點他不能只求個人名利,太渺小。古人有一天不遇到倒霉的事就痛哭。這個又給我們做心理建設了,代表你要為眾生的時候,自己有業力,眾生也有業力,必然會有很多挑戰。所以反而要當作每一個倒霉事,就是佛菩薩安排來鍛鍊我們的,那是上天看得起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所以假如沒有遇到考驗的事就痛哭,就是佛菩薩不加持我了,老天爺不派重任給我了。所以這些古人跟今人心境的差別,黃老在這裡就點出來了。
我們看「法音宣流」第八集,老人家就同樣的,一聽一個問題,他馬上能夠洞察這個問問題的人心態。所以「法音宣流」第八集就有人問:「師父,有同修看到祖師的開示,有些人是提倡念六字佛號,所以念佛是要念四字還是六字?」你看老人家怎麼回答?老人家說:「如果執著,就不必爭這些了!」因為已經產生執著了,「念四字也不好,念六字也不好,不念最好」。那師父講到這,我們可不能執著師父說不用念佛,這個要依義不依語。師父說「不念最好,心地乾淨」。所以心才是根本,不要在那裡爭四字、六字了。「不念的時候,本來就是佛,你想對不對?你還分別這個佛、那個佛」,那把你的心都攪亂了,在那裡分別四字、六字。「心地清淨,一個雜念不生,那是真的念佛;念是佛,不念也是佛。不要因為念四字、六字打起架來,就不好看了!都讚歎、都獎勵,都好,只要你心裡是佛。你有六字佛、有四字佛」,所以分別就不好了,最忌諱的是夾雜、分別、執著。所以我們有老人家住世來教導我們,真的是很大的福報。像這些祖師的教誨,對我們修學跟教學幫助非常大。
我們看到黃老接著在點化這個年輕人,你看這個年輕人,黃老在點他他還不懂,他還進一步要闡述自己的感受。這年輕人又說:「考得好受人尊敬。」黃老接著說:「是尊敬你的分,這樣的尊敬給我我都不要。」那等於是破他的執著。接著說:「德才學識量,你的量太小,你的動力就是要比別人強」,那這個因地都不對了,「這個動力不行,它能使你全垮下來」,就是我們的初發心假如是不對的,然後又求不得了,最後整個就沒動力了,不想幹了,「要換一個新的動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你已有了一個飛躍,就是由低能到高能」,在這裡我們看到黃老還不忘肯定他一下,全部是批評,可能怕對方也受不了。你已經由低能到高能,因為你有想要高能。下面就要從由低德、低才、低學、低識、低量到高德、才、學、識、量,「完全能夠做到,何況還要加上念佛」。畢竟這一句還要加上念佛,就提醒我們正助雙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積功累德、植眾德本、行菩薩道,這是正助雙修。後面提醒,「老一輩的人時間不多了」,因為無常,所以「更應努力,不然就僵化了」。因為在這一篇裡面有具體提到我們助修當中也要有德才學識量,才很好的可以去服務眾生。我們假如依這五個點,大家一起來做一個探討,那這樣可能我們具體大家一起要學習的內容就可以討論出來了。
今天也非常感謝院長給我們指導,還有所有老師、同學們的分享,對我們提的這幾個重點都是非常可貴的這些增上。下一次我們還是會繼續討論,尤其是第二個,怎麼行菩薩道,這個是我們可以繼續之後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可以寫下來。第二個是我們針對,因為佛陀是本師,他的智慧是洞達無極。所以我們在弘道,他老人家給我們的教誨其實是重要的,尤其師父上人也特別強調,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學儒就要學孔子,學道就要學老子。所以我們應該是三教聖人他到底對我們有哪些啟示、有哪些具體的教誨,以至於老人家他是怎麼落實的、他是怎麼啟示我們的,這個可能是我們下一次也一併來討論這個重點。下一次就是今天沒有講的人先講,所以歡迎大家都能夠參與進來。
好,今天就到這裡,感謝院長,感謝諸位老師、同學,阿彌陀佛。

2022-07-08
86:30
comments
No Rating

社會教育研討01_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大家好!
老師:阿彌陀佛,院長、德師好。
成德法師:今天非常感謝大家的參與,這是我們寫完論文的同學我們聚在一起,探討切磋一些社會教育的部分。而且剛好也有已經畢業的四位研究員一起來參與,還有像徐同學,在讀博士班的,鄒同學這些,也都是我們畢業的同學一起來參加,還有院長、黃老師、陳老師蒞臨給我們指導,我們也非常感恩他們。因為可能待會分享的同學,包含大家的參與,可能都會談得很精彩,或者很有啟發,所以是想先徵得大家的意見,可不可以錄音,之後再放上平台供大家可以做參考,不知道有沒有覺得有其他顧忌的,也可以提出來,有顧忌的也可以私底下跟成德說一下。首先我們先請院長來給我們講幾句話,給我們護持、加持一下。院長請。
院長:成德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院長:我們今天很高興,也很榮幸,能夠由成德法師來給予我們的畢業生,應屆碩士畢業生也好,已經畢業的也好,跟大家談一談怎麼樣以身作則來做社會教育。德師他從事社會教育已經十幾年了,而且是做得很成功,現在在國內也好、在海外也好,很多地方都一直在播放、在學習德師所講的這些課程。這個是非常的重要,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怎麼樣能夠把傳統文化推廣弘揚出去,所以德師的經驗就非常的重要。今天是非常難得的一個機緣,時間也很寶貴,勝妙也就講到這邊,我們就請德師繼續來主持跟指導,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因為院長是秉承老法師辦漢學院的這個弘願,來承擔院長的職務,來帶領大家。所以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院長特別重視大家的培養,也希望大家在未來能更好的弘揚漢學。也感謝院長給成德這一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機會。成德自己確實也是才疏學淺,也都是秉持師父的威德我們能做一點事,而且過程也有很多不妥、錯誤的地方,也是想說藉由跟諸位初發心的菩薩分享自己這些不妥之處,大家可以少走成德這些彎路;也是想說拋磚引玉,來帶動大家對於漢學的路會感覺到很有意義,而且也是愈走愈寬廣。老人家也說這一條路是康莊大道。
是不是也請黃老師、陳老師給我們講幾句話?請,黃老師。
黃老師:阿彌陀佛,院長好、德師好、陳老師、各位學長好。其實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主要是一起來參加弘道的這樣一個學習機會。因為德師父應該說在整個不管是中國大陸早期,其實中國大陸的傳統文化的弘揚應該是德師最早帶起來的,在海南帶起來,所以現在中國大陸出現這麼好的樣子,同時感受到德師在海外也是,包含在馬來西亞來弘揚,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是非常感恩。我們珍惜這樣的機緣,然後學習,非常感恩,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黃老師,整個漢學院從初建,黃老師就一直承擔非常重的工作,在漢學院的因緣也是開國元老,所以很感謝她來莊嚴我們這一次的這個課程。再來我們也請陳老師給我們勉勵幾句話。
陳老師:院長好、德師父好、黃老師好、各位孩子們好。講幾句話,實在不敢當,倒是就是說自己跟孩子們一樣,聽到德師父要帶領著大家來共同學習這門課,大家心裡邊都非常的雀躍。每次聽到德師父在分享到,當自己在整個弘法的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困境,然後師父上人都明白德師父在做些什麼事情,這樣子幾句話輕輕的安慰,心中就有很大的一個感動。每次聽到德師父講到這些事的時候,德師父也都非常的感動,可以感受到的師父上人的那種鼓舞。
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方,透過妙師院長、德師父這樣的帶領我們,就如同也就是師父帶領著我們那樣的感覺。當我們有不足的地方,或者是做得不好的地方,院長、德師父輕輕的點醒我們,但是也輕輕的鼓勵著我們,就覺得那股動力特別的強,繼續往前走。孩子們也因為受到院長跟德師父這樣的一個鼓勵,有時候人生路上難免在事上的處理上會有些還沒有透的地方,但是我們是多麼的慶幸,有院長跟德師父的帶領,能夠在我們受傷的時候給我們很大很大的鼓舞,讓我們可以繼續往前走,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道上,能夠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往前走。非常感謝院長跟德師父,還有黃老師,還有各位孩子,大家一起走,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陳老師,最後這句話「大家一起走」,這也是師長老人家的心願。他老人家是九十歲創辦英國漢學院,當時候也對著我們這些參與的同仁說到,我們一輩子就做弘揚漢學的事情,也說到同學們畢業了都住在一起,不要分開。這個是老人家他九十歲用他一生的智慧、威德創辦的漢學院,老人家有這樣的心願,我們做弟子的也是希望能夠依止他老人家的這個心願,能夠做一點事情,所以我們也在院長的帶領之下,希望能夠照顧好大家。而說畢業之後不要分開,我們一定也往這個目標來走,大家是形成一個共同的弘法團隊,依止老人家這個重要的理念來協助這個時代、這個世間。
剛剛我還收到有同修發來的一個資料,也供養給大家,待會我再發到這個群上面去。我看我請鄧同學待會幫忙發到這個群上面,發到我們這個skype「人能弘道」這個平台上。這是劉素雲老師的一段話。我們感覺到,劉素雲老師雖然沒有說都在老人家的身邊,但是成德可以感受到她是老人家的知己。就像我們在聽「十年因緣」的過程,很多地方都會非常感動,感動老人家跟李老那種師徒如父子的這種情義。成德自己也感覺到,劉素雲老師也是老人家的知己。
她說道:「建立漢學院、創建開辦和諧博士班是一件新生事物,沒有經驗可循。我認為這是老法師智慧的產物,也是諸佛加持的產物。」確實是老法師智慧的產物,因為老人家能洞察問題的根源在人心,不管這個問題是個人的身心,到整個國家、天下的問題,一切法從心想生,都是人心出了問題。而老人家又很清楚,東方必須靠儒釋道的教育,西方必須恢復宗教教育,人心才得以得到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誨,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枝末上打轉。所以劉素雲老師說這是老法師智慧的產物,確實如此。也是諸佛加持的產物,因為我們弘揚的是正法,是各個宗教的正法,那一定得諸佛菩薩的加持。
劉老師接著又說:「我還認為這是老法師一生中第三次遇到了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弘法人才的機會,也是最後一次機會。」這個話當中我們看到幾個關鍵字,第一個是「第三次」,所以機會不容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而且是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弘法人才,這個又點出來,我們要來做這個事,就要跟老法師的心量相應,才能理解老人家為什麼要做這個事。而且這句話的最後又說到也是最後一次機會,因為代表老人家畢竟已經是九十幾創立英國漢學院,九十一歲創立和諧博士班,這算是老人家一生最後一次機會能夠把東方、西方的聖教弘揚起來。我們不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一起跟著師父救世的理念來同台演出的話,那很可能老人家一生致力於弘揚正法的這些志業可能就前功盡棄。
成德這句話是深有感觸到,這個時代,眾生要失去信心很容易,要把信心建立起來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老人家住世的最後這些重要的時刻,能夠把老人家為整個世界最重要的這些理念,能推上一個里程碑,能承傳老人家的這些志業,讓老人家欣慰有接班人。所以為什麼老人家九十幾歲,一談到漢學院,他老人家就說現在他最重要的就是傳人。而辦這兩個學,漢學院跟和諧博士班,就是老人家希望能真正培養出承傳不只是經教,也是承傳他老人家救世理念的弟子。真的這些弟子出來了,老人家會非常欣慰的來繼續護持大家。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里程碑建立起來,就像電影「暖春」提到的,這個小花說的,她最喜歡看爺爺笑,成德想到這句台詞,相信我們所有漢學院的同仁還有同學們,應該也是最歡喜看到老法師笑,就是老人家很欣慰,真的有年輕人願意來傳承全世界最重要,又是最根本的志業。
所以劉素雲老師說:「成敗與否,在此一舉。無論建立漢學院還是開辦和諧博士班,都是要人來做,成敗與否,事在人為。有三個問題要引起我們注意,一是老法師畢竟是高齡老人了,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親力親為了,這個時候怎麼辦?一定要遵照師父的教誨去做。」所以劉素雲老師這一段話也是對我們的護持,所以她雖然沒有到英國漢學院,但是她的心跟我們同在,她也在給我們很重要的加持。她提醒我們,我們在做人做事方面一定要依循老法師教的來做。「二是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一件震動虛空法界的大事情,也可以說是一個大功臣。參與這件事情說明你很有福報,但是千萬要知道,做這件事情要有足夠的大心量,大到什麼程度?大到能裝下虛空法界。」
所以剛剛成德說,劉素雲老師是老法師的知己,您看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她知道老人家做這件事情它的意義之重大。雖然我們是在娑婆界,可是我們正遇到五濁惡世,這麼難的時候居然做這麼重要的事情。就好像釋迦牟尼佛他在我們娑婆界示現成佛,一切諸佛都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所以釋迦牟尼佛做這個事是很難很難的,我們娑婆界的眾生這麼難度,他老人家竭盡全力講經四十九年。同樣的,假如我們跟隨老法師在末法時期,又能夠專弘東西文化的聖教,當然會震動虛空法界,一切諸佛也會說不容易,這麼難的一個地區跟時節因緣,還有這一批人這麼肯犧牲奉獻來做,所以這個是太可貴的事情了。所以這裡劉老師也提醒我們,能來做這個事業,最重要的是要擴大我們的心量,才能夠很好的來做好這件事情。
我這裡怎麼只有兩點?沒關係,我再有找到,這裡還說到:「三是老法師這一次辦和諧博士班,不光是為佛教培養弘法人才,而是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弘法人才。這個意義深遠,這個事情辦成了,全世界近五十億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會受益。正因為這樣,我們萬萬不可忽視這件事情的因果,這件事情辦成了,功德無量;如果人為的把這件事情辦砸了,直通地獄。為什麼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因為你斷了無量無邊眾生的法身慧命,自然也斷了你自己的法身慧命,這叫做自作自受。我說上面這些話不是批評誰,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這些問題。不說別的,不和,大家想一想,一個不和的集體能辦成什麼事情?和諧,無事不辦;衝突,無事可辦。上淨下空老法師對如何為全世界各個宗教培養講經教學的人才,有一套完整的構思,也可以說是精妙的設計,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培養弘法人才三部曲』」。這裡又提到了怎麼幫全世界培養,我到時候把這個檔案再發給大家學習,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因為後面還比較大段。
那就就劉老師剛剛這段話,成德感覺到最重要的,她是跟老法師同心。所以同樣的,我們也要深刻了解老人家辦漢學院的意義之所在。
回到我們今天有兩個問題要討論,當然是先以三位交完論文的同學為先,其他的不管是同仁,都可以一起參與。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為什麼學《太上感應篇》?因為剛好成德現在在跟大二的同學分享這門課,這三位已經交論文的同學也有參與進來了,所以這是第一個請問他們的問題。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因為就好像我們知道老人家為什麼辦漢學院,我們參與其中,就跟他的力量是合在一起了。假如我們不能很深刻體會,那就好像一個曲,它好幾種樂器,假如不能合拍,它奏起來就不和諧了;假如都是合拍,那就會奏出美妙的音樂。我們得先理解老法師為什麼辦漢學院。同樣的,我們有了這個心境之後,我們會時時去體恤每個因緣,而不是被因緣推著走,「沒辦法,漢學院就這麼安排,那就上吧」,這個是被動的接受。
而這個課程的設計,是由我們漢學院的前長老院長,周院長他親自定下來,每一個年級,大一、大二、大三,都有一門德行課程。而他老人家也是秉承老法師的理念,來設計漢學院的課程,因為老人家特別強調要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而周院長當時候講了一個非常精闢的話,他也是老人家的知己,他提到,我們辦漢學院就是老法師在英國辦的私塾,因為我們辦學不是為了招生、不是為了經營一個事業,我們辦漢學院的目的真的就是培養出儒釋道的傳人。所以周院長是非常理解老人家,這是老人家在英國辦的私塾。所以我們也能深刻了解這些德行課程,還有四書五經的課程的用意所在,我們學的就會很主動、很相應。所以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因為我們要行菩提道,這是願力超過業力。老人家說,願力能超過業力是乘願再來;假如我們沒有願力,那人生只有酬業,就是業力做主。所以我們只要不行菩薩道,那就變成是隨我們的業去流轉、去輪迴了。我們已經知道輪迴苦了,那鐵定是要用這一生跳出輪迴。而且《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一定是要以發菩提心為最重要。那就是以這第二個題目來跟同學們集思廣益,我們怎麼在學術界來行菩薩道。
首先是不是長幼有序,是請楚同學先開始。
楚同學:好的法師。尊敬的院長、法師、諸位老師、諸位學長,上午吉祥!下面學生來報告一下對這兩個問題的認識。
首先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學這門課《感應篇》?學生感覺這門課讓我們知道是非因果。對自己來說是扎下三根當中這樣的一個根,知道怎麼樣跟人事物相處,讓自己的行為有一把尺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還有什麼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果報。這是對自己的修行來說是很必要。再來他受用,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做錯事情,就是因為不懂得因果,如果能夠自己學會了,再把這些道理能夠幫助大家來明理,相信很多人在明白了因果道理之後,應該會少犯很多錯誤。這是這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怎麼樣在學術界行菩薩道?
學生覺得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首先自己的學術水平至少要夠得上世間的學術水平,甚至還要超過世間的水平。
第二是在作學術的時候,就比如說寫論文,是什麼心態寫出來的論文很重要。如果我們是以利他的心、慈悲心,用真誠心寫出來的論文、寫出來的文章,相信別人看了能感受到文章裡面的心態,還有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讀了以後才會有受用、能感動,首先能看進去。
第二是我們寫這個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生想到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幫助現代人能夠正確的理解我們老祖宗的文化。因為發現很多人其實對這些聖賢的文化有很大的誤解,我們要做的就是扭正這種誤解,相當於是拋磚引玉,讓大家首先對文化產生信心,再有興趣去深入的了解。第二是很多現代社會的問題,在古聖先賢的文章當中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而且能直接用,所以就有了直接解決問題這樣的一種對策。這是我們寫文章基本的兩個目的。
還有更重要的是,我們作文章,是我們跟別人溝通的一種方式,也是說話,我們說的話首先要自己做出榜樣來,做出身教、做出示範,別人才會相信。所以學生覺得世間不缺乏很會寫文章的人,但是缺乏的是有身教能率先做出示範這樣的人,這是最缺的。
以上就是學生對這兩個問題的認識,如果有不妥當的地方,懇請院長、法師、老師和學長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楚同學的分享。我們也從楚同學的分享中可以感覺到,現在我們學任何東西都能有自他的受用,這個學起來就非常有意義了。而且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她提到的是可能我們的學術能力還不能輸給學術界的人,不然他們就不佩服,就很難跟他們更好的交流。再來也提到古聖先賢裡面有很多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老法師常常就是講經就提到說,二三歲的孩子遇到問題了,他找誰?找他爸爸媽媽;一個民族有問題了,沒有辦法解決了,那就找老祖宗。
就像《論語》裡面說「溫故而知新」,其實這個知新裡面很可能就是從老祖宗經典的教誨,找到了怎麼解決現代問題的方法。那是老祖宗裡面有很多法藥,這個藥都可以治現在人的病。但是得透過我們去深入《四庫全書》、深入《大藏經》,然後才能把這個藥供養給這個世間。
而且也提到說,不只是要能講,而且還要身教才行。所以院長也很重視我們漢學院在蘭彼得小鎮和諧示範的工作,同學們也都參與其中,也很用心。這些溫馨晚宴都貫注著大家的汗水,包含還有固定時間都有去撿垃圾,這個都為這個時代,包含在英國做出示範,都盡了我們的心力。
謝謝楚同學的分享,接下來是賀同學。
賀同學:院長好、法師好、老師及諸位學長,上午吉祥!關於第一個問題,法師提到說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感應篇》?這一次法師用的是《感應篇彙編》這本書做為教材,學生在學習這本書的時候有看到,《太上感應篇》開篇就是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它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一個投射,所以就是要從心地上去下功夫。它不僅僅是各種善惡告訴我們怎麼樣去做,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是說讓我們透過這些去回歸到我們自性本來清淨的這種性德,也就是孟子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感應篇彙編》裡面有說,就是當一個人他的心地很清寧的時候,就能夠給自己的善惡做主、給禍福做主。所以覺得學習《感應篇》,就是告訴我們要扎穩這種心性的根基,要弄明白學問的方向,一定是內求的,一定是要在本自清淨的自性中去求,這樣的話才會有根,所有的行為都會是一種自性的流露,而不是因為迫於某一種外在的力量去做。這是學生對於為什麼要學習《感應篇》這一點的一個粗淺的理解。
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在學術界行菩薩道,學生想到的是三點: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在心性上下功夫。這就是為什麼師父上人一直強調,我們要透過念佛來恢復我們的清淨心、來開啟我們的根本智,唯有這樣的話才可以在學術裡面不至於迷失自己,然後也能夠真正的看清人心的方向、時代的方向。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要扎穩德行的根基。因為孔子就說:「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只有把這種德行的根基扎穩了,才不至於落在空談裡面,人生和學問才會有根,所以師父上人會強調說我們要扎穩孝親尊師的根。所以第二點想到的是德行。
第三點就是真正需要有學問的根基。所以師父上人他就會強調說,希望大家能夠學習《群書治要》,將來不僅能夠彙編,還能夠把它翻譯成各種的文字。學生的理解就是我們對自己學問的要求,要經世濟用,而且是要能夠學貫中西。也是法師經常跟我們講到的,就是說除了在德行上有竭忠盡孝這樣的一分心之外,在學問上還要有治國經邦之學、安危定變之才、經天緯地之文、霽月光風之度,和萬物是一體之仁。
學生的理解就是把這三點都做到位了,才可能說在學術界中真正的去行菩薩道。而每一點都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每一個當下,對自己的內心有一個心靈的覺照,然後才可能一點一點的去實現。以上就是學生的理解,懇請法師、諸位老師慈悲賜教。謝謝。
成德法師:謝謝賀同學的分享。她提到學《太上感應篇》,很重視是心性這個部分。《淨修捷要》有強調「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用儒家來講,我們的功夫都是用在恢復明德,恢復「明明德」,然後再由我們體悟的明明德再去供養給有緣的人,那就是「親民」了。
另外賀同學提到的這三點,第一她強調要清淨,強調老人家為什麼勸我們念佛,她這個體會就非常可貴。老人家曾經說,我們這一生往生了,生生世世都可以弘揚漢學;我們這一生假如沒往生,那只能做這一世。其實老人家也是在提醒,我們在弘揚漢學的這個過程,決定不能忘了生死事大,要到極樂世界去恢復自性。老人家也說,因為擔心我們忘了這個事,擔心我們在這個路上可能產生了對世間的一種留戀,就不好了。所以老人家說知止而後有定,這個知止是止於哪裡?止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二點是強調說不要空談,要有德行的根本。這個部分確實是很重要。成德再發一個印光祖師的開示給大家,就是印光祖師提到的,印祖云:「學道之要」,學道最重要的是什麼?「在於對治習氣。每有學問愈深,習氣愈盛者,此乃以學道作學藝」,把學道當作學一門技能一樣了。因為這個心態不對了,「故其所學愈多,畔道愈甚」,等於是離開道反而愈遠了,「此吾國儒釋俱衰之本源」。印祖這一句話用得很重,但是對於我們後世來講這是振聾發聵,提醒我們為什麼我們儒家跟佛家會衰敗得這麼快,根源就在我們學道把它學成藝了,沒有在德行、沒有在對治習氣上下功夫,那就學問愈多,我慢、我見反而增長。結果我們想一想民國初年那些反對文化的,甚至反對文言文,之後他們都還成為著名學者的人,其實可算是過河拆橋。但是他們雖有很好的學識,可是孝親尊師的根基不牢,有孝親怎麼可能去否定幾千年老祖宗傳承的東西?所以民國時期是我們的借鑑,我們現在在辦漢學,我們不能重蹈這幾十年來儒跟釋衰敗的根源的問題了。所以剛剛提的這第二點也是特別重要。
第三點是經世致用。老法師特別強調活的《群書治要》、活的漢學。老法師講經常常說佛法是最現實的,就是你學了馬上可以用,自己可以受益,他人也可以受益。我們不是搞的學術是為了拿到一個教授、副教授,但是對於當世的人沒有益處,那這個就做得不是很有意義了。所以《格言聯璧》這一段話對我們的啟示也非常多。
以上是回應賀同學,我們接下來歡迎鄭同學。
鄭同學:尊敬的院長、法師、老師、諸位學長,大家上午吉祥。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
鄭同學:因為最近也有跟著本二的同學在上《太上感應篇》的課,在聽課的過程當中也給自己很多的觸動。
剛剛第一個問題是說,我們學習《太上感應篇》的目的是什麼?學生通過聽課自己感受到有兩點:第一點就是覺得在這個課程當中感覺非常強調就是要正己,就是它列出來的這些條目也好,它講的這些就非常強調要修己。然後成德法師在講課當中有舉一些例子,包括歷史上一些例子,就會讓學生很深刻的感受到為什麼說要正己才能化人,為什麼說要反求諸己。覺得這個根本如果認清楚說,外界的一切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自己的狀態的一個結果,如果說能認清這一點的話,就像師父說的,就不會去往外怨,就會回過頭來找自身的原因。這一點在以前也經常會有聽到說,在外面的事情不順要反求諸己。但是這個道理就是感覺說要經常的被提醒,要不然的話,可能隔段時間沒有被提醒的話,好像習慣性的就會去往外找原因,而不知道反過來看看自身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所以感覺到學習《太上感應篇》,有個很重要的就是提醒我們要回歸到自身這個點來。
第二個學生感受比較深的就是它是扎德行的根本。師父也有講到這個德跟才,有德才可以說這個才的關係。然後法師還舉了《資治通鑑》的故事,就是一開頭它就列舉了一個家族他因為選擇繼承人,他以才為主,而沒有考慮他德的方面,最後導致這個家族的滅亡。這樣的一個例子也是非常觸動學生的。然後學生也想到,就是以前聽成德法師講課的時候,法師也提到過說,如果他去學中醫的話,他相信他會學得很快,很快能夠掌握中醫這方面的一些知識。學生就能知道法師的意思是說,其實當你懷著一顆想要救人的心的時候,你去學這些才你就很快。
學生也想到之前有看《德蘭修女傳》,德蘭修女的故事也非常的觸動學生。她當時為了服務窮人,她就考慮到說一定要掌握一些藥物跟護理方面的常識。她就去一家醫院學習,別人每天如果說學習八個小時的話,她會花十六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甚至更多,因此她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把應該花兩年時間才能學到的這些護理常識她都掌握了。
這個案例,包括法師他講的這些課,就讓學生會感受到,其實一個人他真有這樣的德行,他真的能把大家的事情放在心上的時候,他去學這些才華、才藝,他也會很快。這是第二個觸動,就是關於德跟才的這個關係。然後也感受到,學習《太上感應篇》,它為什麼注重我們要修自己的德,它其實也是這個原因。
第二個問題是說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在課程當中學生自己也有思考這個問題,包括這次寫論文也有很多的感觸。就是以前對於學術方面的這些事情都不是太清楚,比較模糊,但是也通過這些學習,然後自己慢慢也感受到,學術它其實學生感受到的一點就是說,應該也是在明明德的一個過程,因為很多東西就是要自己弄清楚了,你才有可能告訴別人,讓別人也清楚。學生之前也有一次看到網上有一個人,有個國外的人他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就說中國有那麼多錢給其他國家投資,為什麼不拿這些錢來發展中國自己的貧困地區?就是帶有這種比較挑釁的這樣的一種口吻發的這個問題。當時有一位劍橋的博士,他就回應了這個問題,獲得了很多人的讚許。學生當時本來是想學英文來看他這個回應的,結果看了之後發現自己對於學術也有多了一分了解。像這位劍橋的博士,他就從非常有理有據這樣的一個角度來闡述、來回應這個問題。譬如說他就先列舉了,他界定了中國最貧窮的地方,然後他又根據地理的常識來分析它為什麼貧窮,它的地理有什麼特色,而導致了它的貧窮。接著他就又再說明中國政府針對它的地理形勢,而會給予怎麼樣的一個幫助來幫助百姓致富。譬如說修路,然後根據當地的特色,譬如說通過他們的風力來發電,來使百姓致富。他也不僅是有數據,而且他還通過網路有照片,最後怎麼樣真正使百姓走向富裕,這些數據非常明確的列出來,來回應這個提問的人。當時學生看了之後自己也很震撼,就覺得這應該也就是一種學術的態度,他就是通過數據來說話。像學生寫論文有的時候也會比較偏向於比較感性的,自己覺得很有道理,就覺得這是對的,指導教授就會說,妳不能太過於主觀,妳得通過一些實際的數據來說明。學生感覺這其實也就是說,妳要通過學術它的一個標準、它的一個規範,來表現我們想要講的這個理。所以學生就覺得這個東西應該也就是說你自己真的很明白,然後通過能讓別人接受這樣的方式,它應該也是學術的一個特點。
另外也是感覺像這次寫論文,學生就會發現自己前後會矛盾,前面可能自己覺得這個道理講通了,後面又沒有講通,然後指導教授也會說妳前後要一致,妳自己都沒說清楚,妳怎麼能讓別人信服妳?後來學生也發現這其實也涉及到明德、明白,就是如果說自己其實這個理都沒有弄清楚的話,你是很難說讓別人聽了就很信服的。
另外剛才楚姐姐跟賀姐姐講到,光是理論上講明白還是比較空洞的,也需要自己在實踐當中去實踐自己講的這些教誨,你親身有體驗之後,你會更清晰聖人講的這些話,然後你再通過學術的這些規範來把它呈現出來的話,就是更加有這種說服力。
這是學生比較粗淺的對於怎麼在學術界行菩薩道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不妥當的地方,懇請院長、法師、老師跟諸位學長慈悲指正。謝謝大家。
成德法師:謝謝鄭同學的分享,鄭同學在講到《太上感應篇》為什麼要學習,她首先提出來就是要正己,這個也是《太上感應篇》的經文「正己化人」。而且感覺到要一再的有提醒,才不容易在境界當中失去了反求諸己的態度。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也是提到修行是生處令熟、熟處令生。我們遇每一件事,向外去著相,甚至是指責,這個慣性是比較強的,怎麼變成向內來反思,這個必然有透過一段薰習,甚至是對治的過程,才能夠達得到。這是第一點。
第二,她又提到說德行是根本,也舉到《資治通鑑》一開篇講的才德的這個論述,司馬光先生也是很有見地,德者才是才之帥也。我們剛剛發在群上有一個資料,是《彙編》四百四十一頁,有一位教書先生,他這個見地應該也不是代表他,而是整個我們有道統的學者都有這個見地,就是倒數第四行,「學者先心術而後文藝」,他整個心術,等於是他的存心,要是用真心的,然後也呼應三位同學一直在強調的,就是心地要清淨、要無私,然後才是文藝。所以這個都是強調本跟末,「先敦本而後施仁」,這個敦本應該是孝悌是本,包含真心是本,而後是施仁,這個次第是非常關鍵的。就好像剛剛提到,他的才能足以在學術界響叮噹,為什麼又在否定自己的文化?那就是他在孝順父母跟尊重祖先上有了虧欠,之後就會造成這個後果了。這一位老師他說:「如孝悌有虧。雖才華震世。不足重也。」這個話也是講得很中肯。
另外鄭同學又提到在行菩薩道當中,首先自己要先把這些道理弄明白。這個也很重要,我們是先覺悟了,才能夠去幫助別人覺悟。就像孟子強調的,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不可能以其昏昏能夠使人昭昭。
然後又提到這一位博士回答問題,就讓成德想到孫中山先生說:「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這個也是為政在人,現在習主席所帶領的高層,他時時以人民福祉為先,就有很多好方法出來了,所謂士有百折不撓之真心,方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再來她還提到因為熟悉了學術,所以就是不能以自己的觀點,而能夠要有一些佐證、事例來讓人家認可。所以整個學術界也有它的一套遊戲規則、規範。佛門也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來到西方做東西文化交流使者,當然也要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恆順他西方學術界的遊戲規則。我們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應以學者身得度,我們就現學者身而為說法。
感謝三位同學的分享,因為時間也已經到了,最後想請院長給我們總結、給我們指導。阿彌陀佛。
院長:非常感謝成德法師的指導,也感謝我們三位碩士生,她們也都講得很到位。我們覺得說漢學院辦學,很重要是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知行合一,能夠學以致用,所以我們這樣子的一個研討就非常的重要。我們培養人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老師來帶領,雖然我們大家都道理知道,也很努力在做,但是如果沒有一個人來帶領,大家很不容易匯成一股力量,所以在這個時候,成德法師扮演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所以我們希望這樣子的一個活動能夠繼續的來做下去,大家互相提醒,就像剛才鄭同學也有這麼講,這個必須要有人常常來提示,大家常常提起正念。非常感謝成德法師,勝妙就講到這裡。
成德法師:謝謝院長給我們的指導。院長公務確實是繁忙,他承擔的工作也很多,有時候還要香港、其他地方都還要開會。所以應該是院長來帶領大家,來怎麼成為一個漢學家、怎麼來弘揚聖教。當然,院長有空了就多指導我們。也感謝院長信任,成德就先拋磚引玉,來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今天感謝院長、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們的參與,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2022-07-08
66:35
comments
No Rating